不支持Flash

哀牢山里的“流动”法庭——记全国优秀法庭楚雄市法院洒鸡口法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09:58 云南日报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这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歌曲,在全国优秀法庭——楚雄市法院洒鸡口法庭法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全庭法官把天平装在心里,把公正送给每一位当事人。依法公开、公正地审理好每一起案件,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法官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将法律带进哀牢山区人民群众生活。他们在群众生产生活中贯彻党的法治精神,用实际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社会和谐。

  这是一个仅有7人的山区小法庭,却管辖着1860平方公里的7个山区乡镇。近日,我们从楚雄市出发,驱车5个小时,经过128公里蜿蜒崎岖的土石公路的颠簸,来到了位于哀牢山深处的这个小法庭,亲身感受着法官们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在西舍路乡,我们正赶上法官们巡回办案。西舍路乡政府司法所一间小办公室成了法庭开庭的临时场所。按照法律规定,法庭使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由35岁的女法官邱德英主审。这位身材苗条的女法官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让人很难想象出她在法庭上的威严。

  这是一件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案。45岁的女村民李兰翠与29岁的女村民王芝美两家是邻居,两人的母亲又是表姐妹,两家关系向来密切。2006年5月18日晚,两人发生相互打骂。王芝美被李兰翠掷过来的一块石头碰巧打中头部。王芝美到乡卫生院住院治疗数日,后又在其丈夫的陪同下到楚雄州做检查。此事经村委会和乡公安派出所两次调解无效闹上了法庭。

  法庭上,原告王芝美向法庭宣读了起诉状,并向法庭递交了医疗发票、住院证明、检查单据以及交通、住宿发票等证据。要求李兰翠赔偿医疗、交通、误工、精神损失等费用4843元。李兰翠承认自己打了王芝美一石头。李兰翠称,自己家的鸡吃了王芝美家地里的白菜就死掉了,怀疑是王芝美在地里放了一些毒药,由此发生矛盾。法庭经过审理认为:李兰翠把王芝美头部打伤是事实,李兰翠负有主要责任,王芝美负次要责任,法庭支持王芝美的合法权益。

  在法庭主持调解的过程中,李兰翠认为,如果说王芝美放药毒死她家的鸡不算犯法,则她打人也不犯法,所以任何赔偿责任她都不承担。为了向李兰翠说明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问题,邱德英几乎磨破嘴皮,最后不得不用“背靠背”方式来进行调解。同事赵建新法官把王芝美夫妇喊到屋外的院子里做工作,邱德英留下来做李兰翠的工作。经过两位法官坚持不懈地努力,李兰翠向王芝美支付了1000元赔偿款,两人握手言和,并表示今后要和睦相处。

  事后,王芝美的丈夫谢应平感激地说,如果我们到洒鸡口法庭去开庭,仅交通费、食宿费就得100多元钱,路上还要花费2天时间。而法官却亲自来到我们乡上,半天就解决了我们的纠纷,确实方便了我们老百姓,又为我们节约了钱和时间。通过自己这个案子,我们亲身体会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随后,法官们将国徽和原、被告牌子装上吉普车,手提袋里装满了当天开庭的卷宗材料。他们将要赶往乡政府对面山顶上那个仅有37户人家的村子里审理两起案件。法官们乘坐的是北京吉普。路面很窄,一边紧贴着山石,另一边则是悬崖,吉普车刚刚能够通过。路越来越险,汽车像蜗牛一样在这条羊肠小路上爬行。在最窄处,外侧半个车轮是悬空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下山去。路边的杂草不时擦挂着车窗,车轮碾压的石块飞下悬崖后,听不到落地的声音。经过艰难的行驶,汽车终于爬到了拖拉机路的尽头,剩下大约5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法官赵建新背着国徽,邱德英提着装满卷宗材料的公文包,在弯弯的小路上,一路前行。

  经过3个小时的艰难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龙聚村。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邱德英和赵建新在一老核桃树下找到了一块20来平方米的空地。向村民借几把长条凳和一张村民吃饭用的小桌子,庄严的国徽就挂在老核桃树下大约1.6米高的柴堆顶部。前来旁听的村民们站满了空地,就连旁边的小路上都站满了人。第2个案子的原被告双方也站在空地上,全程认真地旁听了整个庭审过程。

  下午6时,第一件案子审理完毕,天色已慢慢地黑了下来,此时再审理第2个案子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趁机采访了第2个案子的原被告双方。他们表示,听了前面案子的审理,看到了法官审理案件时非常公平、公正,他们能够冒着危险来到这里为我们办案。我们的案子与第一起很相似,实在不好意思再让法官们吃苦受累了,今晚回去就商量着撤诉,不打官司了。

  村干部王运山则说,法官来到这里开庭,不仅仅是为当事人节约费用和时间,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一位姓谢的老大爷说,到我们这里的路特别难走,连我们山里人都不愿意多走,今天能亲眼看到法官到村子里来办案,我们非常感动,也懂得了今后发生纠纷不能靠打骂来解决,要找法院。在洒鸡口法庭的案件卷宗里,记载着这样一件事。2006年1月中旬的一天,洒鸡口法庭的李国义等4名法官来到了新村镇大坝子村委会。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解决两家村民为争夺一棵核桃树的归属权纠纷。

  法官们邀请了村民小组长、村委会干部,把双方当事人一起喊到一起,了解事情的真相。原来,双方当事人名为争夺一棵核桃树归属权,实为争夺这棵核桃树所在自留地的使用权。在诉讼前,经村委会村、林业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调解,由于双方分歧较大,都未调解成功。

  李国义、邱德英等4名法官,同村民小组长、村委会干部、双方当事人一行,步行1个多小时,实地查看了这块自留地。经过实地勘查和研究,法官李国义提出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双方当事人都愉快地接受了,原告向法庭提出了撤诉。经村委会上报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双方平分了这块土地,并按规定办理了手续。两户村民之间多年的恩怨圆满得到化解。

  法官们介绍,一年之中,他们就是这样把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到村民委员会、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办案。巡回办案周期短则10天半个月,长则30多天,基本上没有周末。一位法官风趣地说,出发时,菜地里的小青菜刚发芽,待办案归来时,小青菜已长得老高了。有时在办案途中,只能以烧土豆为食,再喝上几口清凉的山泉水解渴。当问到他们常年这样苦不苦时,法官们都一致认为,苦点累点没什么,老百姓的理解和认可就是我们最高的奖赏。每当案子调解成功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成就感,内心非常愉快。

  “化干戈为玉帛,让每一个家庭和睦相处,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这是洒鸡口法庭的追求。法庭副庭长赵建新说,洒鸡口法庭延传下来的这种立足农村实际、坚持爱民、便民、利民、为民的“魂”感染着法庭的每一个法官,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精神。通过巡回办案,就地审理的形式,拉近了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为哀牢山区的人民撑起了一片法律的天空。为了让人民群众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钟、少费一份心、少误一点工,法庭的法官宁愿多跑几次腿、多操一份心、多花一些时间,为哀牢山区的人民群众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这些基层法官们的真诚和努力,赢得了哀牢山区人民群众的心,深得山区群众的好评,为哀牢山区的平安、和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 讯 员 牛光新本报记者 陈晓波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