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口上下”惠及受助对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10:09 扬子晚报

  社会救助,对于被救助者来说原本是好事,但由于救助政策不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重复或遗漏,造成新的社会不公,群众对此也颇多意见。为改变这一状况,南京市秦淮区于年初尝试统筹社会救助资源,建立了“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机制,从实践看该机制不仅使“应救得救”,还让百姓在遭遇天灾人祸时得到了及时有效方便的救助。

  据介绍,“一口上下”社会救助机制由政府牵头,整合民政、卫生、教育、房产、劳动等救助资源,覆盖就医、就学、就业、住房、维权等七大方面。

  2007年的春节慰问,各部门把慰问标准、慰问名单先与民政部门核对,以防重复或遗漏。记者从区审计局获悉,他们对2007年秦淮区春节送温暖的评价是:“资金比上年增长了12.9%,人员比上年增加了94人。送温暖资金足额到位,没有发现遗漏、重复现象。”

  春节前夕,秦淮区武定新村沈大娘家一把大火把家里的易燃物品全部烧光,没想到社区居委会第二天就送去了被褥等生活日用品,街道送去了500元慰问金。

  这是“一口上下”社会救助机制另一个好处——及时、有效、方便。

  秦淮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惯例,居民遇到灾害要得到救助,必须先写申请,居委会核实后上报街道,街道再上报民政等部门,最快,批下来也是半个多月后的事情了。

  “一口上下”社会救助,以街道为平台,以社区慈善超市和临时救助站为依托,居民遇到天灾人祸,求助到社区,社区有权限先垫钱垫物,再到街道办手续。社区解决不了的,街道相应的科室一定要给居民解决。其中,需要上级部门协调或批准的,也由街道代群众办理。

  记者获悉,秦淮区“一口上下”救助机制运行3个月来,群众上访量大约减少了40%左右,促进了社会和谐。

  本报记者 刘艳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