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嘎拉萨和围铓现身傣王宫遗址 千年古乐失传后再次奏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10:18 云南日报

  

嘎拉萨和围铓现身傣王宫遗址 千年古乐失传后再次奏响

  由18个铜铓组成的围铓

  

嘎拉萨和围铓现身傣王宫遗址 千年古乐失传后再次奏响

  22块铁片连接的嘎拉萨

  

嘎拉萨和围铓现身傣王宫遗址 千年古乐失传后再次奏响

  失传百年的宫廷古乐再度奏响

  由22块铁片连接制成的嘎拉萨和18个铜铓组成的围铓,这两种宫廷乐器曾出现在1000多年前的傣王宫里,但后来便失传了,距今已有数百年。但在今年泼水节期间,这两种乐器将在“景龙金殿国”的傣王宫遗址上重现江湖。

  失传已有数百年

  记者来到位于古时“景龙金殿国”遗址的西双版纳勐泐文化园,10名身着傣装的青年演员,正在紧密锣鼓地用这两件宫廷乐器排演着失传已久的古乐。在演员糅进象脚鼓和大铓锣等乐器的合奏下,两件珍贵的古乐器发出了悦耳的声音,一曲婉转动听的古乐流淌出来。

  史书记载,这两件乐器兴盛于1000多年前西双版纳的古“景龙金殿国”时代。嘎拉萨不仅在宫廷里演奏,在当时的民间也有演奏,而围铓则一直是当时宫廷乐器的象征,没有在民间出现过的记载。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由于佛教的教义不允许教徒大声喧哗和高歌狂欢,因而,日渐少用的乐器在笃信佛教的西双版纳逐渐失传。围铓在西双版纳消失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曾经在洞庭湖演奏

  2004年初,西双版纳有关部门在勐泐园景区内筹建勐泐博物馆,大规模搜集流落民间的古乐器时,打听到了被认为是失传已久的嘎拉萨和围铓。

  几经周折,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中缅边境小镇打洛的一个村寨,找到了被尘封多年的嘎拉萨,在境外的缅甸民间,找回了流落境外百年之久的围铓。经过细致的调查发现,西双版纳全境内目前只有两名上了年纪的老人听过祖辈讲述乐器的奏法,这两名傣族老人调试后发现,两件乐器均可继续演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刀正明说,有关部门组织鉴定时,发现这两件乐器演奏时发出的音正是古傣王宫廷里演奏的那种古乐声。围铓与其它乐器一样音阶齐全,而嘎拉萨则少了一个7(“希”)“的发音,但是与傣族音乐突出下滑音的特征非常吻合,因此一直将其作为文物陈列在勐泐文化园的勐泐博物馆内。

  “虽然两件乐器产生于什么年代已经无证可考,但元代时有傣族使者曾经带着嘎拉萨在洞庭湖演奏的史料记载。”刀正明说:根据这段记载,嘎拉萨的演奏历史应该在千年以上,与内地出土的编钟属于同一类打击乐器。

  泼水节期间重现江湖

  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远古时代的傣王宫廷乐器和音乐,从而了解曾经灿烂而辉煌的傣族历史文化,西双版纳勐泐文化园经有关部门批准,选派了年轻的傣族乐手跟老艺人学习后,决定正式将这两件失传了的宫廷乐器搬上舞台向广大游客进行展示,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来领略傣王宫廷乐的奇妙旋律。

  “届时,这两件乐器将对进入景区的游客免费开放参观和演奏。”勐泐文化园的负责人说,从博物馆单一的陈列到舞台上向众多的人们奏响,就是希望更多面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