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民紧盯企业抓农事生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12:2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4月11日消息(记者阿都钦 巴彦淖尔台记者王丽萍 王林源)这些天,内蒙古河套灌区乌兰图克镇星光十组村民吴玉明,开始忙着铺地膜,准备种植番茄和甜菜。今春他与当地番茄、甜菜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了种植订单,心中有了底,吴玉明承包有26亩耕地,今年春播时他计划种植18亩番茄、甜菜。“订单在手,种地不愁”。今年春播,内蒙古河套农民与吴玉明一样,纷纷与当地龙头企业签订种植订单,根据企业需求有计划地安排种植。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并鼓励企业通过签订种植订单发展原料基地,初步形成了企业加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工厂建在农户家门口,农民种地不用愁。随着新疆屯河、山东鲁花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的相继落户,企业之间掀起争抢原料基地的热潮。为了调动农民的油葵种植积极性,今年开春内蒙古鲁花葵花仁油有限公司将油葵收购保护价提高到每斤1.5元,通过农村经纪人签订了90万亩的油葵种植订单,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万亩,并向葵农承诺全部现款收购。备耕春播期间,这里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出台最低收购保护价和赊销籽种、化肥以及免费科技服务等优惠措施,吸引农户签订订单,带动农户有目的安排种植计划。据富源农产品公司负责人介绍:根据企业生产能力,今年要建9万亩番茄原料生产基地,从今年1月开始农民经纪人就开始大量的签订单,最低保护价和去年一样每吨320元 。

  到目前, 河套灌区25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经签订种植订单460万亩,比上年增加65万亩,辐射带动农户数量达到2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8%。全市60%的耕地成为企业生产的“第一车间”。瞄准企业搞订单,围绕订单安排生产,已成为河套灌区农民备耕春播的新时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