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啥时能吃上放心豆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0:38 新晚报

  见习记者 赵婧一 本报记者 黄青柏

  【委员提案】市政协委员张雅清: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有着生产、加工、食用豆腐的得天独厚条件。然而,豆腐市场的卫生、质量现状却不容乐观,生产环境不合格、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原料掺假、产品细菌超标、变质无法食用等现象很多,让老百姓无法放心食用。

  【记者调查】在南岗区保健路早市记者采访时,王大爷说,他和老伴儿都喜欢吃豆腐,每天早晨出来买菜时其他的都可以不买,唯独豆腐必须要买,老两口几乎每顿饭都离不了豆腐。早市上有四五家卖豆腐的,有的味道好,有的味道却很差。刚搬到这里住时买豆腐没有经验,有时把有酸味的豆腐买回去了,有时还买回了“黑心豆腐”,在豆腐中吃出了杂物。时间长了,才总结了经验:去有回头客、人多的地方买,质量相对有保证。现在的早市上出现了买豆腐的极端现象,即味道好的豆腐老百姓排队买,味道差的则很少有人光顾。说起豆腐质量,王大爷很无奈,他说,老百姓不可能去豆腐坊买豆腐,也根本看不见做豆腐的环境,只能根据经验买,如果有关部门对豆腐坊进行规范,加大检查力度,取缔黑心豆腐坊,老百姓就能吃上放心豆腐了。

  在学府路某大型超市,在某银行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卖的豆腐是机器加工的,质量很好。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到大型超市买豆腐,尽管家离超市比较远需要开车,而且还要绕道,很不方便,但也没有办法,因为现在小市场上卖的豆腐质量实在让人无法放心。有时路过豆腐摊远远地就能闻见一股酸味,这样的豆腐根本不敢吃!

  据了解,为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豆腐,南京举办豆腐节,现场演示教市民识别黑豆腐;合肥实行豆制品生产、销售两级准入制度;苏州开设放心豆制品连锁店......放心豆腐早已端上了百姓的餐桌。而哈尔滨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豆腐大部分产自城郊、农村,主要供给早市、饭店等,直接进入百姓餐桌,这些豆腐的卫生条件却不容乐观。

  一位老人告诉记者,20世纪70年代,哈市的国营大型豆制品厂实行机械化生产,占领着豆腐销售的主要市场,那时的豆腐口感好、味道香、干净。现在生产豆腐的都是小作坊,绝大部分都没有卫生许可证,生产人员的健康问题也很难得到保证。

  【委员建议】市政协委员张雅清建议:哈尔滨市的豆腐产业目前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上,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缺乏监督机制,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这是老百姓很难吃上“放心豆腐”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但需要卫生执法单位加大对豆腐黑加工点的打击力度,百姓的自我防范意识的增强,更主要的是如何使哈尔滨市的豆腐产业形成规模,占领市场、树立品牌。进而推出更多的新品种、新包装,使豆腐产品更加丰富,保质期限延长。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以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豆制品加工、产、销一条龙,让“放心豆腐”早日端上百姓的餐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