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北宋初年的青瓷小渣斗 年代虽久却不珍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1:40 东南快报

  

北宋初年的青瓷小渣斗年代虽久却不珍贵

  昨日,家住仓山麦顶的陈先生,拿来了一件喇叭口、宽沿鼓腹的瓷器来找专家鉴宝。瓷器高6.8厘米,敞口直径7.5厘米,瓷器腹部有一排凸出的“鼓钉”(因形状像固定鼓皮的钉子而得名),釉面为青色,底部由于釉没有上透而露出了白色的瓷胎。

  这件瓷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连收藏者陈先生也说不清楚。福建福宝古瓷珍藏馆馆主方秀钢先生给我们做了解释——

  “这是一件青瓷小渣斗,大致是北宋初年在福建民窑烧制的,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了。这件渣斗虽然体积不大,但保存得比较完好。‘渣斗’是古代宴席桌上盛放吃剩的肉骨头或鱼刺的用具。渣斗的口大、沿宽,正是便于放骨头、鱼刺。虽然渣斗看上去和痰盂十分相像,但功能却不完全等同,某些渣斗还是古人的赏玩之物,能登大雅之堂。”

  陈先生得知这是北宋的古物,非常高兴:“这么久远的瓷器应该很值钱吧?”

  方先生笑着说:“这件渣斗虽然是千年古物,但并不珍贵。因为它的形状不够精美,釉色也比较单一,应该属于日常使用的普通器具。不要以为瓷器越老越值钱,就算是汉、唐保存下来的瓷器也有劣质品。”

  方先生透露,这件渣斗的收藏价值仅值三位数。

记者 王进 文/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