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吴梅村信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5:44 山西新闻网

  

吴梅村信札(图)

  吾友乃晋商曹氏后裔,收藏有书法家孙阜昌鉴藏过的《吴梅村信札》,共两册,每册40页,每页长19厘米,宽10厘米。其中一页上钤有孙阜昌的两枚收藏印章,一枚为阳文“近居”,一枚为阴文“孙阜昌印”(见上图)。

  孙阜昌是清道光、咸丰时期的太谷富商,酷爱书法,喜欢收藏,他将珍藏的历代名帖、名人手迹,请名家刻勒于石,取名《听雨楼法帖》,刻石现收藏在榆次的常家庄园内。《吴梅村信札》经过孙阜昌的鉴藏,更显珍贵。

  吴梅村是明末清初的大文人、书画家,学识渊博,诗歌和文章俱佳。如此才学之人,本应受到当时和后人的尊敬与好评,但由于他有降清为仕的经历,所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高。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生,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卒。吴梅村天资聪慧,从小好学,14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明崇祯四年,他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左中允等职。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缢后,吴梅村效忠明王朝也曾自缢,但被救。明亡后,吴梅村闭门不出,此期间写了很多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诗篇。由于他甚有名气,清康熙十年,朝廷再三诏他,他实在推辞不过入京就职。3年后因丧母丁忧辞官回乡,以后一直居家不仕。吴梅村既不像傅山、顾炎武那样反清复明永不为仕,又不像王铎那样踏踏实实为满清做官,他为满清出仕的心态实际上是矛盾和愧疚的。

  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过《吴梅村全集》,由于这两册《信札》为私人收藏,故《吴梅村全集》中未收进去。从《信札》中能看到吴梅村当时生活很窘迫,如信中写道“弟以十载京官,拮据衣食,逋至逾万”、“前年初冬,曾因公私造迫,??中罔术,将坐落镇北楼房一所轻弃,是时议定价银三百四十两”等等。这两册《信札》,既是欣赏吴梅村书法的佳品,更是了解吴梅村真实生活的宝贵史料。

  丙寿

  (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