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在南极,一个小时能钓几十斤海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5:47 杭州日报

  通讯员 孙银铃 热线记者 李名生 报道

  “真不敢想像一年都吃不上新鲜蔬菜是什么感觉?”“有美丽的极光伴随生活肯定很幸福。”昨天,杜尚志为大家讲述了南极的生活环境,让读者对南极大陆有了一个很多新的认识。“听说南极大陆一大半时间都是黑夜,他们在那边怎么打发时间啊?”有读者好奇。为了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今天杜尚志将继续为大家讲述南极故事。

  越冬,男人们抢着看韩剧

  在南极,如何打发时间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问题。夏季还好,科考队员都要忙着科研工作,时间也被安排得满满的。可一到越冬季节情况就完全两样了,由于整天没有阳光,这时队员们一般都不用出去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屋子里休息。

  休息一天、两天还好,但几个月都闷在屋子里还真受不了,人变得特别空虚、无聊。也正因为如此,在南极越冬一般都不会见到女孩子。

  还好,站区一天24个小时都不会断电(靠柴油机发电,一年至少需要250吨柴油),让我们的日子有了些起色。我们这些老“极地”们有经验,在去南极之前就做了充分准备,电视机、DVD应有尽有,不过由于磁场干扰没信号,电视机都被用来看碟片。

  还真得感谢发明碟片的人,在南极“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看碟片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而在所有碟片中,韩剧又是队员们的最爱,因为它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拖很长时间,日子也就过得特别快。

  交流,不在乎语言

  在南极大陆,由于通讯不方便,队员们都会特别想念家人。尤其是那些越冬的队友,和家人一分别就是一年半载。特想家时,我们也会偶尔往家里打打电话,但由于电话费贵得出奇(一分钟12元,最便宜也要四五元),而且经过多道转接后通话效果也特别差,所以一个月能打上一次就已经不错了。发电子邮件也一样,发出去一封邮件至少要几十元,而且慢得要命。

  正因为和外界缺少交流,队员们都特别珍惜与人交流的机会,不仅是我们,外国科考队员也一样渴望与人交流。

  在南极大陆,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特别友好。离中山站区1000米左右是俄罗斯的“进步二站”,里面有16人,空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相互走动走动,交换点零食、碟片、生活小用品等等。每年的仲冬节(6月22日),我们都会邀请他们一起过,吃顿饭、打打球,其乐无穷。虽然听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但仅凭手势我们就能很好地沟通、交流,打成一片。南极,是没有国界的。

  开车不用担心车祸

  夏天,南极的紫外线非常强,不用化妆品皮肤绝对受不了。几次被紫外线灼伤皮肤后,从来不用化妆品的我在出门前也学会先抹点防晒霜,然后戴上厚厚的防紫外线面罩。长时间生活在紫外线下,我的头发全白了,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在回来之前我又把头发染黑了。

  尽管如此,夏天的南极还是很可爱的,生活也多了不少情趣。比如温度回升时,我们会三五成群地来到海上钓鱼,调节生活、补充营养。南极的鱼有两种,一种生活在深海,另外一种出没在浅海区,但它们都出奇地笨,很容易上钩。我们每个人手持两根鱼竿都忙不过来,多的时候,要不了一小时就能钓上来几十斤海鱼,感觉相当好。

  我的主要工作是开车,各种各样的车子都有(中山站区共有13辆车),包括雪地车、雪地摩托车等等。雪地车很高,履带很宽,特像军队里的坦克,但速度较慢;而雪地摩托车开起来会比较拉风些,在冰雪上畅行无阻。在南极大陆开车,感觉和城市里可大不一样。这里没有车祸的担心,也没有堵车的烦恼。一望无垠的冰雪路上想怎么开就怎么开,那种全由自己做主的感觉实在太好,但别以为在南极大陆开车容易,要知道去南极之前,我们都经过了长时间的专业模拟环境训练。(未完待续,明天接着讲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