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残疾女性,依靠网络“站”了起来(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5:59 山西新闻网

  接触网络,实现自我

  车祸前,郭云霞总是想着怎么能挣钱,车祸后,郭云霞最大的愿望就是怎么把钱花出去。

  “能把钱花出去是最快乐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可以主宰自己。”郭云霞说。

  过去,每次她需要买东西,就会在电话里告诉妹妹,妹妹则请假来陪她一块逛街。妹妹生产后不便,不能陪她逛街,她想到了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在4年前还比较新鲜。但只要是新事物,她都想尝试尝试。她尝试着在网上购买各种各样的东西,小到小工艺品,大到家用电器等。

  一次,她在网上给妈妈买了一件睡衣。看到母亲穿在身上,跑去向别人炫耀的高兴劲,郭云霞觉得活着真好。但丈夫却对此不以为然。直到有一次,她通过网上帮了丈夫的忙。

  那次,丈夫的一个朋友从介休赶来,想在太原买一本关于气功方面的书。有朋自远方来,丈夫高兴地特意请了一天假,陪着朋友逛遍了太原城的大小书店,硬是没买到合适的书。郭云霞听说后,上网一搜索,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搜到朋友要的书。第二天,书店派人把书送到了家门口,还打了9折。望着丈夫意外而又吃惊的表情,郭云霞高兴地笑了。

  得到丈夫的理解,郭云霞又建立了网上银行,购物、取钱更加方便了。

  郭云霞成功地找回了自信,她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她觉得还年轻,不能这样“养老”,要学会挣钱、就业。和病友一交流,大家都认同。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网络就业是肢残人就业的首选。但就业干什么呢?郭云霞决定先掌握了网站制作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再说。

  网络制作,在几年前还是一件新鲜事,许多非专业人员都不敢尝试。但郭云霞想试试。这种性格的形成,得益于父亲的信任和引导。

  早在大学期间,郭云霞就显出了经商天赋。当时郭云霞想着做点事,来贴补学费,放暑假时看到男式白底布鞋卖得不错,就想自己到厂家进一两箱去卖,当时得3000多元进货费。可在1988年,3000元钱差不多应该是郭云霞家的全部家当。郭云霞把她的计划告诉了爸爸,小心翼翼地希望得到爸爸的支持,没想到3天后爸爸同意了。

  父亲对郭云霞的信任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因为有这想法的同学都没得到家人的支持,只有郭云霞。她们下定决心,要做好这笔生意,如果实在卖不出去,摆地摊也不能让爸爸亏钱。结果没用了一个假期,就全部卖光了,挣了400元。

  说干就干,郭云霞很快便组织病友们一块学习起网站制作等相关教程。

  2003年的春节,一个小试牛刀的机会来了。一个公司在网上发出帖子,征集春节晚会词。郭云霞和两个病友们一商量,决定揽下这个活。几天后,一个三句半,一个快板,一首诗,一个相声,一个小品交了上去。很快他们得到回复,对方很满意,并告诉他们稿酬随后寄到。当年夏天,收到这笔600元的稿费时,郭云霞和病友们在网上乐了半天。

  第一次网上找活就挣了600元,郭云霞的信心更大了。她开始在网络上寻找更多创业机会,先后成为国内几家商业网站的当地代理商,发展了一批业务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谈业务跑合同需要走入社会,在家里无法完成所有的工作。她去一些单位应聘,在网络上,他们谈得很好,条件也不错,但一见面,对方看到她的轮椅,就委婉地回绝。太原建材网、早教学校等见到媒体报道后上门与其洽谈做网站的业务,虽然对方对作品很满意,但对她在家中工作没有办公环境不认可,眼看到手的合同就这样飞了。

  二层楼成为阻挡她创业的绊脚石。她渴望有一个能够自由出入的房间。其实,这个想法早在1年前就有了。当时病友经常想组织个活动,但限于她家的楼层,都只好放弃了。特别是一个病友的来访,更加刺激了她。

  那天,一位在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病友带着一个轮椅飞轮来看望她。

  “郭大姐,你家是住二楼?”病友到了楼底给她打电话问她。

  “是呀”,拿起电话,郭云霞高兴地回答说,“你上来吧,我给你开门。”

  “你家楼层太高了,我上不去。”对方无奈地笑着说。

  “我找个人把你背上来吧?”郭云霞对病友说。

  “不行,别人一背我,我就尿裤子。”病友难为情地说。

  近在咫尺,两个人却不得不一个仰着头,一个探着头地大声“喊”话。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她对丈夫吵道。

  她要租房子创业的想法遭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强烈反对。

  “在家里你又不用出房租、出电费,能挣点就行了。出去万一赔了怎么办?”丈夫说。

  就在郭云霞想尽办法和家里交涉时,一个电话帮助了郭云霞。

  本报记者文秀为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