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成都菜价涨得猛 不过快降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6:1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成都菜价涨得猛不过快降了

  菜价何时回落,市民和菜贩都关心 郑蕾 摄

  空心菜3.5元/斤、四季豆2.5元/斤、甜椒8元/斤……市内各大菜市场内,蔬菜的价格近日不断上涨。以至于有人戏言:“菜太贵了,只有吃肉了。”

  尽管是玩笑话,但近日,本报服务热线86613333屡屡接到市民有关菜价上涨的问询:“蔬菜价格咋一直往上涨哦!”“这几天的菜价涨得好高哦,鲜鱼才三四元一斤,叶子菜就要2块多一斤!好怪哟。”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区几个农贸市场和一些大型超市,发现一个月以来,成都蔬菜价格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针对市民们非常关心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与“蔬菜价格何时才能回落”等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有些蔬菜比肉贵

  昨日下午2时许,小观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看上去并无异样,但一问菜价,却不由得吓了一跳,“茄子1.8元/斤;四季豆2.2元/斤;西兰花4元/斤……”卖菜的大姐见记者一脸惊讶,补充道:“嫌贵?这还是批发价,如果到其他零售市场上去买价格更贵!”

  在十二桥农贸市场,买菜的王婆婆走到每个菜摊前看到各种菜都不停摇头,“莴笋1个月前每斤才0.8元,而现在涨到每斤1.1元;还有大葱,原来是每斤1元,现在每斤1.5元;莲花白和苋菜相对上月价格已翻了一倍……”她觉得,涨价太明显了。

  在神仙树农贸市场记者发现,这里的蔬菜单价确实要比小观埝市场普遍高上两三毛钱。提着菜篮正在购买蔬菜的居民黄婆婆提到菜价疯涨,气就不打一处来,“前几天莲白还是五毛钱一斤,到今天就卖一块了。苦瓜、蒜薹都是两三元,比春节还贵。”黄婆婆说,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每月加起来就一千多块,这几天买菜都是挑着便宜的买。

  记者走了几个市场,粗略统计了一下,涨价比较明显的有空心菜,从3月的2元左右涨到了3.5元(每斤);四季豆从2元左右涨到2.5元;花菜从3月初的5毛钱左右涨到了1.5元;甜椒从4元左右涨到了8元左右,比肉价都要贵了。虽然价格上涨,但记者看到,买菜的市民依然很多,摊贩的数量也和往常一样,市场上菜品货源还算充足。

  对于蔬菜持续涨价,大多数市民都觉得难以适应,一位退休在家的李婆婆对记者说:“这个菜啊,是一天一个价,我都不好掌握了。”不过,也有一些看得开的市民。昨天一位钟女士就向记者表示:“菜农种一些菜也很不容易,我觉得适当涨点价,还是可以理解和承受的。”还有一个市民表示“工资都涨了,菜价涨点也正常”。

  蔬菜进货就贵 就这样还得抢

  对于菜价上涨,卖菜的商家们也是一肚子苦水。

  在冻青树卖菜的一位摊主对菜价近期的涨价表示头痛,“批发市场的菜价涨了不少,所以市场这边也相应上涨,但是稍贵的菜在这边根本卖不动,大多市民都选择一些相对比较便宜的菜品,对甜椒这类高价蔬菜他们一般都不选择,而且现在超市的菜价和菜市场都差不多,很多人宁愿去超市买菜。生意是越来越难做”。在曹家巷市场的菜农也说,“今年春天雨水太少了,气温又高,不少的蔬菜都干旱缺水,收成不好,蔬菜价格比起一个月前的价格贵多了!”

  在小观埝农副产品市场,管理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一周来,市场内菜价比前段时间有所上涨,部分蔬菜的价格已经翻了番。“直接原因是蔬菜进货价格的上涨。”工作人员称,菜贩们一般会前往金堂、彭州等周边农村批发蔬菜,但近日来供货市场有些供不应求。“有一个菜贩,他在华阳转了一圈,最终只收回了6筐生菜和200多斤厚皮菜。他的运输、劳务成本都得加在这些菜上,你说菜价得上涨多少啊!”

  “连批发都成困难!我们凌晨一点就到了白家批发市场,但到了早上七八点钟还进不够所需的货。”神仙树农贸市场的卖菜大姐抱怨,一些蔬菜的批发价比以前涨了近一倍,“一开始还嫌贵,可等转了一圈再回来时,菜却没有了”。市场内的其他几位商家也告诉记者,近日来叶子菜的价格涨得最为厉害,“前日,菠菜和瓢儿白的发价都涨到两块多了。我们拿都不敢拿,担心卖不出去亏本”。记者这才留意到,市场内的菠菜、瓢儿白果然不多,而最为多见的萝卜、土豆等蔬菜单价也比前段时间上浮了两三毛。

  一是换季“春淡”

  二是天旱雨水少

  菜价为什么不断上涨?什么时候才能降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市物价局和市农委的相关负责人。

  市物价局:双重原因导致涨价

  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蔬菜价格这段时间的上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正常的季节性涨价”,另外就是天气高温少雨。“如果出现涨幅过高,影响市民生活的情况,物价部门才会干涉。”他表示,目前的涨价还在正常范围内。

  市物价局这位负责人的解释与昨日一些菜贩在接受采访时的看法基本一致,有菜贩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涨价是必然的,“但今年还因为天气旱,一些地方菜农都没水用了,怎么还顾得上蔬菜?”

  市农委:短期内菜价肯定回落

  成都市农委经济作物处梁处长在分析涨价原因时,看法也是如此。梁处长说,按蔬菜生长规律,蔬菜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着“春淡”、“秋淡”的说法,指的是季节交替时应季蔬菜“青黄不接”,导致菜价略微上升。

  梁处长称,4月份正是处于蔬菜“春淡”。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连日来天气干旱少雨,一些季节性蔬菜生长不好,菜源相对紧张,导致菜价上涨。梁处长称,即使这样,成都市农贸市场上每天仍然能够供应多达60多个品种的蔬菜,与此同时,成都周边郊县也在加强蔬菜基地建设。梁处长表示,随着“春淡”结束,雨季到来,目前“偏高”的蔬菜价格肯定会在短期内回落,请市民不要担心。

  为抢高价菜 他只睡四小时

  “老板,甜椒好多钱一斤?”“8元。”“8元?不可能哦!肉都没这么贵。”这些对话,出现在昨晚7时30分的爵版街菜市上。要是在一个星期前的这个时间,菜商王俊财早就卖完菜收摊回家了,可现在,他却只有眼巴巴望着摊位上卖剩下的蔬菜发愁。

  一夜之间 菜价猛涨

  王俊财从彭州农村来到爵版街菜市卖菜已有8年时间,一家三口现居住在菜市附近两间简陋的出租房里,儿子就在附近的中学里上学。这个只有几平方米的菜摊,维系着一家人的生计。每天清晨4时进菜,晚上7时准时收摊,生活虽然艰辛,但每天还是有百余元稳定的收入。

  昨晚7时40分,一名下班回家的女子来到王俊财菜摊前买藕。女子将每节藕都折断,并将中间的节巴去掉。“又要少好多两哦。”王俊财在一旁看得心痛:“要是以前,我肯定不会让她去掉节巴,但现在生意‘秋’得莫法,谁叫藕卖到两元钱一斤呢?”

  一切是从上个星期六开始的。当天清晨,王俊财像往常一样到大观堰蔬菜批发市场进菜,头天进价才2元的甜椒,竟然涨到了5元!那位批发商无奈地说:“天干,没办法。”走遍整个市场,差不多都是这个价格。想到菜市附近一些餐馆要到他那进菜,王俊财才勉强买了几斤。而要是往日,他定会买上20多斤。王俊财发现,其他蔬菜价格和甜椒一样,不约而同地在一夜间疯狂涨价,像平菇的涨幅更是吓人,一个星期前才卖四五角钱一斤,现在竟然卖到了8元!

  抢高价菜 每天只睡4小时

  “菜不仅贵,而且不好买。”王俊财说,为了能抢到菜,他开始不得不每天凌晨1时就骑着火三轮赶到大观堰蔬菜批发市场。进完菜回来,已是清晨六点过。这时,他就要开始忙着和妻子游华珍一同张罗摊位准备卖菜。接下来一直要忙到下午两点,生意冷清下来后,由妻子看着菜摊,他才终于能抽空回家稍微“眯”一下。下午4点,王俊财又必须赶回摊位,迎接第二次卖菜高峰,这一忙至少要到晚上8点,收摊、弄饭吃,差不多就到晚上10点,匆匆睡两个小时,又该骑火三轮去进菜了。这样算下来,王俊财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

  付出的艰辛更多了,可生意却还是越来越“秋”:一周前,王俊财的摊位每天要卖七八百斤蔬菜,可他现在只卖得到一半。“每天几十元的收入咋过啊?而且还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娃娃。”王俊财说。他当然希望,这样的日子快点出现转机。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徐文梅 郑蕾 张睿 实习记者 陈东 实习生 张丽采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