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本地人才凤还巢 外来凤凰栖鞍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7:42 千华网

  以往人们经常用“孔雀东南飞”来形容大中专毕业生南下工作,外地人才不来、本地人才难留的窘境。然而,近几年,我市每年接收的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其中不仅本地毕业生数量增多,就连外市毕业生也争相来我市落户。

  前几年的毕业生常有这样的想法:南方经济发展好,到那里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记者调查了市内一所重点高中从1995至1999年间的一个毕业班,有70%以上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外省市工作,选择回鞍山工作的不足30%。

  随着近几年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给我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大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一位大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长说,前两年,他们曾经到沈阳等地参加毕业生招聘会,同样的条件下,很多毕业生选择到北京、上海等城市,不愿意到鞍山来就业。

  2004年8月,我市出台了“38条”人才政策,创造广纳群贤的人才政策环境。凡愿来鞍的普通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可以先落户口,后找单位,人事关系由市人才服务中心代理,就业前免收两年人事代理费,来去自由。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受编制限制,市政府发给特殊津贴等。对特殊人才和急需专业人才,实施“特事特办”、“一人一策”等灵活办法,畅通人才引进渠道。

  人事部门还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毕业生就业活动月、人才夜市等;毕业生报到高峰期,采取无休息日服务,为毕业生创造了方便条件。

  正是有了这些好的政策和服务,人才磁场效应开始显现。在最近我市举行的几场招聘会上,记者发现不少本地应往届毕业生纷纷表示愿意“金凤还巢”,还有不少外地毕业生也选择到鞍山落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何说,他家在河南,在辽宁读了四年大学,感觉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所以想到鞍山来发展。沈阳建筑大学的刘志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对于毕业后的打算他的回答很肯定:“打算回鞍山。因为这毕竟是我的故乡,更何况这两年我感觉鞍山的经济发展情况挺不错,所以打算回来就业。”

  来自市人事局的数字显示,2005年我市接收大中专毕业生5730人,其中有23%以上是外地生源,去年我市接收的毕业生数量达到创纪录的5900多人。特别是硕士以上研究生,去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73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118人。 记者 侯冰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