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记忆只有两种格式——黑白、彩色(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8:39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黑白时代的照相馆都是国营的。在合肥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照相馆中,三孝口的黄山照相馆和三牌楼的人民照相馆是长江路上的大品牌。学校和单位要拍集体照,一般也都是从这些照相馆里请师傅。拍集体照,要一遍一遍彩排,不厌其烦,最后,每个人都在“喀嚓”声中,庄重地进入了历史。所谓“浪费表情”的抱怨,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新思维——连表情都有了商品化萌芽。

  那时的国产照相机只有海鸥、凤凰,相比于结婚的三大件,更神气十足地放射着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优越感。与其说是记录生活,不如说其本身就是贫乏简朴生活中的一项隆重仪式。照像馆里配有诸多道具以供这种仪式之需。例如,红小兵迈弓箭步握红缨枪,表达的是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坚定决心。

  一些老照片中古铜色的皮肤、草绿色的军装,还有红宝书等都是染上去的。彩照真正进入百姓生活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现在看80年代的彩照,似乎并不遥远。而回溯同样的时间跨度,滤掉了三原色的黑白照,则像一层时光的帷幕,隔绝着截然不同的时代。

  黑白照像中国的水墨,朴质洗练而气韵生动。和绚烂热情的彩照相比,似乎任何一张黑白照,都天然地积淀了历史的艺术意味。彩色胶片和数码相机的普及,最终将仪式感十足的黑白照片推上了古典主义和怀旧情怀的圣坛。

  如果我们将现在进行时比作彩照,那么,留在大脑灰质层的沟沟坎坎里的影像,就都成了黑白照。怀旧,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怅然感悟和默然思索。

  人们依照自己的直观体会,把时间理解为了一条河。而时间不是河,时间是海,流动的是我们自己的生命。

  ·凌琪·

记忆只有两种格式——黑白、彩色(组图)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合肥百货大楼的商品可算得上琳琅满目,与心爱的人执手逛店购物,憧憬未来新生活,是所有那个时代年轻夫妇心中留存最美好的回忆。

记忆只有两种格式——黑白、彩色(组图)

  春日风和日丽,杨柳依依,到逍遥津看动物表演,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发自内心的笑意。

记忆只有两种格式——黑白、彩色(组图)

  一头熊引来众人围观,周末到逍遥津看熊的确是市民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记忆只有两种格式——黑白、彩色(组图)

  低矮的瓦房,简陋的店铺,这里就是三孝口商圈的前身。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