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创新运行机制 管牢易制毒化学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08:50 东方网-文汇报

  据国家禁毒办的统计,目前我国2200多个区县都存在着毒品问题,在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16万人。在全社会开展禁毒战争,形势不容乐观。

  无论是从种植的罂粟中提取鸦片生浆加工成海洛因等毒品,还是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作苯丙胺类毒品,毒品加工过程中,一些化学原料必不可少。由此,在开展禁毒工作中,管牢这些易制毒化学品格外重要。

  过去三年,我国查获的易制毒化学品案件近千起,查获从非法渠道流入的易制毒化学品700多例。从一些已经打掉的地下毒品加工厂的情况看,非法购买易制毒化学品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在上海,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牢牢管住这些“毒品”,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付出了艰巨的努力。

  对常人来说,毒品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个中的道理不用多言,一人染上毒瘾,一家不得安宁。吸毒成瘾者也往往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然而,上海的一家行业协会却专门与“毒品”打交道。协助政府规范各大“毒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转让、运输等行为,掌握“毒品”在本市的生产和流通信息,恰是这家行业协会的职责所在。

  怀揣着一份神秘感,记者走访了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委员会。行业协会会长许秋塘首先对“易制毒化学品”这一专业术语作了简单介绍:与鸦片等直接从罂粟中提取的天然制品不同,大量的毒品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提取的。而这些加工毒品所必需的医药和化工原料,就被称为易制毒化学品。

  化学品与毒品如此切近,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完全掌控,自在情理之中。或许正是因为与“毒品”这种特殊的化学品打交道,协会的很多工作才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统一协商,应对部门“多头”管理

  一个行业协会的专门委员会,竟然有8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且每次开会都是由协会牵头,列席的政府部门成员个个正襟危坐。这些在别的行业协会“想都不敢想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市化工行业协会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委员会。

  记者获悉,从去年7月18日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来自政府的8个委办局已经悉数参加,成为委员会成员。其中包括市禁毒办、市公安局、市安检局、市食药监局、市外经贸委、市经委、市工商局和上海海关等。委员会的27个成员中,还有半数以上席位属于与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禁毒工作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分工不同,各自为政,而委员会的工作就是把他们都统起来。大家坐在一起开会,为解决一件事情而协商。”许秋塘告诉记者,由行业协会“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在全国的行业协会亦属首创。委员会的设立和运作,有效解决了因政府部门多头管理而可能给易制毒化学品掌控工作带来的困难。

  创建“网站”,实现政府网上监控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委员会拥有如此大的号召力,与其承担的工作直接相关。据了解,自委员会成立之时,“上海市易制毒化学品监督服务网站”也随即启动。按照规定,本市200多家从事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和6000多家与易制毒化学品流通相关的企业,每一次的交易和经营行为,都要在委员会开设的网站上做好原始记录,一一备案。

  网站的创建,也正是行业协会服务政府这一职能的体现。许秋塘介绍,网站依照访客身份级别的不同,设置了三档权限:企事业单位只能在网上从事登记,查看自家的记录;委员会工作人员出于统计需要,可查看与工作相关的记录;主管政府部门则可以查看与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一切记录。

  如此一来,政府部门只要登陆网站,就可以实行全程监控,上海易制毒化学品“一举一动”的信息,都能及时掌握。据了解,这一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创了先河。

  跟进服务,为企业解决各种难题

  “网站不能只讲监管,不讲服务。”谈及委员会今年的工作打算,许秋塘话锋一转,讲到了行业协会另一职能——服务企业。

  上海市易制毒化学品监督服务网站的开通,为政府工作提供了便利,但却给委员会增加了一个工作量巨大的“麻烦”:全市与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企业,其法人代表、管理人员和专门从事网上登记、统计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培训,才能按照要求完成网上登记和备案的工作制度。受职能部门的委托后,第一期培训班已经于去年开班。今年,各大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还将继续。

  为企业解决一些易制毒化学品在办证审批中遇到的困难,也列入了委员会今年工作的议程。据了解,目前,企业每购买一次易制毒化学品,就必须派专人前往相关部门进行审批,若遇到材料不齐全,更增添了周折,很多企业深感不便。为此,委员会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设想,利用网站这一平台,开通网上审批业务,使监督服务网站的功能不断完善,名副其实。

  ■相关链接:什么是易制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本身是化学品,而不是毒品。但是,它们与毒品制造有很大的关系。毒品的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常与一些化学药品、化学试剂有关。这些用来非法生产和合成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化学药品,被称为易制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前体(制毒的主要原料)、试剂、溶剂、催化剂、杂质、掺杂物以及添加剂等(制度的配剂)。

  2005年由国务院颁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将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本版撰稿均本报记者樊丽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