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孤寡盲人曹德顺:邻家大嫂,我生命里的阳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0:32 河北日报

  ■寻找身边的感动 近6年来,曲阳县支曹村年近九旬的王老太太用慈母般的爱照顾孤寡盲邻曹德顺,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

  本报讯(记者马国胜通讯员史巧灵、郭英昆)一个地方给人的感觉,往往跟某个人或某件事有关。并不算富裕的曲阳县支曹村就给了我们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来自于89岁的王老太太近6年如一日照顾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69岁孤寡盲邻曹德顺的故事。

  邻家大嫂如慈母

  近日,我们来到曲阳县支曹村曹德顺家,虽然天气还有些阴冷,然而屋内却暖意浓浓:炉火烧得正旺,壶里的水吱吱地冒着热气,被子叠得平平整整,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曹德顺坐在炕头上一边吸着旱烟,一边和王老太太聊着天,聊到高兴处时,还哼上几句小曲儿。此时,坐在旁边的王老太太便露出了慈母般的笑容。

  这一幕,多像一幅母子情深图!

  最朴素的感情往往也最能打动人。提到多年无私照顾盲邻居曹德顺的事,王老太太显然认为是自己分内的事:“这没什么呀,毕竟是一块儿居住多年的邻居,我管管他,睡觉才踏实,心里也踏实。”

  尽管已是89岁高龄,但王老太太身板硬朗、腿脚灵便,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清晰,和她交谈甚至不需要提高音量。“德顺从小双目失明,父母又都不在了,总不能让他摸着墙烧火做饭吧?何况天天憋在屋里也不好受。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照顾好他,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

  如果你了解了曹德顺的身世,也就更容易理解一位89岁的老人母亲般地无私照顾在他生命里意味着什么,这远远不是一句“远亲不如近邻”所能形容得了的。

  曹德顺告诉我们,他8岁那年就双目失明了,后来父母又先后离开了人世,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寡盲人。为了生活,他便拄着拐杖或摸着墙根出去讨饭,常常碰到墙上或撞到树上,磕得满脸伤痕。

  陷入绝望中的曹德顺几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一次,曹德顺在上厕所时撞到了墙上,磕得头破血流,想到自己一个人还要在这种黑暗里生活,曹德顺万念俱灰,躺在炕上不吃不喝等死。

  本家的一位婶婶不忍心看着曹德顺这样没有着落的生活,便担起了照顾他生活的重担。2002年,本家婶婶去世后,曹德顺的生活又乱成一团,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时,曹德顺的不幸遭遇引起了邻居王老太太的注意。

  “这几年幸亏有了王大嫂,如果没有大嫂母亲一样的照顾,俺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俺眼睛瞎了,但大嫂就是俺生命里的灯,俺生命里的阳光啊!”说起王老太太,曹德顺泪流满面。

  真情温暖孤苦生命

  看到双目失明的曹德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王老太太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得到女儿的支持后,老太太就把照顾曹德顺的“接力棒”接了过来。一开始,王老太太对曹德顺的照顾还是“间歇式”的,或把饭菜做好后给他端过去,或到他家帮他做饭,自己家里做好吃的时,就给他送一碗。有时帮他收拾屋子、洗衣服,还隔三差五帮他晒晒被子……

  但后来有一件事改变了王老太太的照顾方式。那是2003年春节前,由于身体不舒服,王老太太就有几天没到曹德顺家去。等她病好后来到曹德顺家时,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臊臭味,曹德顺一个人躺在炕上,被子尿得湿了一大片,王老太太想掀开曹德顺的被子看看,曹德顺却死死抓着被子角不放,含着眼泪说:“大嫂,你不要管我了,你这样照管俺啥时候才是个头儿?不如让俺死在炕上算了。”

  看到曹德顺生活得如此不幸福,王老太太慈母般的爱心也被激发出来。在征得女儿的同意后,王老太太就干脆搬到曹德顺家,变成了“常驻式”照顾。每天天不亮,王老太太就起床为曹德顺烧火做早饭。由于外出活动少,曹德顺的肠胃消化不好,中午和晚上老太太就给他擀面条、熬稀粥,做易消化的饭菜。吃饭时,老太太都是先将饭盛好,夹上菜后才递给曹德顺吃。曹德顺不舒服时,她就一勺一勺地喂他。王老太太虽然经济上依靠女儿供养,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但逢年过节,她都要买点肉和鲜菜为曹德顺改善伙食。在老太太的悉心照顾下,曹德顺的脸色渐渐红润,身体也逐渐恢复起来。

  有一次,由于家里冷,曹德顺感冒引起了高烧,老太太就踮着小脚跑前跑后,给他端水喂药,还从家里拿来鸡蛋给他煮着吃。在医生给他输液时,老太太便一刻不离地守在炕头。

  为了更好地照顾曹德顺,王老太太还把女儿给自己买的煤拉过来,在曹德顺家生起了一个火炉子,冷清的小屋里顿时有了暖意。此后,老太太又买了一把水壶,这样曹德顺就能随时喝上热水。

  在曹德顺感到烦闷时,老太太就邀请邻居们过来陪他聊天。天气晴好的时候,老太太就拿着一根长竹竿,拉着曹德顺出来转转,晒晒太阳散散心。

  如今近6年过去了,王老太太的辛苦和爱心换来了曹德顺越来越好的身体和越来越开朗的心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