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游客眼中活色生香的和美同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1:10 扬子晚报

  【网友】 一个周末,我和女友慕名到水乡古镇同里玩了一次。那是一段很有趣、很开心的经历。

  【记者画外音】同里自宋代建镇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厚重、文化灿烂和景致悠然宁静的江南名镇。同里,原名“富土”,后因其名太显摆,改为铜里,至宋代,又将“富土”两字相叠,去掉上面一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同里镇离苏州十八公里,位于吴江市城区的东部,东距上海八十公里,其中,退思园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里因此成为江南水乡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

  【网友】 我们的车一进古镇区,就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广告,上书:五十五桥连五湖。同里,果真有那么多桥吗?逛了古镇区才知道,同里的确是水乡古镇。曲曲弯弯的小河上,望过去肯定就是几座古桥。我问一个当地人,“五湖”指什么?他说,同里周边有五个大湖,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相连世界。看来,这是一句很有意味的话。

  【记者画外音】 同里水多桥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水乡古镇布局。同里镇区四周为五湖环抱。古镇区依水成街,环水设市,傍水成园,镇内全长约6公里的15条河流,将古镇划为7个岛屿,而建于各个年代的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巧妙而自然地把河、桥、街、路、宅、园连结在一起。

  【网友】 这里的居民很多都枕岸而居。一条不宽的河串起了他们的生活,也串起了古镇的历史。看起来,他们的生活安静、悠闲。我们看到一位老太太,正在河边用竹篓淘米,有的住家已在生火做饭,饭香都飘进我们的鼻子。我们来到最有名的“三桥”时,桥上有许多游客在向河里张望,原来在看鸬鹚摸鱼。只见鸬鹚一个优美的弧线扎进水中,潜游一会就叼起一条小鱼,大伙欢呼鼓掌,很有情趣。

  【记者画外音】 除了著名的太平、吉利、长庆三桥外,同里名桥甚多,有宋代诗人叶茵所建的思本桥,尽显美丽幽静之特色;建于明代的东溪桥,刻有“一弘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的对联,记录了当年这里文人雅士云集的读书之风。

  【网友】 玩到肚子“咕咕”叫时,我们回到预定的“世德堂”宾馆吃饭。餐厅在二楼,等菜的间歇我们在窗口看下面“明清街”的风景。对面就是一个做小薄饼的小店。好几个人都在买。我女友赶紧下楼,买了五个,一口下去,又香又脆。同里人给这东西起了个很形象的名:袜底酥。

  【记者画外音】 同里的特色小吃很多,青团子、欠实粥、袜底酥、退思饼,都可以尝尝,价钱不贵。

  【网友】 袜底酥摊主很热情,主动与我们聊起天来,介绍起这条街和附近的退思园。

  【记者画外音】退思园小巧精致,亭台楼阁,非常精典,每个角度都能成为一景,是江南园林的经典。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称同里是“一座古代建筑的博物馆”。自宋元以来,尤其是明清两代,同里外出做官的日益增多,他们大多留恋故乡富土,告老回乡后,在同里营造了一大批宅第园林。由于原来交通闭塞,大部分明清建筑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网友】 阳光懒懒的洒在地上,走乏了的游客们在当地居民放在河边的凳子上休息,有的望着河面发呆。一位包着头巾的妇女在游客面前唱锡剧《珍珠塔》,歌声纯美,歌毕,赢得掌声一片。据说是当年的唱歌冠军。每唱一支歌,有几元钱的收入。也唱流行歌曲,邓丽君的歌,也是婉转清丽,稍许带点吴音。在满是古迹的小巷边听到这样的歌声,给人一种江南特有的韵味。

  【记者画外音】 目前,明清两代建筑约占古镇区建筑总面积的70%。从公元1271年至1911年镇上先后建成私家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

  【网友】 有一种叫芡实的小白果,据说是古镇小有名气的特产,被称为“水中人参”。和莲心、红枣、红豆、黑糯米放在一起炖,清香爽口。

  【记者画外音】 这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等等。

  【网友】 明清街两边有不少店家在卖“状元蹄”,个个浓油赤酱,热气腾腾,撩人食欲。不知这样的熟食如何带。

  【记者画外音】 记者一位同事的儿子在法国留学,小伙子很喜欢吃“状元蹄”,每次有机会都要弄上几个,不惜花费高昂的国际邮费给他寄去。现在,“状元蹄”已成为当地的“品牌”礼品。

  【网友】 同里比我们想象的要安静,特别是退思园,名不虚传,景中带有哲理,给人一种净气、一种智慧。 齐琦 康雯

  这是一位网友最近去同里后的真实感受,写得洗练有趣。征得他的同意,记者“辑录”并“补充”如下,以便读者对同里的了解更具质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