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杨浦大桥将“除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2:26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杨冬 制图邬思蓓

  在过去,马路上裂了道口子,或者是沥青塌了个缺口,用水泥、沥青涂涂抹抹就算完事了。现如今,马路上的车子越来越多,要是再出现些恼人的马路“皱纹”,可就没那么好对付了。记者昨天获悉,针对日后极有可能出现的马路“病害”,市政部门已在杨浦大桥、徐浦大桥、蕴川路等路段施行了“除皱”手术,一些高科技的道路养护工艺首次被运用进来。

  微波修补路面沉降极小

  杨浦大桥建成“服役”已步入第14个年头。由于过往重型车辆碾压,桥面道路时常破损不堪。虽经多次修补,但依然难尽人意。近日,浦江桥隧公司杨浦大桥分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对杨浦大桥的沥青路面进行修补。

  “一个2平方米大小、5厘米深的破损路面,两个工人仅耗时20分钟就能修好,且补好的路面半小时后就可以通车了。”桥隧公司有关人士称,如果按传统方式进行修补则需要6个工人,工作45分钟左右。“微波技术对大桥沥青路面进行修补,弥补了传统养护方法所带来的物资和人力浪费,做到出现问题及时修补,给大桥车辆的安全通行提供了保障。”

  “黑改白”降低跳动频率

  徐浦大桥,外环线西南段越江的咽喉要道。在对大桥的日常维护中,技术人员发现,无论如何“呵护”,大桥的吴泾下匝道局部黑色路面总是反复不断地碎裂,该现象甚至整整困扰了大桥养护部门整整七年,成为一直悬而未决的“老大难”。

  为彻底消除这一“病害”,大桥养护部门于近日大胆革新,把易碎裂的80厘米黑色路面整个横断面改为水泥白色路面,并将原路面大孔板梁横隔梁的拉筋焊接为一个整体,路面基础厚度增加的同时,路面的抗冲击力也得到增强。经过如此一番“黑改白”,技术人员发现,车辆通过匝道时的跳动频率明显降低,对路面的震动幅度也减小不少。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更高

  相比起越江大桥的路面,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城市道路更应该“除皱”。根据最新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或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一般不得实施挖掘。这便意味着,城市道路的质量应当更加“过硬”。

  记者了解到,在不久前施行的薀川路新改建工程中,为了让道路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有关方面经过比选,将工程原设计道路三渣基层,变更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后者具有早期强度高、耐水性好等优点。”负责施工建设的市浦东建设处有关人士表示。

  自今年2月下旬,蕴川路已全面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截至3月底,已完成水泥稳定碎石摊铺面积57500平方米,而薀川路新改建工程也将成为了上海浦西地区新改建工程大面积使用水泥稳定碎石的第一条公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