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走出大山闯富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09:39 云南日报

  

走出大山闯富路

  贫困山区如何破解农民增收缓慢的难题?怎样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近几年来,我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宣威,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农村劳务产业。

  俗话说,靠山吃山。可对宣威市宝山镇摩布村人来说,大山对他们已经不再是优势。春节刚过,又有大批村民背着行囊,纷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途。他们要像那些早已在城市里打工或做生意挣钱的农民那样,靠勤劳的双手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年复一年,仅有5000余人的摩布村,就有3200余名农民走出了大山,在从外地挣回“票子”的同时,也换了“脑子”,成为现代新型农民。

  摩布村的劳务输出,仅仅是宣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使农村劳务产业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我省人口最多的这个农业县级大市,为什么能把昔日农民“一到农闲、外出挣钱”的“搞副业”传统增收项目,培育成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产业?究竟是如何让农民走出了一条“输出一人、受益一户、带动一片”的务工之路?又是怎样探寻“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生产者、引回经营者”效应的呢?围绕这些疑问,记者近日到该市展开调查。

  “母鸡带小鸡” 带出脱贫路

  记者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来到宣威市宝山镇摩布村委会,只见蜿蜒的村间道路两旁,翠绿的竹子一簇簇地生长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正在地里忙碌。“出门打工就是好,既能挣钱又开眼界。”一位村民笑盈盈地说,“我儿子和儿媳妇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我和老伴年纪大,只能在家种地照顾孙子。”走进竹林掩映的村庄,昔日的茅草房已被一间间、一幢幢漂亮的平房所取代。记者注意到,打工为这个过去的贫困村换来了富裕的新生活。这一点,从村容村貌的变化及村民新盖的房子和家中齐备的陈设就能看得出来。

  摩布村地处海拔2200多米的山区,是一个汉、彝杂居的民族村寨,人均耕地0.8亩,有劳动力4000余人,人多地少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之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全村人起早贪黑地在土地上躬耕劳作,但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有的人家因粮食不够吃,日子过得拮据,媳妇就把丈夫往外赶。男人们一开始是硬着头皮找活干,修公路、搞建筑和做生意等,能挣到一分钱的事他们都做。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村就采用“母鸡带小鸡”的方式,让一些不甘于现状的年轻人先走出大山闯一闯,通过几年的“淘金”,在外站稳脚跟后,再利用血缘、地缘和人缘关系的示范作用,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信心。

  上世纪70年代还住着茅草房的村民严乃攀,1981年初中毕业后,就到贵州省的水城和盘县等地挖煤炭挣钱。1987年,他又带着10余个村民来到昆明,由于人生地不熟,虽然找到搞建筑的工作,但也只能挣点吃饭钱。后来,他就领着这些村民在昆明学骑人力三轮车,帮别人拉货,每月可挣2000多元。略有一点收益后,他怀揣5000元钱,去做土杂和畜禽等生意,因本钱太少,虽然有利润,也只好放弃重操旧业。1990年,他骑三轮车帮别人搬家时,搬家户的女主人告诉他:“我家废旧的东西还是挺多的,要是有人来收购该多好啊!”这位女主人指着她家的两门柜对他说,“我家这个柜子80元卖给你算了。”他把这个柜子拉到昆明小厂村后,85元又卖了。此时,他怦然心动,一个主意在大脑中形成:昆明各单位和家庭废旧的东西很多,扔了不但可惜,而且还污染城市环境。如果变废为宝,既解决了他们没有地方堆放这些废旧东西的烦恼,还能增加收入,这种两全齐美的事为何不去做呢?从此他就走上了收购旧货的经营生涯。

  第1年,他赚了上万元后,消息传回了村里,村里人再也按捺不住萌发已久的求富心情,纷纷呼朋唤友、结伙集资闯进昆明,仿效严乃攀收购旧货赚钱。他也回家把弟妹等亲人牵引到昆明一起收购旧货,并以亲朋好友连帮带的方式,使该村劳务产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起来。他靠收购旧货发财的信息也迅速得到了毗邻村寨农民的呼应。与摩布村一山之隔的摩嘎村村民吴语锋,1993年也带着5个村民,到昆明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购旧家具。积累起一定资金后,他就在昆明梁家河租了6亩地,开办了一个家具厂,从村里又领来一批人到厂里务工。他说,“我们村在我厂务工的人中,有5人学到生产和经营技能后,自己另立门户开办家具厂去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据调查,每年春节期间,该市都有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家过年,他们有的通过电话为当地或附近的农民传递外面劳务需求信息,有的直接介绍或带走大批农民外出务工。这种“母鸡带小鸡”的方式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不仅把外面先进的创业理念、文化、技术和信息传递回了家乡,而且还形成了“出去一人,带走一群”的示范效应,促使越来越多的村民脱离朝暮厮守的耕地,走出大山闯富路。现在,拥有6000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宝山镇,已有4000余人外出打工。

  “手拿金钥匙” 打开致富门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2003年前,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主要以乡镇企业吸纳、能人老板带动、亲朋介绍等为主要形式,一些因为没有文化、缺乏技能、在外遭遇过挫折的农民,无奈之下又纷纷返回大山,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应该怎样培育壮大农村劳务产业?如何确保劳务输出有效益呢?摆在宣威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俨然是一道人均耕地仅0.8亩,127万农业人口中还有近50万贫困人口的大难题。为此,该市领导及乡村干部深深认识到: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宣威“三农”难题,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也是培养创业人才和造就新型农民的一条有效途径。要让农民走出大山挣到钱,不提高他们的素质不行,不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求生技能更不行。正如宝山镇一位干部所言:一亩地刨不出小康生活,穿农装走不上小康之路。为让农民兄弟拿到一把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农民夜校、职业学校和党校等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术培训,逐步把体力型的劳务输出变为智能型的技术输出,才能提高劳务人员的就业率,也才能确保输出效益。从此,换观念,抓培训,已成了该市从市委领导到乡村干部的一件大事。

  2004年5月,宣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劳务输出的实施意见》,明确把劳务转移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导产业来培育发展,并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笔经费、一项政策”的要求,逐步完善劳务产业发展机制。从2004年开始,市政府每年财政预算1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培训、转移和奖励等投入。紧接着,市政府又制定了《2004年-2010年农民工培训实施方案》,市对乡、乡对村实行层层目标考核管理,对中介组织予以奖励,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主抓,基地带动,市乡村三级推动,中介联动的格局。

  2004年和2005年,该市被列为全省实施“阳光工程”示范县后,就迅速认定了省农业广播学校宣威市分校和宣威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9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27个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点。各培训基地按照“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输出”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各培训点从培训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企业、贴近市场出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实现培训与需求对接。宝山镇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不但组织人力物力,利用街天认真开展劳动就业咨询,并向村民散发《农民进城服务指南》、求职农民“春风卡”等宣传资料和张贴标语,而且还对春节返乡的农民工人数、去向和外出时间进行详细调查统计,建立相关的档案,收集和发布劳务输出用工信息,动员并组织农民通过培训后走出家门圆富梦。

  据统计,该市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两年来,共培训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9.8万人。记者在宣威采访时,发现“你培训了吗?”已成了不少农民的口头禅。回家过年的王某说:“我去年在宣威职中培训电子装配和电子焊接初级工的基础知识后,在深圳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平台。”外出打工饱尝无技术、无文凭之苦的李某返回家乡后,思想有了新的认识。2005年,他重新坐在技能培训的教室里参加培训后,才到广州打工一年,就得到了近2万元的收益。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因为我没有文化和技术,到哪里打工都非常难找,偶尔找到一份体力活,工资还不够糊口。自从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后,不但工作好找了,每月还能寄回家1000多元。”现在,该市不少外出务工农民,手里拿到建筑、建材、餐饮服务和交通运输等职业培训资格证这把“金钥匙”后,不但工作比以前清闲,而且收入也明显提高。

  该市在着力抓好外出务工农民培训工作的同时,还建立了农民工举报投诉受理制度,认真抓好输出地与输入地维权对接服务,努力探索“输出劳务、跟踪服务、保护权益”的一体化服务机制,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务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自2003年以来,该市共办理劳动争议仲裁90余件,调处劳动纠纷15起,督促办理农民工劳动合同5.8万份,落实工伤保险4万余人。

  由于农民工走得舒心、工作顺心、权益放心,有效带动了该市劳务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市“输出一人,富了一家,输出百人,富了一村”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资本,资本变经济”的模式已经形成。据调查,该市70余万个农村劳动力,已累计转移输出25.7万余人,实现转移就业收入16.6亿元,人均工资性纯收入620元。今年,该市计划培训农民工2.2万人,新增转移3万人,使转移总量达到2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收入近20亿元,人均工资性纯收入710元。

  “劳燕变凤凰” 返乡忙创业

  2003年,山妹子张玉竹从杨柳乡的大山深处走出来,到浙江打工一年,学到一手高超的香菇种植技术后,就返乡创建了宣威市汇丰食用菌有限公司,并在10余个乡镇建成基地19个。她不仅引导2.6万余户农民种植花香菇,户均增收1000多元,而且还解决了300余名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130户特困群众脱贫。“如果我不走出大山,到外面学一身过硬的本领,那么我就依然还生活在贫困的山村,肯定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张玉竹的话,道出了该市农村劳务输出的要义: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大山,进入城市,不仅提高了综合素质,增长了见识,而且还利用打工获得的收入、学到的技能、了解的信息和建立的客户网络,返乡创业谋发展。

  该市建立的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不仅让外出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有收入,而且还让他们回得来、创得业、干得好。由此推动“打工潮”走向“创业潮”,产生“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双赢”效应。现在,该市许多走出大山的农民都跟张玉竹一样,在家时,只是一只忙碌不息的“劳燕”,走出大山后,不仅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了解了市场,而且还提高了技能,积累了资本和技术,再回家乡时却变成了光彩熠人的“凤凰”。

  该市不少外出打工者,已从过去的“挣钱饱肚子,赚钱盖房子”发展到现在的“借地换脑子,回家办厂子”。田坝镇红岩村村民浦仕再,走出家门到矿山挖煤几年后,用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承包了一口煤井,并把学到的采煤技术和管理知识应用在煤井上,收入不断增多。他说:“手里有了钱,如果计划不好,转眼间就挥霍掉了,我要用手里的钱,在社会上发挥效益。”由于他对该镇米田村委会的地形地貌、山山水水以及气候条件了如指掌,就想利用革香河滩的荒地种植桉树,发展经济林木。他说,“这既可吸纳当地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打开一条门路。”

  去年6月,他投入资金40多万元到思茅购买桉树苗4万余株,在沿河岸边栽下近200亩。看着长势喜人的桉树,他兴奋地掰着手指计算:“我准备投资20万元建一座横跨田坝和东山120米长的铁索桥,修建水池4个、引水管路3公里,架设电路3公里,建盖厂房6间,在革香河两岸种植桉树1000亩。3年后,将管理人员发展到20人以上,务工人员100人以上;7年后,达到6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

  曾在贵州省盘县特区淤泥乡采过煤的吴士林,回到家乡后,于1998年在宣威花椒园既经营饲料又发展饲养业。现在,他建盖了40余间猪厩,养母猪34头,资产达15万余元。宝山镇太和村委会第三村民小组村民何宗丙,外出打工几年回家后,2004年用7万多元的积蓄购买了一辆神州中巴车搞客运,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现全家5口人日子过得舒坦。在昆明一家电脑公司打工近2年的田坝镇中和村委会青年农民何树显,利用所学到的电脑知识,回家乡开办了一个打字复印店,现已拥有资产20多万元。他说,“长期在外打工不是长远事,我把在外学到的知识带回家,既可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和引导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该市在建设新农村及培养新型农民的进程中,劳务产业使走出大山的农民擦亮了眼珠子、丰富了脑瓜子、挣满了钱袋子、盖起了新房子、铺出了幸福的路子。事实证明,劳务输出确实是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尤祥能 文/图(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