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以道相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02:09 三秦都市报

  昨日,300余名道教界人士沿着智者的足迹展开一场探求和谐之道,共建和谐世界的论坛

  21位道教人士、学者以及《道德经》的爱好者发表了精彩的言论,共同探讨《道德经》现代价值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发言说,重温《道德经》这样的先哲思想,就是要恢复已经失去或是玷污的人类智慧

  2500年前,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告别都市喧嚣,骑青牛、出函谷,留下千古传诵的《道德经》。

  昨日,在西安,300余名道教界人士沿着智者的足迹展开一场探求和谐之道,共建和谐世界的论坛。当日,中国(西安·香港)国际道德经论坛正式开坛,21位道教人士、学者以及《道德经》的爱好者发表了精彩的言论,共同探索《道德经》现代价值。

  根据论坛日程,今日将在道教圣地楼观台举行老子说经台扩建落成大典、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国际道德经论坛宣言纪念碑奠基仪式和在大唐芙蓉园举办《太平颂》音乐歌舞晚会。

  学习《道德经》

  要做两件要紧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发言中说,在农耕社会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亲密无间,相处得非常和谐,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人们开始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生活和工作,天气和地理变化的因素对人们的影响不像以前那么大,拉远了人和自然之间的距离,下班了都很疲惫,都想着赶紧回家休息,也拉远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现在是后工业时代,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是以几何速度拉远了。虽然说现在有了网络,两个相隔很远的人都能相互交流,但这是虚幻的。

  许嘉璐说,重温《道德经》这样的先哲思想,就是要恢复已经失去或是玷污的人类智慧。

  他说,现在有几件紧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一是要加强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几千年来,儒、释、道三家在中国一直都是既斗争又融合的,也正因为这样的关系,才促进着中华文明的发展,现在我们应该将《道德经》的思想与佛家的慈、基督教的爱、儒家的仁都结合在一起;另外一方面是对《道德经》的普及,自古圣贤对道的学习都是需要实践的,学行并重,以行为为最终目的,这跟张继禹道长所提出的“生活道教”的观点异曲同工,将哲理融入生活实践中才是正确的方向。

  《道德经》中学和谐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巩德顺在论坛上作了题为《<道德经>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的发言,发言中指出,现在的社会,种种损不足以补有余的情况比比皆是,学习《道德经》就是要寻找宁静中的和谐,《道德经》中反对战争的和平发展观是很切合当下的局势,只有循序渐进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

  接受和喜欢《道德经》

  霍英东之子、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震寰在发言时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以当学生的心态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希望《道德经》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

  和谐世界 以道相通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表示,《道德经》是中国道教最重要的经典。“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和谐世界”,和平共处,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多姿多彩的世界,需要以和谐的精神来维系。

  连接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

  国际道德经论坛香港组委会发言人汤伟侠表示,《道德经》论坛选址西安和香港两地,连接着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标志着道教文化跨越历史与文化的无穷生命力。

  建设生态道观

  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秘书长彭马田说,ARC(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和中国道教团体一起开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创建中国第一座生态道观——秦岭太白山铁甲生态道观,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建议所有道观都从生态道观做起。

  建议中央党校

  开设学习老子的课程

  在论坛上发言的著名学者陈鼓应教授,发言内容为《冲突世界中的和谐对话——老子和谐观给世人的展示》。

  发言时陈教授抛开原稿说,他生逢乱世,从有知觉开始就饱受战争的困扰,近一二十年才开始享受到比较稳定的环境,这次大会对他来说是划时代的,他深感到主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如今以和谐相通为本对社会带来的变化。人要提高就是要把外在的理论内化成自身的体验,老子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包括三个层面,有物理的自然、人文的自然和境界的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更高层次的是境界的自然,也就是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我们的民族可以将文化的孔子和哲学的老子并重,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提高和普及才行。

  陈鼓应教授还提出,老子所说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局”其实讲的是要为民服务,是要反贪污,因此建议中央党校开设学习老子的课程,此观点赢得了在场人士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