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心理类访谈节目遭信任危机 以边缘话题博取收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7:14 中国新闻周刊
一种介于心理咨询与真人秀之间的心理访谈类电视节目日益增多。 上节目的人需要倾诉,做节目的人需要猛料,二者一拍即合。然而参与者私密的丧失,注定使得这类节目与真实的心理咨询貌合神离 ★ 本刊记者/孙冉 如果说,2006年心理类访谈节目还只是个别节目的显山露水,进入今年以来,则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架势。 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以权威性和服务性著称,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将目光瞄准了寻常百姓的家常里短;上海电视台的《心理花园》坚持走都市情感问题的路线;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则紧跟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心理……老节目改版,新节目试水,周播节目转日播。 心理类访谈节目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所以,有业内人士称今年为“心理类访谈节目年”。 然而,正当台前台后的观众为出镜者的经历唏嘘争论时,4月初,《谁在说》和《情感龙门阵》被曝出被访者涉嫌扮假的消息。 立刻,网友纷涌质疑,心理类访谈节目遭遇信任危机。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认为,心理类访谈节目构成的条件是——当事人必须真实,主持人不能充当调解员,而且特邀专家必须训练有素。 事实上,许多类似节目,打着心理访谈的名义,却忽视专业技巧与媒体伦理,以边缘性的话题和矛盾激化的场面博取收视率。 有事上节目 业内人士说,一般自愿上此类节目的有三种人:一是有困扰来寻求帮助的;二是被压抑很久想倾诉的;还有一小部分人,出于报复心理,上节目想搞臭对方,这在离婚女性中比较常见。最近借炒作事件上节目出名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 对于大部分节目组来说,编导要主动找当事人,并做拉锯式的游说。这在刚起步的节目里尤为普遍。 央视12套的《心理访谈》2004年末首播时,原班人马几乎都从《讲述》过来,连最早的当事人也是从老节目中再次请来的。开播3个月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好转,据制片人周凌讲,现在想上节目的人多到要排队,很多人都是直奔两位心理学专家而来。 面对这种应接不暇的状况,《心理访谈》给自己定下了一项选题原则:只做有普遍性困惑的当事人,对于占全部人群5%的有着精神疾患的人不碰。周凌说应用两只眼睛看待《心理访谈》,一只眼睛看当事人,另一只看他的故事折射出来的大众效应。这样,就不只是在讲个人的经历,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更多地像教学案例一样立在了观众面前。 相对安静的2+2形式,现场除了当事人,只有博士出身的一位主持人和一个专家。专家提问,当事人一一作答,有时会做简单的小游戏和测试,之后专家就给出建议。前后20分钟,干脆利落。应该说,《心理访谈》的形式最贴近真实的心理咨询。 而从北京电视台《生活广角》延伸出的兄弟栏目《谁在说》,早期与老节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节目场域的变化,制作人兼主持人赵川将节目大胆改为“故事体+辩论”体的上下场模式。同时为了避免节目雷同,当个案的叙述为普遍情况时,《谁在说》将当事人诉说的比重减小,使之更像一个沟通的平台,让来宾和现场观众讨论。现场还会设置强制性环节,把当事人逼到非此即彼的选择面前。 这个环节是《谁在说》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但这种矛盾激化的场面正是赵川想要的,虽然现场当即离席的,骂人摔杯子的,大有人在,但都不影响节目当时的走向。 为此,《谁在说》在当事人一来就表明,解决问题不是我们惟一的目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些事情可能发展下去的样态和若干建议,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了。 找骂还是找倾诉 主持人风格日益成为这类节目的一种看点,最早或许可以追溯到杭州电台夜间栏目的主持人万峰。他从头骂到尾的风格,反而备受听众推崇,被骂者不怒反喜。 赵川的主持风格以直率见长。面对婚姻已死的夫妇,赵川不会遵从“劝和不劝分”的传统价值观,“你们干脆离了得了!”经常发出惊人之语。 为了能尽可能了解当事人,《谁在说》普遍采取与之交朋友的方式,此法屡试不爽。录节目前,他们至少提前7天做准备,对当事人大量采访,通常要在20小时以上。这样即使当事人动摇了上节目的决心,也能将其拉回来。 “我与当事人不是朋友,不过我通过编导对他们的事了如指掌。这样能让我在现场把他们的伤口以最快的速度拉开,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赵川说。 不过,有时全录完了当事人一直很平静,很多人并不会把心里最深处的话说出来,于是节目组就把他们叫来再录一次。赵川承认这样做挺伤人的,但毕竟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让他们都说心里话。 赵川说,《谁在说》以个性讲真话取胜,但他这种处理方式在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看来并不妥:“心理学家只给出建议,不会直接给出决定,那是街道居委会做的事。”比如做夫妻矛盾的节目中,应该把两人的问题摆出来,“你们原先不知道,我现在告诉你们,但决策权在你们。”杨凤池认为,说句真话是痛快,但两人纵使离婚了也不知最根本的原因,即使再婚了还是会出现问题。 在对待当事人的方式上,许多节目竭尽可能地让其还原场景,杨凤池认为这是应该严格避免的,尤其是创伤性题材,会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有一次,一个当事人在《心理访谈》现场说出了她曾受过性侵犯的经历,这之前连她父母都不知道。当时主持人和专家都没有继续再问下去,因为知道这是不能碰的。 心理类访谈节目虽然与真实的心理咨询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杨凤池认为,以他经常参与的《心理访谈》来说,来者多少会受到帮助,只是深浅不同。虽然环境与技术都受限,而且暴露在镜头前有失真的极大可能性,但杨凤池还是能通过20多年的经验,迅速为其提出建议。 “当然不可能把一个人所有问题都解决,我只是在短期内为他解决一个最紧迫的问题。这在心理救助里面叫做焦点治疗。 给心理看病的历史 如果追溯这种基于媒体的心理咨询,应是从电台的夜间谈话节目开始的。杨凤池回忆,1991年前后他就参加过共青团中央团校的心理咨询热线。1998年开始去电台做热线节目,2000年后到了电视台做《心理时间》这样的类似于心理咨询的谈话节目。 刚开始的心理类谈话节目,还没有就个案展开讨论,而是就一个公共话题讨论。2002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情感方程式》,即是如此:第一期节目的主题“宠物挡在我们中间”,请来6个有过类似经历的男男女女来谈,气氛很热烈。慢慢的节目被观众认可,有了知名度,开始有人自己打电话来想上节目。直到节目播出一年后,第一档真人出镜的以谈个案为主的节目才产生。 主编豆豆印象很深刻,那期节目的主题是讲第三者的选择。一个女孩子从22岁开始一直跟了那个男人6年,如今到了不得不决定的时候了。节目中,这个女孩子一直在讲她怎么挣扎,怎么忘不了,并给这个已婚男人打了电话。 那期节目后,节目组的电话被打爆了,观众说有共鸣,有骂当事人的,也有给出主意的。那以后《情感方程式》就开始大量征集观众,做了一批关于年轻人情感问题的节目。 2005年《情感方程式》又开始改版,这时心理类访谈节目已经开始多起来,全部走倾诉路线。开始设立投票环节,话题年轻化,如“男友是否应有暧昧干妹妹”,让投诉方和被投诉方一起出镜。话题不再拘泥于隐私,可能有时讨论的都是在上了年纪的人看来比较幼稚的话题。那时上节目也以年轻人为主,在26岁以下。 到今年,《情感方程式》已经是个5年的老栏目,在各个电视台纷纷上马主打心理类访谈节目时,他们面临着再次改版。这次他们与重庆卫视合作,更名为《情感龙门阵》。把关注点放在新闻性社会性以及事件性的报道,从事件一个小点,以情感的角度把它放大。而在节目形态上还是延续了原有的轻松风格,邀请李静和戴军主持搭档,以及有个性的嘉宾及明星参与,还有长期配合的心理专家。 心理访谈类节目在心理学界和心理学家中争议很大,因为心理学家有义务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而杨凤池认为,这类节目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目前只是起到了服务大众的作用,更具有科普意味。 “心理访谈节目是中国心理学界的一个尴尬”,目前中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而需要求助的对象数量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这种节目,是电视业的需求和大众需求一拍即合的结果。 “我希望这类节目最光明的前途是被取消,并不是因为节目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人人都能随处获得正确的心理治疗。”杨凤池说。 ★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