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龙永图痛陈中国养狗种种弊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17:50 青年周末

  去年年底第一次去北京交流选题,包晓竹是抱着和龙的秘书交流的心态去的。没想到当时龙就在办公室,于是紧张地和他见了一面。“不到半个小时,其中互相介绍认识估计就用了差不多一半时间,剩下的十几分钟,又有一半的时间在讲《永图回乡》的故事梗概,结果几分钟里,就谈了关于茅台、投资环境、多彩贵州三个选题!”包晓竹对于龙永图谈选题时的粗线条,大而化之只有接受,不敢多问,“他的地位摆在那里,又那么忙,我怎么敢打搅”。之后对于选题有什么想法,包晓竹只能通过给龙永图的秘书发邮件来告知。

  包晓竹笑道,连台长都没有他的电话,自己更不可能直接找到龙永图。而只要龙永图打电话给她,她不管是在干什么,都会第一时间接上电话。“每次都只有十几分钟而已,只谈选题,他想从那几大方面来讲,讲完就挂掉。”作为节目总制片人的包晓竹,对于这样奇特交流方式已经很习惯了,“他很负责,每个选题,都会主动找我谈。”

  “我会叫个联合国官员来录制节目”

  由于和龙永图交流上并不是非常顺畅,节目组还在五月初有了一次非常惊险的经历。

  4月底龙永图和包晓竹联系时,就说要增加一个选题参加5月初的录制,他约了一个联合国官员到贵阳。包晓竹赶紧问,这个官员是谁,他说回头给她,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包晓竹向台长汇报,大家都觉得机会非常难得,但困难也很大,联合国官员应该是讲英语的,要准备同声传译,贵州同声传译人才又缺,但和这个困难比起来,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个联合国驻华的官员到底是谁?

  “龙部长肯定是忘了,但我们又联系不上他。”包晓竹有些抓狂了,从得到选题到节目录制才一个星期。“我的天哪,还要准备中英文资料,拍摄短片,准备同声传译,这些事情之前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还那么赶。”大家几乎崩溃了,这怎么做啊?有人建议,等龙永图把人告知后再做?“等不及了,我们只能先准备才能抢时间。”

  包晓竹组织编导查阅联合国所有驻华官员,把所有可能成为嘉宾的人捋了一遍,先凭想象把文案做出来,“跟做天书一样”。 “还好,我们通过排除法确定的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驻华代表处代表马和励是正确的,不然真要做太多无用功了。”

  结果节目录制时,马和励自带了同声传译,龙永图其实早就安排了,只不过没有和节目组交待。“呵呵,我们都是第一次,他第一次以嘉宾主持的身份到电视台做节目,我们第一次和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合作,都需要磨合。”包晓竹说

  “我还是要谈养狗”

  2007年的大年初五(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于春节前的2月14日-2月16日录制了四期节目),龙永图准备回北京工作之前,他打电话给包晓竹,说自己正和几个朋友在聚会,可以抽空和她谈谈选题。包晓竹赶紧叫上一个编导前去会合——能当面交流选题,这样的机会太难得,通常情况都是龙永图打个十来分钟的电话给她,一次要讲三四个选题。

  没想到,自己一去,龙永图就递上三页手写的选题纲要。窄幅笔记本规格,中等大小字体,三页分别是三个不同的选题。其中一页就是关于养狗的选题。

  包晓竹以为自己看错了——《论道》这么高端的节目怎么能谈养狗呢,这应该是百姓纪事这样的休闲节目该做的吧,狐疑地抬头看看龙永图,他表情自然,谈笑自若,根本没觉得谈养狗有多奇怪。

  包晓竹提出,养狗这个选题好像不妥。这下打开了龙永图的话匣子,他把自己小时候被狗追咬过,把自己在国外看到养狗的一些规则一一道来。“他觉得狗实在有太多可说了”,包晓竹发现,这个时候的龙永图和平时严肃的样子很不同,说得眉飞色舞,讲得滔滔不绝。这次不到半个小时的见面,关于养狗就谈了一大半时间,其他几个选题只有讲讲标题了。

  拿到选题之后,包晓竹和编导们左思右想,都觉得在《论道》谈养狗,和栏目高端访谈的定位实在是太不一致。“在节目标题中写到‘狗’我们都觉得很不雅。”

  “勉强”做文案策划时,编导们在养狗、养狗文化与社区和谐、甚至人文奥运的方向上游移,甚至大着胆子通过龙的秘书转达要求从养狗切入,之后就只谈别的。龙也答应了。

  就在编导们大舒一口气的时候,龙永图亲自给包晓竹打来电话。当时,包晓竹正在参加台里副处级以上干部的会议,一看是北京来电,她来不及打招呼,赶紧从会场出来接到这个重要电话。 “我还是要谈养狗。”听到一句话推翻之前所有文案,重头再来。 可怜的编导为了这期节目,前前后后起草了10个文案,“本来爱狗也变得恨狗了”,包晓竹笑道。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现场观众和嘉宾对这个选题的确很感兴趣,龙永图在录制现场慷慨陈词,痛陈中国养狗的种种弊端,以及养狗人对规则的忽视。看到录制现场与观众频频互动交换观点的龙永图,窦爱莉感叹:“看来养狗还真是龙部长最想谈的选题。”录制结束后,龙永图一改平时严肃的样子,边取耳机边笑咪咪地对她说:“怎么样,这狗的话题还是好吧。”

  借龙永图锻炼队伍

  “好吧好吧,你们说怎样就怎样吧”

  在节目录制现场,通常是窦爱莉说了开头语说串场词,说了赞助商再请现场观众呼节目口号“观天下风云,与永图论道”。而龙永图显得轻松潇洒得多,端坐在沙发上,等着他的发言的时间。 “龙部长更像一个坛主。”窦爱莉在主持《论道》之前,几乎没有主持访谈的经验。她是在节目开录之前的五天,才接到加盟《论道》的通知,“让他在节目中带领大家说口号肯定不合适”。

  龙永图每次录制节目之前会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对接。为了缓和大伙的紧张感,他会用贵阳话和编导们交流。在录制《永图还乡》之前,窦爱莉生怕出错,要求和龙永图对台本。没想到,龙永图还真答应了,就像其他的节目主持人一样,和自己对着。“不过,后来他在做节目的时候,从来都不看编导们准备的文稿,基本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聊着。”

  回贵阳录制节目,他不要电视台安排住宿,每次都住在母亲家里,中午都要回家。窦爱莉说,随着做节目的深入,他也渐渐学会接受编导们的意见,不像最初那么坚持己见了。“他有时候甚至说,‘好吧好吧,你们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选择我们,他真需要很大的勇气”

  具体负责《论道》节目统筹安排的副台长郎劲松对于《论道》20多号人的实力是非常清楚的。身为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的她自己也是去年9月份才从中国传媒大学到贵州电视台挂职锻炼。西部电视台人才紧缺的现象,让她和台长白芳芹在5月17日参加人民网传媒沙龙访谈时,甚至向网友呼吁,贵州需要电视人才。

  包晓竹作为总制片人,一开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次去和龙永图谈选题的时候,是突击从其他栏目组调来一个曾在《艺术人生》做了四年的编导。一报到,她就带着这个编导来北京见龙永图,一刻都没闲。

  “其实,我们也是借着和龙先生的合作,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队伍,”郎劲松说,“选择我们,他真的需要很大勇气。”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