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次春游,收获300份调查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13:10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南京草场门大桥下的秦淮河畔,王宇超把一个系着长绳的玻璃瓶扔向河心,待瓶里装满水后,再慢慢拉上岸。仔细观察了一下瓶里的水,王宇超显得很专业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水比较混浊,而且有异味,水里微生物较多,说明水富营养化了。”这是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一群学生正在测量南京母亲河的水质。

  往年,南外学生春游都是全校一起出动,或者爬山或者游湖或者环城,今年则改为别具特色的“穿越城市”活动:以各年级为单位,各班级为小组,同学们自主制定调研主题,对南京进行一次文化游。于是,3000名学生分头深入到南京的大街小巷,打量和思考这座城市,最终形成厚厚的将近300份调查报告。

  秦淮河:有的河段还存在污染

  由于对化学感兴趣,高一(7)班的王宇超和20多个同学对秦淮河的水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们从4月28日早上8点开始,有的步行有的骑车,沿着秦淮河采集水样。经过长达4小时的调查,同学们测得了5组共25个水质数据,基本了解了秦淮河的水质状况:在测量点处的水呈微酸性,溶解氧偏低,混浊度一般,电导率正常,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很多,有轻微异味,存在鱼类死亡现象。

  “总的来说,秦淮河水治理得不错,水质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有的河段还存在一定的污染。”王宇超对记者说。对此,他们提出了改进建议:多引进长江水对秦淮河进行冲洗、稀释,加快水的自净;同时严格控制未处理污水的排放,及时清理漂浮物。

  高二(6)班的李昊星、刘紫薇关注的是秦淮风光带。秦淮河畔的一些景观令他们失望:贡院街上尽是服装店,一家接着一家;李香君故居的牌子是用霓虹灯做的;音乐从CD店和KTV里高分贝地传出。“这就是古今结合、中西合璧吗?”他们问。

  民国建筑:4/5未纳入文保

  探访民国建筑在南京的分布,是高二(4)班赵诣凯、许含章等同学的春游主题。他们徒步走近那些或隐身于城市深处的旧时府邸,或深藏在寻常巷陌的历史颜色,用心灵去体会建筑艺术带来的震撼与美感。同学们了解到,南京有近2000处民国建筑,其中较完备的有320处。虽然不少民国建筑保存得很好,但总数却一直在做“减法”。现在,仍有4/5的民国建筑未纳入市文保单位。

  对于民国建筑的未来,同学们建议应以保护为主,并适当加以利用。具体来说,即整体保护街巷、院落格局和独特建筑构件等,重点整治环境,如拆除违章搭建、整治沿街立面、配建小品和地面铺装等。“为了延续南京的历史文脉,亟需逐步扩大民国建筑的保护范围。”赵诣凯说。

  绿地:应更接近居民生活

  高二(5)班的徐丰等同学分别到山西路、鼓楼、玄武湖、紫金山脚实地察看,调查各处绿地的植物种类、绿地面积、分布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保护情况。他们认为,南京绿地存在道路绿化较好、绿化范围广、保护情况良好等优点,但也存在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如大多数绿地集中在收费公园和特大型广场,市民能够方便接触的可供休闲用的绿地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绿地为草坪,真正对保护环境起较大作用的乔木较少。

  为此,同学们建议有关部门多建设免费公园及小区绿地,并允许市民进入,使绿色更加接近居民生活;引进更多可供市民坐卧、行走的实用性草地;加大保护原有绿地的力度,在城市规划中应尽量减少破坏绿地的工程建设;调整植被种类结构,绿地应以树木为主体。

  秦淮小吃:路在何方

  “餐馆50%惨淡经营、25%亏损,秦淮小吃路在何方?”对秦淮饮食现状进行调查的高二(6)班的叶汗青、王昊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发现,对于秦淮小吃的口味,有外地游客反映“不尝遗憾,尝了后悔”。他们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背后,是秦淮小吃的粗制滥造,口味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夫子庙地区的餐饮企业分属不同的“婆婆”,多头管理制约了秦淮小吃的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

  叶汗青认为,秦淮小吃的底蕴是由一个个各富特色的老字号店堂串起来的,不能抹杀老字号特色,千店一面,而死搬硬套洋快餐将导致地方风味小吃的消亡。

  专家点评:南外党委书记夏莹认为,开放式的春游线路和自主式的“穿越”过程,让同学们接近社会、接近自然,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培养了团结协作和互助精神。同学们的建议也许粗浅,但他们正用年轻而炽热的心参与到这个城市的生活中。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本报实习生 齐 琦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