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下事:聚焦重庆开县雷击事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16:52 SMG《深度105》
![]() 受伤学生在医院接受治疗 天下事:5.23雷击事件 【主持人 李涛】今天的《天下事》,我们关注的是5月23日,重庆开县的一起惨痛的雷击事故,也是今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一起非常严重的雷击伤害,开县兴业村小学的7名学生在教室里被雷击身亡,另有40几人不同程度受伤,这次雷击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一起来看《深度105》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解说词: 开县,距离重庆主城区300多公里,遭受雷击的兴业村小学位于开县县城50公里外的一座小山丘上。 (出镜:这里就是发生雷灾的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这里是由三间平房组成,遭受雷击的就是我身后的这两间教室,从表面上看这两间教室受损程度并不明显,那么当天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伤的雷击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呢) 【黑转】 【暴雨画面】 解说词: 5月23日下午3点多,开县地区普降暴雨,雷声阵阵,这时的兴业村小学刚刚开始下午的第一节课。在六年级教室里,语文老师李萍正在给学生讲解《郑人买履》这篇课文。 (采访:兴业村小学老师李萍:学生也没有受到惊吓,还是在做着笔记,看的看书。) 雷暴天气在重庆的山区十分平常,因此这场雷雨并没有引起大家的任何注意。突然,伴随着一声振聋发聩的响雷,一个巨大的火球滚进了教室。 (采访:兴业村小学老师向情:就在这里上面,好像那个火一样,燃起来在上面红,接着就是雷声,很大的雷声打下来。 【图示+音效】 解说词: 下午4点10分,李萍老师正在讲课的六年级教室,被雷电击中。 (采访:兴业村小学老师李萍:身上是很麻的,没有知觉,特别是我这只脚,过了好久,才感觉上有点知觉。 问:那你当时是站立的,还是坐在地上? 答:还是站立的,我是这样站着的,这样站着的,所以这一只脚比较厉害。 问:你站了多久才恢复过来,麻了以后。 答:站了十分钟左右。) 解说词: 清醒过来以后,眼前的一幕让李萍惊呆了。 (采访:兴业村小学老师李萍:就看到学生就是倒在地上,有些学生,(坐在教室)中间的是轻一些,他们就在那里哭,有的已经被吓呆了。) 与此同时,与六年级教室相邻的四年级教室也遭到了雷击。 (采访:兴业村小学老师陈岚 班上就有两个同学躺在这里,是直直地躺在地上。) (采访:四年级小学生 我那个同桌死了,倒在我身上了。//有的同学都往外跑,有个同学把我扶起来。 ) 解说词: 整个学校顿时乱成一团,很多没有被雷电击中的孩子也被眼前的情景吓得精神恍惚。 (采访:兴业村小学老师陈岚 (有的)自己乱脱衣服,有些大声喊妈妈,反正是大声哭。) 在这次雷击事故中,共有7名孩子死亡,44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受伤的孩子立刻被送往50公里外的开县人民医院救治。 (开县人民医院医生 :(被雷击后)首先就马上造成心脏促停,导致死亡,心跳促停产生死亡,这是最严重的损害,有可能还会导致骨折,另外就是严重的烧伤。) 目前受伤的孩子已经基本脱离危险。但这次雷击给死亡孩子家长以及幸存孩子们心灵造成的影响却难以抹去。 (小伤员1 怕。) (小伤员2 可怕。) (死者家属 我那两天是饭都没吃。) 【主持人 李涛】这位难过得几天没吃饭的家长,是这次雷击事件中死亡的唯一一个男孩王康的外婆。王康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校长说,这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虽然只有13岁,却已经开始自己独立生活。当地老乡都说,雷公不长眼,劈死了这么好的小娃子。令人困惑的是,这次雷击究竟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我们再回到兴业村小学,看看那里的地理和校舍情况。 解说词: 雷击事件发生前的5月21日、22日,开县周边地区连降暴雨,当地气象局连续发布了暴雨及局部地区冰雹天气的预报;5月23日,开县的天气变得更加异常。 (采访:开县气象局局长 张学文 超过了历史水平的(低)气压,所以产生的对流特别强,所以的话,雷暴这一次强烈的天气特别强,最容易产生雷暴。) 坐落于一座小山丘上兴业村小学,四面开阔,在离教室两米远的地方还有三棵大树,这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比较容易遭到雷击。事故调查组还发现,死亡的学生多数都是坐在靠窗的位置。 (采访:开县气象局局长 张学文 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发现),火球顺着那个窗户,那个窗户是那种螺纹钢,那种钢条,就雷顺着下来过后,就蔓延出去过后,就造成了雷击。) 专家指出,兴业村小学的窗户上安了钢筋,但是这些钢筋都没有接地,遭到雷击后,电流不能通过接地线导出,靠窗学生的身体在瞬间成了电流释放的导体。此外,兴业村小学校长刘定松认为,造成伤亡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实况:兴业村小学校长 刘定松 (学生)大部分都是赤脚,有一部分,少部分穿了拖鞋的,穿拖鞋的。老师介绍,学生在教室,他在教室,踩在地面上凉快些,所以他把鞋子脱了,直接踩在地上。) 失去了鞋子这一绝缘体,脚与地面直接接触,就使得人体成了天然导体。除此之外,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这所学校教室的窗户上都只有钢筋,完全没有玻璃。 (采访:兴业村小学六年级学生 问:当时下那么大的雨,教室里面有没有湿? 答:也湿了一些。) (采访:兴业村小学六年级学生 问:当时打雷出事之前,教室里面有没有进水? 答:有。 问:进了多少水呢? 答:可能把地下打湿了一点。) (采访:开县气象局局长 张学文:也是导电的一方面。 问:当时雷雨,就是雨特别大,可能飘进来把教室打湿了。 答:他们长期是这样,他那个墙体长期潮湿。特别是那个屋顶跟墙体一年四季非常潮湿,结果也是引起非常容易导电的原因。) 【主持人 李涛】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往往不为人注意,出了事,回过头来看,其实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比方讲,如果房屋本身质量较好,如果教室的窗户安了玻璃,事故的后果是不是会小一些呢?如果房子安装了避雷设施,是否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呢?关于雷电,其实许多人了解得并不多,这里面,学问还真不少。 解说词: 重庆处于雷暴多发区域,年平均雷暴日在45天左右,仅今年以来,重庆市因雷击死、伤人数分别达到14人和48人,均为全国最多。但记者在兴业小学没有找到任何避雷设备。 (采访:兴业村小学校长 问:像这种房子有避雷什么的吗? 答:按照国家规定,平房国家没有这个明确的规定,(我们是)平房。) 兴业村小学建于1973年,当时没有安装避雷装置。校舍在1997年进行过翻修,由三间平房构成,房屋高度只有四米左右,根据重庆气象局专家现场勘测,这样的平房年预计雷击次数是0.0118次,这是一个比较小的几率,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该小学不属于需要强制安装防雷措施的建筑。但专家认为,学校毕竟是人员密集场所,防雷措施并非可有可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张义军:一是在学校建筑物本身防护措施有缺陷,二是雷电对人身伤害的意识不够,如果有这个防御意识,可能会减少损失。) 解说词: 类似兴业村小学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十分普遍。记者在周边村落调查时,遇到一位教了几十年书的乡村教师。 (采访:相辞小学老师 郑自永 问:你教过的其他学校有装过吗? 答:其他学校没有,没有专门装避雷针这种。) 在开县气象局,记者看到了一份2005年的《开县境内中小学及远程教育防雷安全年检登记表》,第一页上的9所中小学,防雷检测结果均为不合格。 (采访:开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程黎明 2005年和防雷部门,防雷办,和气象部门联合发了文件,专门(对于防雷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么整改。//这个层面上肯定整改的还是占多数,但整改不到位的可能是有的。) 解说词: 根据气象专家的勘测结论,多次雷电闪击情况下出现的“球形雷”,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介绍,“球形雷”像火球一样,会随风飘进室内,预防“球形雷”的办法是,打雷时必须关闭门窗,避免其飘入。如果遭遇“球形雷,切忌随处跑动,最聪明的办法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出,将“球形雷”引开。但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开县是雷电高发区,但人们的防雷知识还比较缺乏。 采访 语文老师李萍 问:那您以前有没有一些防雷的知识,就知道雷电来了怎么避让,或者怎么? 答:防雷的知识就是有是有一点的,就是躲在桌子下面,其他的了解得少了,因为这种事情我在家的时候也没有听说过,在学校也没有听说过,大人们也没有说过这些。 采访 夏老师: 问:那孩子们怎么防雷知道吗? 答:见得多了,因为山区的孩子,在暴风雨中也跑过,是不是,外面在田里还有人在用农耕田。 解说词: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1997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今年以来,全国因雷击死亡56人、受伤65人,远远高于去年同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张义军:我们国家雷灾的情况从统计数字看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微电子设备大量采用,电子设备对雷电的电磁脉冲的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这使得雷电产生的灾害越来越多。还有一个方面是,我们对雷电的关注度高了,对灾害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越来越接近实际。) 雷电已成了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另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一次,开县就付出了7名幼小生命逝去的惨痛代价。 (采访:开县气象局局长 张学文 出一个事,花费的远远超过了(安装防雷设备)几十倍,上百倍,上千倍,所以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防雷意识和安全意识。) 【主持人 李涛】这次雷击事件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特别做了批示。目前遭受雷击的轻伤小学生已全部出院,只有6名受伤较重的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应该说,这次开县小学的雷击事件更多的是天灾,但话说回来,天灾往往是可以通过人力来预防或者减少的。希望7个孩子的幼小生命,能再一次唤起人们对于防雷减灾的认识。我看到报道,今天是兴业村小学重新复课的日子,当地政府正在考虑为兴业村小学建一所新校舍,新校舍将充分考虑防雷问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快乐、平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