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飞行少年” 60年后再相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08:1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抗日战争时期,十二三岁的他们被千里挑一选出来,作为中国未来的“空中飞鹰”培养;一晃60多年过去,昨日,为了迎接从加拿大回来的校友曾垂祥和郑昌敬,留守成都的空军幼校20多位校友在望江公园里举行了聚会。忆及往事,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脸上重现青春笑容。

  千里挑一最喜蒲阳河冲浪

  昨中午,望江公园茶社内,一群头发斑白的老人就着盖碗茶摆着龙门阵,口里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英语。“那时我们都只有十二三岁啊。”回忆往事,抗日空军幼年学校五期学员赵国安老人感慨,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1939年冬,国民党政府决定成立抗日空军幼年学校,地址即在都江堰市(原名灌县)东北10公里外急流滚滚的蒲阳河畔--一片林木繁茂、花草遍地的台地。从全国各地统一招生。赵国安称,入学考试内容有70多项,他还清晰记得口试时,老师突然问起屋顶上有多少瓦片,他愣了一下,很快反应道:“老师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屋顶上就有好多片瓦。”老师会心一笑,当即PASS(通过)了,但很多人却因此淘汰了。

  入学后,学生们“理论实践,力行贯通”。“虽然当时全国条件都很艰苦,但我们的生活却很好。”同是5期学员的欧阳先生称,学生全部按照空军飞行员的伙食标准来配备,每天早餐都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保证足够营养。当时蒲阳河浪花很高,但几乎每个学员都能在河里乘风破浪。

  一年一聚少年激情不变

  新中国成立后,空幼出身的许多有识之士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1990年,当年的抗日空军幼校校友们第一次重聚。“人生中最美好的6年我们都是一起度过的啊。”曾垂祥老人唏嘘不已。当时从世界各地来了800多名校友,大家见面紧紧拥抱,热泪盈眶,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周多,此后每年便有一次聚会。

  这个月,校友们在河北张家界举行了每年的例行聚会后,祖籍四川的曾垂祥和郑昌敬老人推迟了回加拿大时间,专门来四川追寻儿时记忆。四川老校友们则热情接待,谈起少年时代的热血往事,老人们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激情。

  本报记者高雄摄影卢祥龙

  报料人:高先生线索费:60元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