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秋天了玩蛐蛐的人还不少 普通的2元钱贵的几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10:37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南京市民朱先生致电本报说,近日他在小区草丛内发现了蛐蛐的踪影,惊喜之余想起了儿时跟随父亲捉养蛐蛐、斗蛐蛐的趣事。从南京城南搬迁后,他也很久没有与那时的虫友交流了。他想知道,现在秋天到了,斗蛐蛐还火吗?

  蛐蛐又名蟋蟀。民谚“白露三朝出将军”,说的便是秋天一到,蛐蛐开始成为了最出名的虫子,它不仅会唱歌,还很好斗,所以国人自古就有斗蟋蟀的风俗。

   上等蛐蛐一只数百元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夫子庙花鸟市场至今还保留了一处蛐蛐交易地。昨天,记者在夫子庙采访时看到,市场内虽然只有3家专门卖蛐蛐的店铺,但市场周围出售蛐蛐的小摊却多达20多个。蛐蛐的价格也是高低不等,最普通的2元钱一只,上等的几百元一只。

  一家蛐蛐店的顾老板透露说,赶上双休日,每天都有200多人来买蛐蛐。另一位孔老板介绍,南京玩蛐蛐的人还不少,据他估计南京约有1万人左右。摊位前,记者遇到几个学生正在买蛐蛐,“2元一只挺便宜,我们买10只”,“买回家养着玩,多买几只看它们打斗。”

  南京蛐蛐购自山东

  “过去南京人玩的蛐蛐都是自己捉,现在这些蛐蛐都是从山东购进的。”顾老板如是说。今年30多岁的朱先生回忆说,他原住在老城南箍桶巷一带,在他还是儿童时,一过立秋,他便跟着父亲捉蛐蛐。“那时在卡子门、花神湖、土城头一带的农田瓜地里有很多蛐蛐,每次出去能捉回来三四十只,从中选出约10只强悍的喂养,备着秋后带出去斗。”听记者说也想看看斗蛐蛐,朱先生笑着提醒说:“斗蛐蛐的场合女士免进,因为怕香水味熏着蛐蛐,影响它们现场发挥。”

  年近80岁的孔幼平老先生回忆说,过去朝天宫曾有家茶社,专门辟出一处场所来斗蛐蛐。10元钱、20元钱斗一局,围观的人很多。

  南京如今依然有人斗蛐蛐。据卖蛐蛐的孔老板介绍,现在每年在上海等大都市都会举行“蟋蟀大赛”,各地的蛐蛐佼佼者汇集到一起决出虫王,南京也会有代表前往参赛。

  淘到虫王好比淘到金

  孔幼平老先生还告诉记者,传说项羽容易出汗,他把出的汗撒在地里,汗和土结合就生出了蛐蛐。“所以啊,蛐蛐就像楚霸王,天生好斗,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大腿被咬还是不放弃,所以有‘不是将军打一世’的说法”。据夫子庙花鸟市场的孔老板介绍,捕蛐蛐从立秋开始;白露到秋分之间是挑选、喂养蛐蛐的时节,秋分后开斗,立冬后停斗。选蛐蛐讲究正青、正紫、正黄,因为这些是蛐蛐中的虫王,在虫友眼中,得到一只虫王可了不得,那就等于淘到金了!当然,选蛐蛐除了看颜色,还得看头大不大,最关键的则是看蛐蛐牙的大小和锋利。

  说起蛐蛐的食品,那也是有讲究的,蛐蛐通常以米饭为主食,但刚买回家的时候一般要喂玉米面、绿豆面、梨、苹果等。等到了秋分和比赛前,要喂营养补钙食品,瓜子仁、果仁是上选的食物,目的是让它们在比赛的时候能压倒对手。收藏此页 | 打印此稿 | 关闭窗口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庞亚男王小芳 编辑:陆晴 】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