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学生修满3门通识课方能毕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13:25 新闻晚报

  □记者张骞

  晚报讯新学年,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又有新进展。记者昨天从该校获悉,继去年在大一年级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后,今年,复旦通识教育从大一向大学四年延伸。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选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也从原来的2个学分上升到6个学分。

  借鉴国外名校的经验,对大学本科生采取通识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同。所谓通识教育,与我国长期以来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四年“一通到底”的制度有很大区别。新生进入大学后不确定专业,先学习通识课程一到两年,然后再选择确定专业。实行通识教育的理念核心在于,以素质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中心,培养全面人格。

  目前状态下,大学要实行通识教育主要有两大难点:其一是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生进大学时都带有自己的专业属性;其二,是通识教育应该拥有自己的通识课程。在当下我国高考制度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国内名校纷纷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京大学的本科基础教育学院等。

  复旦从2005年建立了复旦(通识)学院,所有考取复旦的新生都会首先在这一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然后再进入各院系接受专业教育。历时一年的研究,去年,复旦推出了具有该校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据介绍,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模式可以用12个字概括为“模块固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其中“模块固定”指核心课程包括六个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世界视野与现代化认识,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而“学分必修、课程选修”指学生必须在六个模块分别修满规定的通识教育核心学分。由于去年是第一次推行,学院允许学生在6个模块中任选1门课程,计2个学分。从2007级新生开始,学校培养方案中规定,每位学生必须要在大学四年里在其中3个不同的模块中各选一门课程,修满6个通识教育核心学分方能毕业。

  “学校建议学生在大一的时候选修两门通识课程,为通识教育打下基础,然后在接下来的3年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学习体悟,去选修另一门课程。”复旦学院副院长高老师透露,目前复旦已经建立了100多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仅本学期开课的就有70几门课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