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老儿童团员64年的地道情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07:18 北京日报

  

老儿童团员64年的地道情缘

  “信号树一倒,村里人都知道是鬼子扫荡来了。这边鬼子进了村,那边乡亲们都钻进了地道,民兵们早就在地道里架好了枪,专等着喂鬼子枪子儿……”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门前,一大群来参观的小学生把身穿老民兵服装的焦志斌围得严严实实。

  去年5月,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的退休工人焦志斌,自己办起“听老儿童团员讲抗战故事”的红色教育项目。不管来参观的是几十人的旅游团,还是附近上学的娃娃,只要想听他讲故事,他都一丝不苟,身着民兵服装,手拿红缨枪,站在抗战民居前,绘声绘色,成为很多参观者的“点播节目”。

  从11岁当上儿童团员,到后来在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工作,再到现在自告奋勇活灵活现当解说,焦志斌的生活中有太多地道印记。“11岁加入村里儿童团站岗放哨,还帮民兵挖地道,那时为了躲鬼子的扫荡,也在地道里住过,和敌人周旋过。”

  1964年,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正式对社会开放,32岁的焦志斌作为电工成了纪念馆的一名临时工。在焦庄户700米的地道里,焦志斌几乎每天都要走上一圈,查看线路、看护地道,这一走就是40多年。1995年夏天,龙湾屯镇连续下了几场大雨,纪念馆的地势低,水不断地向地道涌来。老爷子不顾自己60多岁的年纪,拽起一个同事,趟着水跑到仓库,1个小时里两人愣是扛了1吨多的水泥,在纪念馆门前砌起一道近一米的墙。43年时间里,焦志斌曾做过纪念馆里的会计、导游、课外辅导员,1995年开始还在馆里担任讲解员。尽管后来纪念馆招聘了十几名年轻的专业讲解员,许多参观者总是指名让焦志斌来讲解,“焦大爷讲的都是亲身经历,生动可信。”

  1993年,焦志斌已经到了回家颐养天年的年纪,但馆里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地道。直到2005年初,已经73岁的焦志斌才“解甲归田”,鉴于他多年的贡献,纪念馆破例为他办理了正式职工退休手续。可他还是闲不住,于是,就有了开篇的那一幕。

  他亲自设计、订做了几套老民兵服装。粗布背心、白羊肚手巾、算盘蘑菇扣马褂、绑腿……穿上一照镜子,嘿,真精神!就这样,他又上岗了。“我这辈子是离不开地道了。”老焦拿着红缨枪,挺乐和。

  本报通讯员皮亚明RJ188

  侯春明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