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泥塑72行展现关中民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10:0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泥塑72行展现关中民俗(图)

  苗春生老人展示自己泥塑作品。记者尚洪涛摄72个泥巴小人,分别呆在各自的玻璃罩里卖力地做着打铁、补风箱、钉掌、牙家、弹棉花、捞桶、打胡基、耍猴、背河等活计,一个个活灵活现。而这72个行当,在现代生活中恐怕不少已消失绝迹,年轻一辈的人们可能连听都没听过。长安郭杜镇周家庄57岁的民间艺人苗春生,仅用一把小竹刀,几块泥巴,就将不同行当的人们做活时的模样塑造得传神逼真,将人们的记忆拉回了关中农村,拉回了那久远的年代。

  对襟衣服灯笼裤,腰间缠根粗草绳,身高只有10厘米……苗春生塑造的小匠人们大多是这副模样。昨天上午,记者在市群艺馆见到了这件名为“七十二行”的泥塑作品。“七十二行”是前人对社会上各行各业概括的说法,苗春生的这件“七十二行”泥塑作品则反映的是以前关中农村那些最典型的行当,以展现关中民俗为主。那位“补风箱”的大爷大手大脚,拿着篾片捣鼓着鸡毛,旁边放着拆开的风箱,嘴里叼着粗旱烟卷,被呛人的旱烟熏得眼睛都眯成条缝。“货郎”担着担子,正张着大嘴吆喝。“媒婆”胸口别着大手帕,一手拿着长杆旱烟,跷着二郎腿坐着,一副乐不可支、悠闲自得的神情。两位“牙家”正手把手藏在草帽底下,为头牲口讨价还价呢。还有匠人身边的板胡、自行车、磨刀石、剃头挑子、油饼篓子、杀猪架子……这些老式的工具家伙,要么用小木块雕刻制成,要么用泥捏成,无不袖珍而有趣。

  苗春生还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起了一些早已绝迹的行当:“在过去关中河多,妇女老人或孩子过不去,就要靠专门的背河人来过河,‘背河’就成了一种职业。过去人们都吃井水,如果不留神将木桶掉进井里,桶积得多了就会将井堵住。逐渐就产生了职业的‘捞桶’人,人家能用专门工具来捞桶。有些活计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其实那些箍瓮的、箍桶的、修碗的、补席的……都是靠修补生活用品挣饭吃的手艺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苗春生的泥塑手艺完全是无师自通,靠自己观察实践摸索来的,而且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他告诉记者:我用半年的时间来制作“七十二行”,就是想表现关中农村这些失传的老手艺,让年轻一代知道过去手艺人的生活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关中民俗文化。

  据悉,这套“七十二行”泥塑将放在市群艺馆长期陈列,供人免费参观。记者职茵实习生房晓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