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山里“烛光”温暖代代读书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03:4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张家弟王旭本报记者谢离江年近50的张德刚已在巴中市巴州区石城乡14个村的8个学校中任过教,教过20多个复式班,当过17届小学毕业班班主任,把无私的爱倾注给了山里娃。

  2006年他被评为全省“优秀乡村教师”和“四川省第三届怡和烛光奖”,今年又被推荐为“全国优秀教师”的候选人。

  “做一辈子山村教师”

  1976年张德刚高中毕业,当时他有3个职业选择:乡政府要他做乡农技站会计,村支书叫他去做村文书,石城乡中心小学希望他去当代课老师。

  干会计?当文书?还是做代课老师呢?面对人生和职业的选择,张德刚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母亲语重心长的话回荡在他耳边:“儿子,如果村上的学堂没有老师,肯定又有好多穷孩子要去当放牛娃了!”第二天天刚亮,还不满19岁的张德刚就跑到石城乡街上找中心小学校长:“那里的孩子就交给我吧!”从此,他当山村小学代课教师,这一当就是24年。

  “当时山村里条件很差,教师也很少。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发誓要做一辈子山村教师。”张德刚说。

  “这帮贫济困的事我支持你”

  “5月18日,晴。我在巴中一家火锅店打杂,妹妹当了小保姆,闲着的时候我掏出课本学习,可有好多题我看不懂。爸爸呀,你为何要走得这么早,我想上学,我做梦都想读书呀!”这是在城里打工的学生杨婷写的一篇日记,读后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张德刚已经记不清帮助过多少个困难学生,但发生在1997年的这件事让他终生难忘:当年他带了一个小学毕业班,班上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因父亲患病去世,家里欠了6000多元的债,母亲哭着叫刚满12岁的杨婷两姐妹到城里打工帮着还债,两个孩子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学校。一个星期后他看了那篇日记后才得知辍学的内情,当晚他将那篇日记拿给妻子看,妻子含泪说:“这帮贫济困的事我支持你!”随后跑到里屋将仅有的刚卖肥猪的400元钱交给了张德刚。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杨婷家里,几天后杨婷和杨梅两姐妹重新回到了学校。

  学生是他的孩子

  学校是他的家

  张德刚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视若自己的子女。每年都要为贫困家庭里的学生垫付杂费,少者100元、200元,多者上千元。在千秋村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到校要乘船过河,中午饭全靠带。每每下雨涨水时,他总要手拉手将学生送上船,看他们安全的达到河岸时才放心地离开。为了让学生们有开水喝,有热饭吃,张德刚主动拿出自己校主任津贴,找人给学生们烧水,热饭。

  2001年,他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当时班里的一个叫何锐的同学因父母外出做生意,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一学期下来几乎没写作业。对于这位顽童,张老师不肯放弃,尽心地寻找他的闪光点,通过谈心观察,发现何锐思维敏捷,书写工整,于是他便在课堂上特意设计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他解答,经常放学后在教室里陪他完成作业,并经常请他到自己家里,一起用餐。一段时间后,何锐改掉了坏习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父母从外地回来,特地到张老师家道谢。

  2000年,学校教室缺瓦漏雨。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学生无法上课。张德刚想到了自家准备盖打米磨面房的3000多匹新瓦。可把家里的瓦给了学校,自己就得肩挑背磨走10多分钟才能够打回米来,权衡再三,张德刚还是决定把瓦送到学校,还亲自上房盖瓦、翻新。自己家的打米磨面房是没有指望了,但是孩子不再担心下雨天了,他们又可以在教室里读书了。

  “最愧疚的是儿女没有读成大学”

  张德刚说,他所教过的学生有的已考起了硕士研究生,有的成了大学教授,而他的儿子和女儿因家里穷上不起大学仅读了个职高,现在都在外面打工去了。“这辈子我最愧疚的是没有让儿女读成大学!现在我只想教好这些农村娃娃来弥补内心对儿女的愧疚。”

  “可我的学生都出息了。当年调皮捣蛋的王登全已经是云南大学的研究生了,懂事的曾立嘉也成了四川农业大学的讲师。每逢节日,他们都会打电话来问候,邮寄一些礼物。二十多年的学生还记得我这个乡村教师,我就满足了……”张德刚微笑着翻开保存的相册,里面全是历届学生的合影照片。

  2001年,在全区公招考试中,张德刚以176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公办教师资格。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