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村名改动一字致全村人无法办第二代身份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17:34 扬子晚报
  南京溧水县石湫镇塘头村客阝家村的百余位居民一直领不到第二代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烦恼。记者接到村民的反映后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尴尬的“始作俑者”竟然是49年前村里的一位会计。原来,当时的村会计为了搞统一,将村名里的一个字加了一个“阝”旁,造出了“客阝”字。没料到,如今村里30多户上百位居民为此领不到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这一耽误就是一年多,到当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时,电脑找不到这个字,因而办不了证。记者昨日采访时获悉,警方已经采取了措施,在电脑中造出了“客阝”字。

  昨天上午,记者采访石湫镇塘头村客阝家村村民武先生时,他立即向记者大倒苦水,这一年多来,因为派出所办不了第二代身份证,给村民带来了许多不便:外出打工不方便、出差住旅馆不方便、孩子转学不方便、想买车办驾驶证不方便、上户口不方便……武先生一口气数出了十来个没有身份证的不方便来。

  据其介绍,去年村民们交了20元手续费,也照了数码照片,但这一年多来,新身份证一直没办下来。村民多次到石湫镇派出所询问,派出所的答复是他们村名中的这个“客阝”字打不出来,因此也就办不了身份证。那么原先的身份证又是怎么办的呢?原来,以前的身份证地址只写到“南京市溧水县塘头村”就行了,但现在要确切到“塘头村客阝家村××号”,这个字避不开了。

  记者从客阝家村一位老年村民处了解到,其实这个客阝字也有一定的“来头”。1958年以前该村名叫客家村,当年跟邻村“郗家村”合并一起吃大食堂,食堂的名字叫做“郗客村食堂”,当时的村会计觉得不对称,便将“客”右边添了个“阝”旁,改为“客阝”,读音也一样。近半个世纪来,这改字后的村名虽然叫开了,因大多靠手写,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哪知到了现在,电脑里居然找不到这个字,办身份证也就此卡壳。

  村民告诉记者,有人想到了改村名办证,但从申请到批准也很麻烦,又拖了下来。为验证此事,记者在电脑上使用了多种输入法,采用了不同的字库,均找不到这个字。查找多个不同版本的字典后,也没有见过这个字。如此看来,这个“客阝”字可能真是当时的村会计凭空造出来的一个字。

  字典里虽然没有这个字,那为什么不用电脑造出这个字来?石湫镇派出所的户籍警施警官承认,该村的第二代身份证确实因为这个“客阝”字而卡了壳,拖了比较长的时间。为此,派出所专门向上级汇报过此事。

  施警官告诉记者,他们也知道用电脑“造字”,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有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里有这个字就能打到相应的栏目里,办出身份证,如果没有这个字,也就没有办法。目前,上级部门已专门为客阝家村造出了这个字,身份证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办理之中。过不了多久,村民就可以领到新的身份证。    张 毅  梅建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