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花木山上党旗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10:03 云南日报

  27年前,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委会7名党员和1位农民,为了一个绿色梦想,在荒山上安营扎寨,植树造林。如今,他们依然执著地守护着那片山林——

  寒暑五十伴青山,功名无求植树忙;

  人生自有清贫乐,何必都去做将军。

  这是去年“七一”建党节这天,中共曲靖市委1位领导给这7名老党员和1位农村老人的节日“礼物”。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这位市委领导都会亲自上山或委托人前去看望他们。

  这8位老人缘何让市委领导如此牵挂?为了让荒山披上绿装,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当地干部群众赞誉?记者进行了调查。

   坚韧不拔“拓荒者”

  站在陆良县城伫立远眺,只见马街镇背后昔日满目疮痍的荒山,如今已是苍翠欲滴,绿树葱郁,犹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陆良坝子边上。面对这莽莽林海,记者难以相信:这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树林,竟是在8位平均年龄逾七旬的老人栽植、管护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也很难想象8位老人为成就一个绿色梦想的苦乐情怀。

  7月24日,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来到海拔约2300米的花木山林场,茂密的树林中,隐藏着几间简陋的房子,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行行长势良好的桑树在迎风摇曳,8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给蚕喂食。也许是长年累月巡山护林和劳作中风吹日晒雨淋的原故,他们汗渍渍的衣服上固结着一层层厚厚的泥黄,一头让汗水凝结的头发已斑白了不少。老人们不习惯跟人握手,满脸通红,拘束地搓着手招呼记者进屋。这8位老人中有7名党员,年纪最大的82岁,最小的就是69岁的王小苗。从他们一脸的黝黑和健壮结实的身体中阅读这些老人的故事,使记者对老人的平凡以及因对这平凡的坚持而获得敬重有了直接的认识。

  1980年初冬,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大队共产党员、时任民兵营长的王小苗,带领民兵来到乱石嶙峋的山上打靶时,看着荒芜的山丘,他心里隐隐作痛,回到家后,食不甘味,夜不安寐,并萌生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还青山本来面貌的想法。但在这遍地是石碴的山上能种活树吗?毕竟自己已是41岁的人了,也许不等树成林就“归西”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对妻子说:“我已有11年的党龄了,还没有为群众干过一件像样的事情。入党不是图名誉好听,如果不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那么,我入党干什么?”他把自己的“造绿”梦想向乡村干部反映,虽然得到了支持,但面对广袤的荒山,他一个人能行吗?他思来想去,准备“点将”。可是,谁也不愿意去做“苦行僧”。他就对一些党员说,山头要有树,山脚要有路,农民才会富。“见荣誉要让,见困难要上,见先进要学,见后进要帮”。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为了让子孙后代能看到满山遍野“穿上绿衣裳”,我们党员要带头行动起来,向荒山秃岭“宣战”。在他的带动下,村里6位党员和一名农民主动跟他上山造林。

  当年12月,王小苗成了绿化荒山的带头人。他雄心勃勃地带领他们告别家人,每人背着1个月的包谷面、1床蓑衣草席和1床灰毡等行囊,扛着锄头,踏上了向荒山进军的艰苦造林之路。他们风尘仆仆地来到寸草不生的花木山上,依着石岩用草席搭起了简易工棚,就算扎下了“营寨”。这8位拓荒者,整天忙个不停,渴了喝“牛脚水”,饿了啃冷饭团,困了就在岩石下“眯”一会儿,随时还要提防不欢迎他们这些“外来者”的蚊虫叮咬。每天几乎天黑了他们才回“家”生火做饭,准备第二天的干粮。

  尽管花木山的冬天格外寒冷,雨雪天不用说,就是晴天,刮来的风也是冷嗖嗖的,但他们白天测量规划种植树木的地域,挖坑打塘,晚上就挤在四面透风的窝棚里,用身体的热气相互取暖到天亮。为了尽快染绿这座荒山,他们就根据自己制订的计划下任务,天天披星戴月地忙碌着。由于贫瘠的荒山上土薄,一镐下去就能见到石碴,刨坑难、找土难、担水更难。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的双手由老茧磨成了血泡,又由血泡变成了老茧。这8人中唯一不是党员的王长启说:“我虽然不是党员,但在他们‘上要对得起党,下要对得起人民’的精神感召下,为后代人造林,我也无怨无悔。”

  专心的劳作,几乎使他们忘记了时间过到哪年哪月哪日。当年春节的大年三十,亲人们不见他们回家过年,媳妇就携带儿女喊着问着找到山上。可王小苗却说:“过什么年,挖塘的计划任务都还没有完成,不能回去!”这一年,他们谁都没有回家跟家人团圆,而是在山上仅吃几个烧洋芋就算过年了。通过1个多月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在石碴子山上苦战,他们终于顶风冒雪在荒山、石缝里挖出了4000多个坑塘。花木山上没有什么花,也看不见什么木,只有稀疏的野草和遍地的乱石。他们住茅棚、睡地铺、顶寒风、战虫蛇,经过4年的艰苦鏖战,虽然大家都瘦了、黑了,但7400多亩树苗却染绿了一座座山头。望着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苗木,他们欣喜不已,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呆呆地望着。他们希望自己亲手绿化的荒山花草树木遍地,就名副其实地树起了“花木山林场”这块牌子。花木山林场由此诞生。

   锲而不舍“老愚公”

  这支被当地人誉为“造林专业小分队”的每个成员,虽然大多不识字,但在植树造林的实践中却逐步摸索出了从育苗、移栽到管护等一整套成功经验,特别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大大提高了荒山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首战告捷,正当王小苗等人干劲倍增,植树不停时,有人劝他们:“你们平均年龄都快满花甲了,家里又这么贫困,把自己‘捆’在山上太可惜了,不如像其他人一样,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糊口。”但他们却回答:“人生在世总该做一番事业,古人愚公尚且能移山。我们是共产党员,在山上栽树算得了什么呢?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嘛!”在石碴山上成功造林的事迹被县林业部门和一些乡村知道后,哪里只要遇到难“啃”的荒山,都纷纷邀请他们前去。他们蹲山头,住山沟,大山爬过千千座,小山爬了数不清,看到哪里有牲畜饮水的地方,锅就放在哪里,人也就睡在哪里。据了解,10多年来,他们先后在陆良县境内的马街、板桥等9个乡镇共承包造林13.6万亩。

  在荒山上植树造林,最艰难的是冬天,光秃秃的山上没有任何遮拦,草棚常常被北风吹翻。特别是进驻荒山的第一年冬季,20厘米厚的一场大雪,把棚顶的野草压得快贴到了他们的床上,使他们根本无法站起来。在板桥镇雨麦江村委会水沟村造林时,王加寿带着150人,用松枝和野草搭建的简易棚被寒风撕开了棚顶,纷纷扬扬的雪花打湿了熟睡中的他们本来就不温暖的被褥。他们只好抬着锄头,把覆盖在山体上的积雪铲除后,在有泥土的地方挖塘。手脚被砸破了,他们就用一点白雪擦拭掉鲜血后继续再挖。

  在造林中,他们碰到了双箐口乡皈依村的沙巴口子山和板桥镇的竹子山两个“硬骨头”。这两座山都是布满石碴子的荒山,不少地方是75度角的陡坡,满山的碎石块,脚踩在上面都很难站稳,稍不小心就会摔到山沟里,平缓一点的地方,又全是荆棘丛生,难以下锄。他们就兵分两路,各带100多个民工,进驻皈依村和竹子山。他们吃住在荒山上,每早天刚蒙蒙亮就出工。由于山上石多土少,锄头挖下去,火星直冒,双手虎口裂了又合,合了又裂,手上血泡破了一个又一个,老茧添了一层又一层,锄头挖烂了一把又一把,荒山上的绿色却多了一片又一片。王加云在古都驿村委会红果树村民小组的石戈山上造林时,村民们说:“在这个陡峭的石头山上,我们造了几年的林都没有成活一棵,你们要是栽得活一棵,我们的爷爷、老祖都会活回来了。”但王加云就不信这个邪,以茅棚为家,带领大家硬是啃下了这个“硬骨头”,交给当地管护后,才撤离“阵地”。村民们看着这座造林面积成活率超过95%的荒山一片郁郁葱葱,发自内心喟叹道:“这些老党员,太不可思议了!”打心眼里佩服这些“老愚公”。

  为维护“造林专业小分队”的美名,王小苗在板桥镇造林期间,家里人捎来口信:“你儿子生病发高烧,你媳妇叫你赶快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珠说:“我正忙着造林,没有时间回去,请你转告我媳妇,叫她带去医院治疗。”他的妻子杳彩云就把儿子带到曲靖市一家医院诊断,医生摇摇头说:“这孩子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可能有生命危险。”才住院治疗两天,儿子就离开了人世。杳彩云泪流满面地说:“提起来心也疼,肉也麻,我那个娃是医得好的呀!”王小苗也噙着泪说,“我那儿子患病时,要是不要在家拖了一个星期,及时得到医治,现在已是近40岁的人了,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这些老头造林护林。”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考验关没有因此而停止。1986年,他们到三岔河镇白石岩村委会龙盘山上指导造林时,由于过度劳累和饥饿,王小苗晕倒在造林现场,不省人事,王德映和王加寿等人,迅速用马车把他送到县医院,他刚一苏醒过来就问道:“加寿哥,我怎么会来到这里?”医生告诉他:“你并没有什么疾病,关键是肚子里任何东西都没有。”才住了一个星期,还没有征得医生同意出院,他就悄悄直奔造林现场而去。由于王小苗带领大家造林有功,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头顶“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和“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光环的他,面对碧波林海,再回首他们20多年的“绿色”生涯,经历了数不尽的艰辛、孤独与血泪,他自豪地说,“这些荣誉都属于林场老哥们的!”

  绿岭青山“守护神”

  在长达15年的造林时间里,他们没有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过一分钱、说过一句困难话、诉过一次苦,却硬是让一座座乱石遍地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按理说,他们可以带着造林13.6万亩的骄人业绩和诸多荣耀高高兴兴回家了。但是,他们像着了魔似的,痴心不改,从1996年开始,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花木山林场的管护上,以林场为家、树木为伴,精心呵护着这片森林。

  有人又劝他们:“你们植树造林10多年,山绿了,人也老了,可你们得到了什么?现在你们还不想回家,到底图个啥呀?”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党给了我们莫大的荣誉,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我们不能愧对荣誉啊!再说,后人看到这片茂密的森林,也会永远记得我们的!”就这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凌封山,白天,他们在山上劳动;晚上,他们就采用换人不歇岗的办法,轮流到山林巡逻,绕山一圈后,才“回家”休息。

  吃苦受累,老人们都不怕,让他们最担心的是林场如何才能摆脱困境,走出一条生存、发展、壮大的路子。为解决林场的经费问题,他们自力更生,走“以副养林、以林促副”的发展之路。在林场养起了鸡、猪等,还逐步探索发展起了高海拔栽桑养蚕。林场不但增加了收入,还为山区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从1999年开始,林场每年的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他们不仅不再需要回家背粮食上山来生活,而且每人每月还能领到200元的“工资”。树搭棚村委会不少村民来林场学栽桑养蚕,已发展到200多亩。现在,全村已把它作为一个后续产业来培育。给家乡办好事,当初家人都支持他们,见他们整天在山上不计报酬地超负荷劳动,家人就开始担心他们的身体,反对起来。但他们不为所动,表明决心之后仍然是风雨无阻守护山林。后来,家人逐渐理解了,儿孙们一有时间,就上山去看看他们,并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老人们却显得更加忙碌了,原因是担心上山来玩的人放鞭炮引发森林火灾。前年春节前夕,王小苗的老伴又来到林场:“叫花子都有3天年要过,人家拿工资的都要回家过年,你们不拿国家一分钱却不回家过年。你就死了埋在这山上算了!”王小苗生气地说:“我们死了无所谓,只要这片山林丝毫无损,我心也甘了!”“你不是党员,不懂党的纪律。”其他几位老人忙解释道,“创业容易守业难,败业最简单,我们现在是在守业。谁不想回家和儿孙们欢欢喜喜过个团圆年?但春节游山玩水的人多,放鞭炮的也多,我们担心引发山林火灾。”今年4月,王德云老人的小儿子结婚,大家都劝他回去,可他却说:“现在是护林防火的最关键时期,我们每人看守一座山,我怎能回去。”

  因为他们都未曾到过昆明,1993年4月,曲靖市林业局特地给他们3000元钱,让他们到昆明去走走。可当时正值植树的最佳节令,他们放弃了去昆明,并把外出观光的这笔“专款”,全部用在了植树造林上。2005年6月,曲靖市委领导来到花木山,并赠送了他们1箱福牌香烟,但他们舍不得抽,大家商议:“一支烟都要值一块多钱,够我们吃一顿饭了,还不如把它卖掉。”后来,他们用卖香烟的钱,购买来化肥,用于桑树的追肥。 8位老人把花木山林场的每一棵树当作自己的儿女来精心照顾,27年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花木山27年也未发生过一次森林火灾、未被人盗走过一棵树。王小苗说:“看着这些不断成长的树,我们的心里就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只要这些树还在,我们心中的火就不会熄灭,我们要为了这片绿色,一直奋斗下去!”记者笑着问这些老人:“这样辛苦一辈子值得吗?”老人们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已经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山,生命不息,造林、护林不止!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管护这些树林,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到这平凡的小事中来。”

  27年来,王小苗等7个党员和一位农民以坚忍的意志,无私奉献的情怀,用青春和汗水浇绿了13.6万亩荒山,唯一留给他们自己的是清贫。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情怀,这就是农民的崇高精神。他们感人肺腑的事迹道不尽,也写不完:

  造林护林三十秋,风餐露宿驻山头;

  忘了世间苦与乐,留得青山在爨州。

  尤祥能 文/图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