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山深处好郎中——王学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03:00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大山深处好郎中——王学诗(图)

  图为永和县中医院院长王学诗在接诊患者。

  本报记者范林鹏摄

  地处吕梁山南麓、西临黄河的峡谷中,有一个人口不足7万的小县叫永和。红军东征曾使小县闻名天下。如今,这里仍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这个偏远的小县,要说全县人都认识县中医院院长王学诗有些夸大,但是在这里,80%以上的人都知道有个好郎中叫王学诗,可是千真万确。

  今年春末夏初,从县里传出一条好消息:王大夫暂不退休,破格继续留任县中医院院长。县内县外的百姓喜气洋洋,奔走相告。

  行万里路,问千家诊,我这个“名医”是一步步踏着山路走出来的

  今年60出头的王学诗,中共党员,1946年出生在一个革命烈士的家庭。1966年,学习成绩优秀,又担任一定社会职务的他,从山西省中医学校毕业后,本来有很多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好的地方和单位供他就业选择,但他偏偏看上了偏远的山区小县永和,并主动要求到那里工作。

  当年20出头,血气方刚的王学诗积极响应毛主席 “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精神,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县医院组织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队。住农家炕,吃百家饭,遇到出诊忙时,他一天翻山越岭要走一百多里的山路。当地百姓一天两餐制的习惯,常常使他感到饥肠辘辘。

  在王学诗的记忆中,1972年的那个春节过得让他至今难忘。腊月二十八,天降大雪,在任家洼村出诊的他,原准备次日返城。没料到,天刚蒙蒙亮,白家山村就有人来敲门,请他出急诊。他饭没顾得吃一口,背起药箱,手拄棍子,跟随来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一尺多厚的积雪,翻行了十几里山路。赶到患儿家时,只见小病人双目紧闭,双鼻孔煽动,呼吸急促。他断定孩子患的是急性肺炎,送医院救治,肯定来不及。他当机立断,先给孩子做了青霉素皮试,接着又取出银针,找准人中穴,一针扎下去。孩子哇的一声哭出了声,周围的人这才松了口气。已是除夕,人们纷纷劝说,快回家过年吧,家里人还等着你呢。王学诗断然地说:“孩子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我怎么能走呢?”爆竹声中,王学诗迎来了新年。正月初一,冯家山村又有人来请他出诊。这年春节,从初一到初五,他在山沟坡梁的村落中辗转出诊,直到正月初六,他才返回县城。

  下乡的辛苦,生活的艰苦,王学诗从无怨言。在他看来,这正是锻炼自己独立工作能力和磨练自己坚强意志的极好机会。三年时间,县里组织三次下乡医疗工作队,他次次报名,一次不落地坚持在乡下摸爬滚打。三年内,王学诗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跑遍了永和的千沟万壑,村村寨寨。

  短短三年时间,王学诗和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医。直到现在,前来中医院就诊的很多患者,都是几十年前结交下的农民朋友,每年他接诊的患者超过万人次。

  解疾病痛,担患者忧,绝不能让老百姓因为没钱看病就丢了性命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已深深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这块沃土之中。

  王学诗几十年的深入基层,下乡巡回医疗,深受百姓爱戴,同时也使他更加懂得了革命老区永和县百姓的疾苦和对健康的需求。

  上世纪60年代末,那也是一个下雪的冬夜,有人来叫他出诊。等他匆匆赶到时,病妇已经嘴唇发紫,生命垂危。他赶紧招呼就地搭起担架,行至途中,眼看着人就不行了。他问家人:”为什么不早些送她去医院?”对方哭着回答:“家里没钱。”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王学诗。那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刚刚学会在床上爬行。“孩子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很长时间,怎么也挥之不去。”王学诗眼圈红红地说。看着去世的病妇,他暗下决心:绝不能让老百姓因为没钱看病,就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甚至丢了性命。

  救死扶伤是每个医生的天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学诗呆在一无资源,二缺水源,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800元,全县财政收入仅有700多万元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凭着自己对中医药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老百姓健康极端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业务,以真心换诚意,脚踏实地在为百姓的诊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特别是从1984年他担任了县中医院院长以后,在医院建设和人才培养上下了大功夫。

  1984年,永和县中医院建院之初,只有28人,11孔窑洞。化验室只有1台单目显微镜以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老三件”。药房资金不足6000元,床位只有12张,全部家当不超过5万元。

  在王学诗的带领下,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院方针和“以苦为乐,以俭为荣,以院为家,以服务为本,以病人为亲”的院训,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一方面自力更生,勤俭办院,另一方面积极努力拓展业务范围,树立办院新理念,设法增加收入,解决职工吃饭问题。通过一年的努力,当年收入4.1万元。经过五年的努力,1989年,就达到了19.8万元,初步解决了职工的温饱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以各种形式筹集资金35万元,进行基建,改造、扩建了门诊部,安装了一台邮电部扶贫赠给的X光机。经过八年的努力,医院才初具规模,固定资产上升到100万元。医院在1999年跨入二级乙等中医院行列。

  在步入等级中医院之后,院长王学诗把医院的立足点定在 “立足县情,面向农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创新管理,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上,根据当地地处山区,老百姓信赖中医的传统习俗,王学诗更加感到中医药在农村大有可为。于是全院开展了中医“三基”的训练,努力使每个大夫都会用中医的办法诊疗常见病、多发病。不久,医院又做出了一个让常人意想不到的新规定,明确提出,有些农民患者一时困难,手头无钱,可以先到医院看病,后付医药费。再不行,待秋后卖了玉米还欠款也行。这种“赊账看病”的办法深受百姓青睐,播传广远。很快吸引了周边石楼、交口、隰县、大宁、乡宁、蒲县等县的患者,连黄河对岸的陕西省延川县、延长县的百姓也常到永和中医院就诊。

  与此同时,医院还制定了五条便民措施:节假日不休息,全天候服务,不挂号,随意择医;住院不交押金,保证经济困难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住院部设方便灶,解决农村患者“吃饭难”;低标准收费,高质量服务,处方坚持“少而精、简而便、廉而验”的原则,尽量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对特困户患者的医药费实行减、缓、免。措施一出,就受到了广大患者的热烈欢迎。2005年,接诊门诊患者6.2万多人次,经济收入达217万多元。这对于一个特困县医院而言,收入的确不薄。但实际核算一下,不算住院病人,单以门诊病人数计,每人次的诊疗费用平均仅有30余元。所以,永和县中医院在贫困县创造了年接诊人次超过全县总人口数的记录,并使医院发展成为目前全省唯一一个年业务收入超过当地所有医院的中医院。

  在永和县中医院,多年和王学诗相处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工作迷更是一个工作狂。生活从不讲究,穿戴都很平常。他的精力和时间大都用在了发展中医药事业上。年轻时夫妇两地分居,他很少回到襄汾老家,高堂老母和三个孩子都托付给贤惠聪颖的妻子。大儿子直到六岁才开口喊他“爸爸”。现在谈及此事,他都备感内疚。他感动地告诉记者,全家和睦,妻子立了大功。三个孩子小的时候,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但他们都很争气,全是本科以上学历,还有一个儿媳是博士……

  王学诗对自己要求甚严,俭朴的作风让人感到似乎有些“小气”。多年来,为了节约差旅费用,到省城出差,他总是找便宜的旅店住宿;到临汾出差,干脆就住在儿子家里,省得医院开支。但对职工们学习进修的费用他却从不抠门儿。在医院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医院一直订阅着30多种医学杂志。他要求大夫们必须每月研读两本以上的杂志,并要作读书笔记,写出学习心得,明确规定院方不定期抽查,与工资奖金挂钩。同时,王学诗非常重视医学人才的进修培养与梯队建设。截至目前,全院医护人员基本都在省城大医院和北京邮电总医院轮流学习过。

  在县城的一处民居,年逾七旬的袁书莲老大娘拉着医生冯文记的手,哽咽着对记者说:“要不是县中医院的好医生,8年前我就死了。”1999年7月的一天,袁书莲心脏病突发,被家人送到了县中医院。年轻的医生冯文记刚从北京学习心内科回来。面对患者,他没有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运用学到的新知识组织抢救。没有急救药品,就紧急从邻近的隰县买来;突遇停电,就从县电影公司借来发电机;边做心电监护,边进行溶栓治疗……很快,老人的状况开始好转。但在入院第三天,老人突然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经过一系列的紧急抢救,在心脏骤停50多分钟后,老人终于奇迹般地活过来。这对医院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表现了永和中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从此以后,较高难度的心肌梗塞等抢救工作在这里已能顺利开展,这是中医院的骄傲,也是医院重视人才培养的结果。

  怀医者心,享苦中乐,老院长带领我们撑起了中医院的这片天

  王学诗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老百姓要求就两条,一是少花钱,二是治好病。咱们当大夫的心中要有这‘两杆秤’,就知道该如何为百姓看病了。”

  一次,一位患者来医院找王院长,说他前胸后背密密麻麻都是疙瘩痒得受不了。王学诗经过一番检查,确诊此人患的是一种疥疮。他说:“你回去找一块明矾,抓上一把花椒,配上两大把艾叶,再找上些扫帚苗籽(地肤子),弄个大点的盆熬好了,晾温了,多洗几次就会好。”患者按照他的要求,仅洗了4次就全好了。他逢人就讲,王医生真神了,我的病没花什么钱,就好了个利利索索。诸如此类的事例实在是举不胜举。

  王学诗经常对身边的职工讲,咱们给老百姓治病要用心,要想着农民开药方。我们要盯着病人衣袋中的钱,但不是设法让病人把钱都掏出来留在医院,而是设法替老百姓合计着如何省钱,少花钱,治好病。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大夫也是能五角钱解决问题的,决不开一元钱。

  身教胜于言教。记者在永和中医院看到,一张处方多不过10元钱。一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老药,现在依然还是医院的常用药。大多数医生即使是开一张费用仅有三五元的血常规化验单和X光透视单,也要费一番脑筋,斟酌再三。他们的基本诊治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能门诊的尽量不住院”,充分挖掘民间单、验方,利用当地丰富的药材资源,能就地采摘解决的,绝不让老百姓花钱在医院购买。所以,在永和县中医院,长年累月,门诊病人始终很多,住院病人费用控制很严,人均住院费用仅有80元左右。

  每逢过年过节,医院医护人员还要包上饺子,或提着营养品送到住院病人的床头。几十年来,已成了这所医院职工自觉遵守的一项不成文的制度。

  由于经济实力所限,永和县中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至今还比较艰苦,在硬件建设方面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没有太大的改观。职工待遇也不高,多数职工目前只能拿到基本工资,但就这样,也没有一个医生私自赚“外快”的现象,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何能更多地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永和的山里生长着200多种中草药,为了给病人省钱,中医院的医生们特别注意随时随地教老百姓自己采摘草药用于防病治病。如:益母草泡水喝可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不良;霜后的桑树叶阴干,一次六片泡水喝,可防治高血压、耳鸣、心烦……凡此种种不花钱就可以治好病的“土方”,虽然没能为医院增加一分钱的收入,却为当地百姓解决了许多问题。

  医生吴生辉说,老院长对百姓最有感情,常有病人缺个块儿八毛的,他都会从自己腰包中掏出来垫上,时间长了也习以为常。这些年,他到底给病人垫付了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有时病人排长队,王学诗总要耐心地对城里患者说几句:“村里人先看,他们路远来一次不容易,你们住得近,我随时都可以给你们看。”在他的劝导下,患者们互敬互让,多了几分和谐气氛。

  四十年的朝夕相处,王学诗和永和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他的倾心付出,也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相对。王学诗从来不上街买菜,因为受过他恩惠的人太多,卖菜的商贩谁也不肯收他的钱。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这一点,在王学诗的身上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王学诗和他的职工就是这样一心为农民打造贫困县的“百姓医院”。1995年,他被省卫生厅授予“赵雪芳式的白衣战士”标兵称号,三次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医院院长”,一次被评为临汾市“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他还是永和县六至十二届人大代表,五至七届政协委员。

  黄河在这块土地上千年不息地奔流而过,群山在这块土地上静默无言地逶迤。王学诗,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这位妙手仁心的医者,在永和百姓的心中,已成为一株能治百病的“神草”。

  这就是文前开头,六十开外的王学诗为什么要延缓退休的真正原因: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他,全院职工舍不得他,广大的百姓挽留了他。

  本报记者 秦洋 李宏伟 新华社记者 刘翔霄

  (编辑:武志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