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行走深港:来往只为读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9日05:42 深圳商报

  数千孩子每天在两个城市间穿梭

  行走深港:来往只为读书

  

行走深港:来往只为读书

  据统计,目前每天有5000多名住在深圳的港籍学童经边检口岸赴港读书。同样,在深圳读书的港籍学童也已超过5000人。据南山教育局统计,目前有800名港籍学生分布在南山公立学校,其中北师大附中最多,有120人。如果加上私立学校,在南山区读书的港籍学生接近2000人。

  据了解,南山区并不是港人子弟就读最集中的地方,在罗湖、福田、宝安三区就读的港籍子弟更多。

  每天清晨6点,住在罗湖翠竹路翠雍华庭的maggin被妈妈叫醒准时起床。6点40分,接送小朋友的校车开到小区楼下,maggin与其他同伴上车,在阿姨带领下排队穿过罗湖口岸,过了边检通道,然后坐上第二辆校车直奔位于香港上水的学校。大约7点40分,maggin就可以坐在教室里从书包拿出早点吃,等待8点10分的第一节课。

  与maggin每天赴港读书不一样,家住香港旺角的梁永健,每天都在妈妈陪护下,经皇岗口岸到福田保税区小学念6年级。1年前,他一直在香港的圣公会诸圣小学读书。从福田保税区小学到旺角,梁永健每天要来往两次。妈妈则要四个来回:早上陪孩子到学校,然后回旺角,下午4点多再到学校接孩子回旺角家中。

  maggin和梁永健是生活在深港间的跨境学童。据统计,目前每天有5000多名住在深圳的港籍学童经边检口岸赴港读书。同样,在深圳读书的港籍学童也已超过5000人。据南山教育局统计,目前有800名港籍学生分布在南山公立学校,其中北师大附中最多,有120人。如果加上私立学校,在南山区读书的港籍学生接近2000人。据了解,南山区并不是港人子弟就读最集中的地方,在罗湖、福田、宝安三区就读的港籍子弟更多。

  5000孩童每日赴港读书

  每天,数千在深居住的学童经罗湖口岸出境到香港读书,从皇岗口岸出境的约有200人。浩浩荡荡的背包学童已经成为口岸的一个风景。

  香港学校分半天班、全天班两种。因此跨境学童的过关时间一般集中在三个时段:早上6点半至8点为学生出境集中时段,中午11点至12点半为上午班学生放学入境、下午班学生出境上学时间,下午3点至5点半学生陆续放学回来。跨境学童一般由学校老师或保姆公司员工护送出入境。中学生则自己过关,不用接送。

  学生在深居住、在港读书的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就有,当时约有500来人。1997年香港回归前在深圳居住的港人较少,港人与大陆居民结婚的也少。到了2005年,香港男性和内地女性结婚人数比2004年增加两成。香港男人娶内地女人的人数甚至比娶香港女子的人数多两成。这种婚姻结构导致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深圳成为港籍学童的聚集地。

  在深读书港童周末回家

  陈良健是南山区白石洲中英文学校初二级国际班班长,小学毕业于香港九龙献主会小学,去年来深圳念初一。

  陈良健每周一早5时起床,由妈妈陪着坐车,一般8时左右能赶到学校;周六如果没有奥数课,周五下午放学后,他就回香港。通常由爸爸来学校接他。他的爸妈在香港经营一家服饰公司,平时工作较忙,只能通过打电话交流。陈良健说:“现在都习惯了,只是每到周一就好累,因为睡眠不足。”

  像陈良健一样的港籍学童,大部分入读深圳的民办学校,原因是入学门槛低、可以寄宿。很多港籍学童在深求学,平时就住在深圳,只有假期才回香港。他们的父母为孩子买或租房的房子大多位于口岸附近,孩子在深圳由爷爷、奶奶或保姆来深照顾。

  寄宿学校实行封闭教学,因此港籍学童其实对深圳了解很少。陈良健的学校挨着世界之窗、欢乐谷,但他从来没进去过,只是每次回家、返校经过时瞥上一眼。他们在深圳购物也很少。陈良健每周一从香港回来都会带着方便面、运动服、牙膏等,这些都是在香港购买的。

  在深读书的港人子弟多数集中在小学,初中很少,高中更是寥寥无几。据南头中学校长刘引介绍,南中去年有4个港籍毕业生,最后都报考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内地大学。

  港校急欲揽回港人子弟

  这几年,香港很多学校因生源不足面临被关闭的可能,因此,在深圳的港人子弟开始受到重视。有了他们,学校也许能避免“杀校”(关闭)。

  西部通道在香港的落脚点是屯门鳌石。今年7月1日,深圳湾口岸开通,香港屯门区24所小学及幼儿园迅速赶到南山,开始北上招揽学生。

  据了解,深圳湾口岸开通前,屯门区的校长们曾分别到南山和宝安考察,了解当地港人子女回香港读书的意愿。考察结果令校长们欣喜:宝安区有1878名港人子女就读当地中小学及幼儿园,南山区人数更多,光是在港资丽晶幼儿教育中心属下8间分校就有约2000名港人子女。

  屯门小学校长会主席周锦祥校长说:“今年,屯门区小学毕业生是5500人,而入学儿童只有3300人,学生将减少40%。”

  据香港政府2003年统计,香港出生率在全世界最低,每千人只有7.63个新生婴儿。未来30年,按现在的出生率,香港每千人儿童比率将由现在的227人降至182人。出生率低在现阶段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位过剩。2005年,香港学校资源重组,有14间小学校遭到“杀校”。最近香港政府再次公布,报读2007/08年度小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从2006/07年度的5.1万下降到4.6万。

  回港读书英语教学最吸引

  由深圳跨境到香港上学的学生集中在新界北区及元朗区。根据学校提供的资料,在2006/07学年,两区跨境中、小学生分别为750人及2750人

  罗湖区政协一些香港委员认为,大批在深港人子弟到香港上学,原因主要有3个:

  一是深港教育体制及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绝大部分香港学生家长认为深圳课程体系与香港不衔接,教育教学方法也与香港不一样,他们普遍认为香港的教育质量比深圳高,尤其是英语教学。

  二是由于香港目前还不认可深圳中小学文凭,影响孩子今后回香港继续学习。深圳与香港虽为近邻,但文化差异很大,很多在深圳的香港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香港文化熏陶。

  三是香港学生家长认为,在深圳读书每人要缴约3万元的择校费或赞助费,而香港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往返车费也由政府补贴一部分。这让很多家长选择送孩子去香港读书。

  昨天在皇岗口岸,在此接孩子的王女士说:“在香港上学主要是考虑孩子将来在香港找工作方便,香港教育与内地不太一样,英语语言环境好,老师很负责。而且香港实行小班教育,一个班只有30名学生。”她说,现在通关便利,每天接送小孩已经习惯了,不觉得麻烦。

  来深普通话好让人羡慕

  陈良健在香港的好朋友,每到周末就约他打篮球或踢足球。朋友们只会讲一点点普通话,每次出去玩,都羡慕他能讲一口流畅的普通话。“但他们不肯过来深圳上学,嫌太辛苦。”陈良健说。

  香港子弟邓奕迅现就读于菁华中英文实验学校,也是寄宿生。他说,有次暑假,在元朗一家手机店,他看到一名内地游客操着普通话询问一款诺基亚手机的情况,售货员听不懂,只能用粤语随便应付。见内地游客听不懂粤语,邓奕迅连忙上前当起翻译。这件事以后,邓奕迅觉得他这个香港人能说好普通话也是种骄傲。

  相关链接

  跨境上学走专用通道

  2003年11月,深圳罗湖边检站率先开通“深港走读学童专用通道”。如今,在每天学童出入境高峰时段,罗湖口岸出入境大厅会开通4条专用通道供学生快速通过,且用活动拉绳隔离出一定区域区分验放,并专门安排民警引带。

  皇岗等边检站也视旅客流量开通3到5条深港走读学童专用通道。

  据了解,深圳湾边检站也已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学生旅客,民警将立即增开出入境通道。从深圳湾口岸过境后是香港新界天水围片区。目前有三条线路进入香港:B2路巴士由深圳湾口岸至元朗,途经西铁天水围、天耀等地;B3路巴士从深圳湾口岸至屯门码头;B3X路是从深圳湾口岸至屯门市中心(屯门公园)。

  设机构帮助游学港童

  2006年秋,深圳市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与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联手,在罗湖区成立深港综合家庭服务项目,为分隔深港两地的家庭、住在深圳的跨境学童及赴港定居的家庭提供公益家庭服务。该项目的服务目标是协助跨境学童及其家庭适应在港的学习生活,加强培育子女技巧;协助计划赴港定居的儿童及家庭做好准备,能尽早适应香港学校及生活环境等。

  什么样的孩童要游学?

  据调查,目前赴港读书的学童来自五种人群:

  ——父母住在深圳在香港上班。父母亲是香港人,由于房价、空气等原因住在深圳。在罗湖莲塘、福田皇御苑小区就有很多这种孩子。

  ——父母在深圳投资办厂开店。为让孩子享受到香港9年义务教育或不中断与香港的同学、老师联系,选择跨境读书。

  ——父母一方是香港人。这类学童主要是港人与内地居民结婚后所生子女。

  ——父母为深圳原住居民但在香港有直系亲属。深圳旧村如皇岗、水围、罗芳等,有很多原住居民的父母兄弟姐妹生活在香港。为让孩子有一个国际化教育背景,他们选择让已移民到香港的孩子跨境读书。

  ——父母非港人但小孩出生在香港。这类跨境学童目前不多,主要就读于香港的幼儿园(3岁以下)或幼稚园,一般由保姆陪送。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郑恺李薇实习生李海英窦欣羽陈焕鑫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姜志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