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唐映祥:四十年烛光耀山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04:2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彭杰本报记者李传君

  从昔日的年轻小伙子到如今两鬓斑白的老头子———今年59岁的唐映祥,在偏僻闭塞的营山县涌泉乡十龙村,40年如一日教书育人。村里大多数村民,甚至有些家庭三代人都是他教过的学生,共培养了30多名大学生。

  荣誉是对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今年教师节前夕,唐映祥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爱校如家,扎根村小40年不言悔

  从家里到学校有3公里山路,唐映祥每天早晨、中午、傍晚,步行往返4次,一年就是2600多公里的路程,这40年下来就是10万多公里。“近年,学校领导考虑到唐老师年近六旬,搞复式班教学任务过重,准备把他调到涌泉完小任教,可他却说在这里习惯了。”涌泉乡党委书记宾怀忠告诉笔者。

  1967年,唐映祥经组织推荐,到涌泉乡十龙村担任民办教师。那时,民办教师只有工分没有工资,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每个月也只有两元钱。亲戚朋友劝他“改行”,可他坚决不答应。唐映祥一直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全家人的生计,坚守在乡村教育工作岗位上。

  “学校就是我的家!村上很穷,能节省点就节省点嘛。”这是时常挂在唐映祥嘴边的一句话。他主动尽义务翻盖房屋、理排水沟、维修桌凳,开学步行10多公里崎岖山路去挑书。2004年9月3日,暴雨如注,教室后面的水沟被堵塞,水直往教室里涌。危急时刻,他拿起锄头去疏通水沟,与暴雨和洪水抗争了3个多小时,保住了教室。但洪灾使教室成了危房。第二天,他将自家近10根碗口粗的大树扛到学校,开始了校舍重建工作。

  2004年6月,唐映祥的孙子经医院检查确诊患了脑肿瘤。生命垂危时,孙子呼唤着“爷爷,爷爷”,可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7月,他唯一的儿子在外务工不幸身亡,他星期五下午启程,赶往深圳,急急忙忙为儿子料理后事,星期天深夜赶回,为的是不耽误孩子们的功课。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使他行走困难,不得不每天请人用摩托车接送。他说:“只有三尺讲台,才能抚平我内心的伤痛。”

  爱生如子,用关爱照亮学生心灵

  春夏时节,山间洪水暴涨,唐映祥最担忧学生的安全。十龙村小学生住得分散,为此常常是接送完东边的,又赶回来接送西边的。一次冒雨护送10多个孩子回家,走在一片峭岩上时,岩上的一层土石连同几棵树垮塌下来,至今想起都后怕。

  唐映祥对自己很抠,但资助贫困学生却很大方。马滩村3组村民何昆林家有两个孩子读书,家中经济拮据,他主动承担起孩子的学杂费。据统计,他为贫困学生解决费用达6000元。

  在教学上,唐映祥大胆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激活课堂。别看他是名普通的村小教师,他撰写的《社会课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分别获南充市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三等奖。他历年所教学生学科成绩基本都在80分以上,一直稳居片区前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