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间调解队专解邻里“疙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11:36 京华时报
昨天下午,党员女警王依云受邀参加民间调解队的团体会议。本报实习生 张沫 摄 在东城区鼓楼苑社区的景阳胡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平时是备受尊敬的长者,但一遇上邻里间发生纠纷就爱管“闲事”,用和稀泥的办法充当和事老。这群人就是景阳胡同的民间调解队队员。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调解队团体会议上,当初一手筹办调解队的原管片女警王依云受邀参加。 这名拥有8年党龄、12年警龄的女警说,她在首次下片后,发现处理邻里纠纷上“远亲不如近邻”,而后才组建了这支民间调解队。 -创始人 女党员从警11年首下片区 今年35岁的王依云是景阳胡同民间调解队的创始人,也是鼓楼苑社区的原管片女警。 昨天下午,调解队的队员们在鼓楼苑社区居委会大院召开团体会议,王依云受邀参加。尽管不再管片,但当大家聊起张家的屋顶、李家的门墙等琐事时,王依云还像离开前那样熟悉,“我记得胡同里的每一件事”。 王依云是今年4月因工作关系调离鼓楼苑社区的。她还记得去年6月,自己从宣武区调到东城区的交道口派出所,当所长和政委找她谈心,让她做片警时,她一下子哭了出来,“片警工作累,压力大,一般都是男同志的事”。她说,之前11年都在机关工作,对基层并不了解,她担心胜任不了。 但她很快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拥有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不该有畏难情绪,遂接受了这项新的任务,最终成为鼓楼苑社区惟一一名女片警。 首战换来全市首条平安胡同 鼓楼苑社区隶属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由后鼓楼苑胡同、前鼓楼苑胡同、黑芝麻胡同、沙井胡同、景阳胡同、南下洼子胡同等6条胡同及鼓楼东大街西部组成。辖区南面主要是以明清时代所建的平房四合院为主,北面一条大街以各种门店为主。 为了做好新工作,王依云决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平均用力不如先吃透一条胡同,然后再逐个击破。她首先把眼光放在了景阳胡同,亲历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居民修门换锁。 “不做不知道基层的工作有多难,但越难越要细致耐心,一口吃不了热包子。”王依云说,景阳胡同有11个居民院,她花了3个月的时间一一造访,有的还需反复去,最终所有的居民家都用上了更加安全的门锁。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9月,景阳胡同因安全防范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市首条“平安胡同”。据了解,“平安胡同”的评选标准很严格,它要求胡同内组织完善,有治安负责人、楼门院长和邻里守望队伍健全;治安巡逻值班力量落实不低于胡同总人口数的3%;安全院达标率达到胡同内总院数的60%;胡同内一般性刑事可防性案件不超过胡同内总人口的1%。……但景阳胡同全部符合上述标准,得以在东城区42条参评胡同中脱颖而出。 创建民间调解队再度告捷 对王依云来说,社区事务琐碎,解决起来也不会立竿见影。当片警期间,她的工作时间大多花在处理邻里纠纷上。纠纷多的时候,一个居民院一上午就发生了3起纠纷。 “严格来说,很多都不在民警的管辖范围内,但老百姓不管这些,只要有事,无论大小,都找片警评理。”王依云说,景阳胡同在鼓楼苑社区最南端,11个居民院的常住居民约250人,流动人口约60人。这条典型的老北京胡同中,私搭乱建严重,鸡毛蒜皮的小事多且复发性强。邻居之间、老北京和外地人之间的摩擦不少,错综复杂。 可每次接到居民电话,王依云都要到场调解。也有不买账的居民,任她磨破嘴皮子也没用。王依云为此沮丧,可很快她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时要是有个老人说几句,打个圆场就不一样了”。 发现处理纠纷的“窍门”后,王依云开始“拉拢”各个居民院的院长,碰到纠纷时就拉着院长一起处理,“他们大多是年纪大的老住户,辈分也高,说话有分量”。慢慢的,居民们接受了这种“王依云和院长一块到场”的场面。 “远亲不如近邻。”吃到甜头的王依云打算把用民间力量调解纠纷的模式固定下来。 今年1月,在她的牵头下,一支由11名居民院院长组成的民间调解队伍建立。队员中既有经验丰富、人情练达的老北京,也有走南闯北的外乡人。此外,两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担当法律顾问,协助调解队为居民解“疙瘩”。 -执行人 71岁老人真心换信任 今年4月,王依云调离了鼓楼苑社区,但她一手创建的这支民间调解队并未终结,而是每个队员都在继续摸索和总结化解街坊邻里纠纷的经验。 这里面最积极的要属调解队队长、71岁的陈祖荫老人。老人住在1号院,是院长。每天早起,他会先到院门口收邮件,然后逐一送到各家。院里的小陈常年在外,老人就把她的邮件先收着,“对账单什么的半个月给她寄一次,如果是急件就给她打电话”。老人的热心肠感动了居民,大家都管他叫“陈大爷”。 “每个院里住了哪些人,谁什么脾气,谁好哪口,我心里都清清楚楚。”陈大爷说,别看他年已古稀,每天都会在鼓楼苑社区的大小胡同里转悠,“街坊们受了什么委屈或者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会找我说说,我也乐意听,解决起来也好对症下药。” 用真心换取信任———这就是陈大爷总结的最佳化解纠纷宝典。 劝架技巧就像和稀泥 陈大爷还记得调解队成立之初,自己处理的第一起纠纷。 当时,1号院居民小张在胡同里遛狗,经过5号院时,狗把刚出院门的老孙吓了一跳。“怎么不拴绳呢?”老孙埋怨。小张也不示弱,结果两人就吵起来了。第二天,觉得吃了亏的小张带着丈夫和弟弟去5号院找老孙算账,双方再次发生冲突,小张甚至要踢老孙,幸亏被她丈夫和弟弟拉开了。 陈大爷知道这事后,找到小张说:“这事你有错,怎么能动手呢?老孙说你该把狗拴上,我看没错。”讲了一番道理后,小张承认自己有错。之后,陈大爷又到5号院去找老孙,并告诉他小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你也不该开口骂人”……就这样,陈大爷两边安抚,以理服人,最后两个当事人都表了态,此事到此为止。 “这劝架啊,就得两边说,有点像和稀泥,水多了不成,泥多了也不成,火候得把握得将将好。”陈大爷说。 还有一次,1号院里的吴大爷把沙发摆到院门口,结果放在沙发上的军大衣不小心被粉刷胡同墙壁的工人喷上灰浆。陈大爷知道后,怕他和工人动怒又解决不了事情,就主动把麻烦揽到自己身上。 “我对他说‘这事您别管,我找他们问问’,然后买了两瓶白酒把他稳住,最后才开导。”陈大爷说,吴大爷喝酒的时候就明白了他的苦心,没再追究工人。 化解“疙瘩”不忘自省 和陈大爷一样,杨树祉既是院长又是民间调解队的队员。老人打小住在景阳胡同,而今已年过花甲。按老人自己的说法,他就愿意管闲事,比如谁家睡得晚声响大,谁家搭个棚子占了公共空间,谁家小狗到处拉屎弄脏院子,他都出来“教育”一下。 前些天的一件事让老人反省起来。那天,一个街坊回来晚了,发现自行车挡路就叫嚷起来,结果把放车的人惹火了,“两个人越杠越上火,最后在院子里大吵起来,其实这时候有个人能上前说说,各退一步也就没事了”。最后争吵在杨树祉的劝说下结束。 事后,杨树祉说,其实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重要的是懂得退一步。在这点上,陈大爷和他有共鸣。 陈大爷说,自己以前也因为小事和老邻居发生过口角,最后老邻居还为此搬离了居民院。其实,陈大爷已经不记得那次口角的起因,但始终记得对方能够不计前嫌,再次搬回大院住并主动示好,两家人才重归于好的。 -受益人 纠纷调解远亲不如近邻 “这种形式好,能解决问题又不伤感情。”1号院居民宗诚老先生说,民间调解队是在“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 宗老先生说,大家都是街坊邻居,难免有摩擦,“就想找个说情论理的地儿,哪怕不论对错,只给双方传个话,沟通一下也可以消气”。 居民们都希望这支民间调解队能一直存在下去。“他们岁数真的不小了,但很热心,而且还不计报酬长期坚持,很佩服。”1号院居民赵航女士说。 说起民间调解队,鼓楼苑社区居委会主任孟立新竖起大拇指,“在这里,存在着与现代化楼房不同的矛盾纠纷”,私搭乱建严重,邻里关系复杂,鸡毛蒜皮小事不断,情、法、理杂糅其间。民间调解队正好满足了居民们的需要。她说,像景阳胡同“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民间自治调解组织,其实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这种自治服务还将在交道口更多社区中发挥作用。 本报记者 王硕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