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走进“零就业家庭”》系列报道(三):为了儿子,他们一直在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01:50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爸爸,我已经安全到达学校。我跟班主任说了咱们家的情况,老师说让我申请助学贷款,利息很低,以后我挣了钱自己还就可以。你和妈妈也不要太累了,注意身体。”读着儿子发来的短信,王师傅摇摇头,叹口气:“都是我没本事,连孩子的学费都拿不出,还得让他贷款念书,唉!”

  王师傅原是山西某钢窗厂的工人,2000年企业裁员时,他下岗了。同年,他的妻子也从某家具厂下岗回家。“当时孩子还都在读小学,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就是我的父亲有脑血栓后遗症,经常需要一些药物调理,那也完全承担得起。”王师傅说,下岗之后,他们夫妻俩在老军营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菜,“菜场都是我老婆在打理,我基本上不去,站在那里吆喝着卖菜,我喊不出口。”

  2001年9月,王师傅的儿子小升初。为了让儿子上个好学校,他翻出自己所有的存折,让儿子进了重点中学的大门。“儿子进去后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爸,找个活干吧。妈太辛苦了。’我当时真觉得脸红。”王师傅送儿子出来,摸摸身上,只有4元钱了。“当时就懵了,一心只想着儿子,可以后生活怎么办?”那一刻,他真的愁了。“我没有脸回去,我拿出身上仅有的4元钱,买了两份报纸一瓶水,还剩下2元留着当路费。”翻阅报纸上所有的招聘广告,王师傅圈点出适合自己的工作,开始了他的求职之路。

  王师傅的运气不错,跑了三天,就有两个单位答应聘用他,“一个是空调维修,一个是焊工。考虑到收入的问题,我选择了空调维修。”他说,这个工作主要是对酒店、宾馆的中央空调进行维修、护理,薪酬按照工作量的多少计,平均每个月700元左右。“活是不怎么累,就是没有个正点,什么时候出了问题什么时候去修,必须随叫随到,有时一修就是一个通宵。不过,只要能挣到钱,这点苦不算什么。”

  2004年9月,王师傅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升学没有让我花钱,就相当于给我省下了几万元。我的儿子真是争气啊!”王师傅花了500多元钱买了一个“文曲星”,作为对儿子的奖励。高中三年,为了能让儿子和其他学生一样得到各校名师的课外辅导,学英语、学物理,他和妻子省吃俭用,甚至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虽然困难点,可我们也不图个啥,只要孩子好,那就比什么都好。”

  儿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2007年8月,一张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王师傅的家里。“我高兴,我的儿子没有给我丢脸。可是我也愁啊,该从哪里去弄这5000元的学费。”王师傅犯难了。为了给儿子凑学费,妻子曾从娘家借了2000元钱,可王师傅知道后,立刻将这2000元钱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他的妻子委屈地向记者诉苦:“唉,你说他这个人,自己没本事吧,脾气还倔,总爱讲点虚荣,万事不求人,谁也拿他没办法。不过有一点让我很欣慰,儿子是他惟一的精神动力,为了儿子,我们一直在努力。”

  本报记者 潘春娟

  (编辑:董春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