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场主摆地摊贴补说书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13:56 新闻晚报
□通讯员陈志强记者王楠摄影报道

  从朋友处听说南汇下沙老街有家“百年书场”,星期天热爱评弹的孙先生兴冲冲带着妻子去参观,却被眼前的衰败景象震住了:屋顶简易的钢梁早已锈迹斑斑,老听客虽然不少,台子、长凳等设施却十分简陋。

  “百年书场这样下去迟早要关门,太可惜了。”孙先生向本报反映。记者从南汇区了解到,南汇茶馆书场曾经十分兴盛,顶峰时有100多家,如今只余下四五家,依然保留着旧书场风貌的仅剩航头镇下沙老街上的这家百年书场。

  听书成每天固定消遣

  沪南公路边的下沙,街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拐进老街,却是行人稀少,清幽寂静。百年书场位于下沙老街161号,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老房子。据书场主人介绍,自修建以来,房屋结构和书场里的东西都是原来的模样,门口上方挂着一块“下沙书场”横匾,字是当地一位书法家所题。

  站在门外,抑扬顿挫的说书声便传了出来——是长篇评书《血滴子》,讲的是清雍正年间的故事,50多位老人早早就坐在里面。台上穿长衫的说书艺人夸张地边唱边做着动作,逗得听众哈哈大笑。这座100余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充满古旧味道,木桌木椅木书台,都有着一定的“年岁”,人字屋顶上还吊着五六只斑驳的电扇。

  72岁的陈火全老伯从12公里外的坦西村赶来,为了听书,他每天要走1个多小时的路。老陈说,从小就是听说书长大的,不听不习惯了。这里每天12:30—2:00都有一场,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过瘾。每天只需付2元茶水钱,就可以在悠扬的琴声与吴侬软语中,舒舒服服待一个下午。

  由盛转衰惨淡经营

  58岁的书场主人周裕芳正忙着给客人倒茶。据她介绍,这家书场解放前是私人开的,解放后转为供销社经营,当时算上她共有4位职工,每天有三百多人来听书,生意很是兴隆。1992年后书场由她个人承包,现在来听书的人越来越少。“最少也有五六十位常客。每天喝茶听书,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周裕芳说,说书艺人是从江浙一带请来的,每天要付给他们70元工钱,如果是唱“双档书”,那就要发100多元两个人的工钱,加上水电、茶叶、房租等费用,说书场肯定是亏本经营。

  南汇茶馆书场过去十分兴盛,顶峰时有100多家。到1985年时还有14家,但如今仅有四五家,且大都是惨淡经营。由于房屋大都已装修改造,像下沙书场这样依然保留着旧书场风貌的,在南汇仅此一家。

  砸锅卖铁也要坚持

  儿子媳妇多次劝周裕芳把书场关掉享享清福,但她不肯。“看到那些老伯痴迷听书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关掉书场。书场是农村老人们的娱乐场所和精神寄托,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办下去。”周裕芳说。

  周围邻居告诉记者,虽然是一场之主,但是周裕芳又做起了泡开水的老虎灶、卖小杂货、卖羊肉等小生意。因为老伴身体不好,年近六旬的她一大早就起床生炉子烧开水,切羊肉、摆地摊,用这些增加的收入“养”书场。在老虎灶前,还能经常看到她用一个大吸铁石在炉灰里吸铁钉。原来,从建筑工地等处廉价买来的木材中有不少铁钉,焚烧后便留在炉灰里,周裕芳每天都要在炉灰里用吸铁石找铁钉,积少成多,一年废钉也有300余斤,可卖得200多元钱,用来补贴书场的茶水钱。

  只要身体还行,就要坚持下去。但不知道自己百年之后,百年书场又会如何?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周裕芳。

  76岁的老听客李老伯则对记者表示,农村老人十分喜爱听书,百年书场更是积淀了深厚历史底蕴。现在咖啡馆、游戏机房到处都有,可是给老人听评弹的书场实在太少了,希望政府部门对书场实行扶持政策,帮助把书场办下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