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王李丹一答新报记者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14:21 生活新报
王李丹一答新报记者问
王李丹一

  新报: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文章的?怎么喜欢上写作的?

  王李丹一:从小学二年级学习编谜语等看图作文开始,看到喜欢的东西、好玩的事就把它们记下来。现在也还保持着每个星期至少写两篇文章,一篇中文、一篇英文。

  怎么喜欢上的也说不上来,只是当时看了一套少年版本的《百科全书》,特别是动植物那本特别喜欢。书上说到了生物的种类、种子、虫和动物,因为配有图片,当时特别喜欢(说到这里,王李丹一大笑起来)。这本书我现在再也不敢看了,可以说它多灾多难。

  当时才上二年级,我把这本五六厘米厚的书带到课堂上去看,由于是寄宿学校,怕老师看见就藏在校服里面。没想到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掉了出来,书不仅被生活老师没收了,我还被罚站在墙边吃饭。

  后来向老师恳求了很多次才把这本书要回来。后来在教室同学抢着要看这本书,两人一扯,一边的书壳掉了下来。修好后再也没舍得看。

  新报:看过的最喜欢的书有哪些?

  王李丹一:很小的时候最喜欢看《一千零一夜》、《少年文学速读》、蒲松林的《聊斋》;大一点后就喜欢《神探福尔摩斯探案集》,《哈利波特》;还有《半月刊》杂志、郑渊浩的《童话大王》。这些书多数是妈妈买的,但很多时候周末或者放假,我就跟母亲去图书馆看一天的书。

  新报: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王李丹一:很多作家都很喜欢,其中最喜欢的有JK·罗琳,阿瑟·柯南道尔,蒲松林,金庸。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新报:在写文章的时候,最悲伤的事情是什么?

  王李丹一:那就是几天都写不出一篇文章、写不好一个句子。这个时候我就蒙头睡觉,如果运气很好的话就会做个好梦,那样我就会从梦中寻找到写文章的灵感。最高兴的时候是,写完一小篇东西,自己拿起来念念感觉还不错。

  新报:你作品中的灵感是怎么来的?

  王李丹一:(笑着神秘地说)因为我有一项本领,那就是看到一件东西我会联想到另外一件不相干的事。你见过有人看到一块塑料碎片居然会想到树和书吗?有一天我在电脑面前发呆,目光移到了窗台边一块不知道从哪儿来的绿色塑料片上……于是思维开始逆时针转,好像看到了一棵葱绿的大树上开满白色的珙桐花,然后又看到这棵树的影子倒了,被分割成几万块,接着被送进了造纸厂,最后变成了书。想到这些后马上花了半个小时写成了作品中的《树和书》。现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我仍觉得很满意,没想到我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而童话《鲤鱼咕咕》则是四年级的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城边的一条很脏的河流,幻想了鲤鱼一家相继被人类污染的河流毒死的童话。而其他的就是从游记、或者看的其他儿童文学上来的灵感。

  不想成韩寒

  一定要超过他

  新报:你在写文章的时候,是怎样锤炼词、句的?

  王李丹一:一般都会为了一个好的句子想上半天。比如在一篇文章中,我写到我和同学抢一角钱的时候,开始是这样写的:“我一把把钱从她兜里拽了出来。”这是为了突出我的野蛮;然后改成:“我轻轻地把钱从她衣兜里取了出来。”听起来我像小偷(因为那可是我的钱);再改成:“我设法让她自己把钱拿了出来”(不太可能);又改成:“我劝她把钱还给了我”(好干呀!憋不出来)。我干脆停了下来,在消耗了一个苹果和一包饼干之后,“我一个飞龙探云,把钱从她的衣兜里取了出来”。终于想到了我满意的句子。原因是当时很想玩游戏(但是老妈不准),于是非常想念曾经玩过的游戏《仙剑奇侠传》里李逍遥的那招飞龙探云。

  新报:对于自己那么小就出了书,你是怎么想的?

  王李丹一:开始当然很高兴,但是也没有多想。每次最大的快乐是写完一小篇文章,从各个小节中获得最多的快乐。

  新报:出书跟你的母亲有多大关系?

  王李丹一: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母亲的一半。从上五年级后,每年的春节,母亲都会带我在外面过节和旅游。我们去过丽江、版纳、海南,从这些旅游中我获得了灵感,写了很多游记。旅游太累了,我喜欢蜗居在家里看书,泡上一杯奶茶就是最好的生活了。王竹仙补充说,因为家里就只有她们两人,女儿大一点后,为了避免春节家里冷清的氛围,她就带女儿出去旅游。同时也能让女儿开阔视野,能更好地写作。但去海南那次,要去找的朋友家春节不让外人去家里,感觉很惨淡,当时站在海边想起身世感觉很伤感。

  新报:有没有看过韩寒、郭敬明等出书比较早的作家作品?有没有想过像他们一样?

  王李丹一:只看过韩寒的一本,很喜欢。没想过要成为他们那样,要与他们不一样,开创一种其他的题材。一定要超过韩寒,一定有信心。

  新报:你认为自己的优点在哪里?

  王李丹一:我想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脑好用一点,胆子大一点。相反最大的缺点就是写文章有点跳,就像乒乓球一样(逻辑上有点跳跃)。就像很多文章,拿给李老师(李智红)时是一块红泥,但在他指导下修改后就是一块红砖。最后,在句子的连贯、词语的修辞、人称的转换叙述上还要多加强。

  出书带来了压力

  正在构思长篇小说

  新报:出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打算?

  王李丹一:(笑着做了个鬼脸)保密!(再三要求下)只能透露一点。最近一直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大概是说一个同龄小女孩,某天从某个撕裂的空间误入了另外一个空间。她很想回家,所以一直在路上边走边努力,在艰辛回来的路上,她学会了很多东西。

  “少言寡语,喜静,怕光,喜欢在暗处看透黑夜。”这是王李丹一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以前只是在写作中抒发一下自我、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的女孩。当她拿到自己出的书时,王李丹一只是翻了翻自己的书,然后淡淡地想:“我也能出书啊!”想不到自己会有那么一天,更确切地说:“我居然也能出书啊?”王李丹一感叹:我还小,以前在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书这个概念。我一直认为那是郑渊浩、JK·罗琳等大作家才能做的事。

  书拿到手里已经一个多月了,许多老师、同学都知道了王李丹一出书的事情。随着《萤火虫的小木屋》在大理各地区新华书店的销售,越来越多的同龄人知道了王李丹一。作为12岁就出书的她,开始不相信自己能出书,现在的她说,能够出这本书,给自己增强了写作上的信心。同学们跟她相处也比以前融洽了,同学们总是开玩笑地说:“你的书能不能送我一本呀!”用王李丹一自己的话说就是同学们在她面前总是“嘻皮笑脸”。自从出书以来她感觉老师、母亲等对她的要求更严格了,周围的空气中充满了没法形容的压力。面对这种无形的压力,王李丹一说:“出书了,我觉得前面有一点点希望的光,但要追到这束光的话,我还需要跑很久,很久……对自己笑一下,先什么都不要管,然后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