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岭南习俗打灯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3日05:42 深圳商报

  1

  吴伟锋:水田月夜伴琴声

  “上世纪70年代我们在荔枝林、水田边赏月;80年代我们在阳台、屋顶处赏月;90年代再也找不到明亮的月亮了。”土生土长的南山区南园人吴伟锋说,“在南头,中秋前一天称为迎月,中秋当天叫赏月,而追月指中秋后一天,即农历八月十六。”

  据介绍,老南头人最重视春节、端午、清明、冬至和即将到来的中秋。

  六七十年代的中秋节,南园村里生产队会组织几场篮球比赛。晚上,宣传队表演节目。在现场,小孩们则提着灯笼,玩打灯笼的游戏,也会放鞭炮,捉迷藏。灯笼几毛钱一个,用彩纸做的,也有自己动手制作,还有人在柚子皮中间插上蜡烛当灯笼,用绳子拖着走。“打灯笼就是用各自灯笼撞对方灯笼,灯笼燃烧视为输。输得小孩嚷着家长再买一个,通常都会挨骂。”吴伟锋笑着说。

  “我们十多个小孩一起玩捉迷藏,有男有女,躲在草房、破屋和大树后。当时思想保守,男孩捉到女孩会脸红,被其他小孩嘲笑,就连赏月也是男女分开进行。

  南园村地处大南山脚下,吴伟锋等小伙伴从未在大南山上登高赏月。南园村地处珠江口,吴伟锋也从未临海观月。前者是因为防火,公社有禁止中秋上山的规定。后者是因为海边是边防线,想靠近政策不允许。

  吴伟锋和其他村民赏月的地点是水田边或荔枝林旁。“一些胆子大的小男孩会爬到日昌楼。30多米高的炮楼,楼顶处没有楼梯连接,只能从围墙外慢慢攀岩上去,很危险。”他说。

  和吴伟锋一起赏月的小伙伴,都是一色男孩,七八个人。赏月时,多半会聊谁家白菜长得好,谁家孩子挨了打,谁和谁打架赢了等话题。他说:“我们七八个爱好音乐的青年带上月饼、花生、红瓜子,拿着二胡、笛子和秦琴,在水田边选块位置铺上报纸,用二胡齐声演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当年,已经在村里小有名气的吴伟锋手把手地教村里其他热衷于玩乐器的青年。吴子田是他的学生之一,也是吴伟锋最好的朋友。“他为了跟我学拉二胡,特地跑到南头街花了三元钱买了一个二胡。1978年,吴子田去了香港,在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好朋友。”

  “上世纪70年代的月饼多以豆沙口味为主,每四个用黄麻纸包裹,五毛钱一包。也有伍仁、莲蓉月饼,但价格相对较贵。村里两个小卖铺的月饼是从县城运来的,只有中秋节才能吃上月饼,买一盒,全家分着吃。80年代的月饼在包装上更为讲究,材料以铁罐为主,同样每罐四个月饼,价格在十元左右,也有小部分用纸盒包装。在口味上没有多大变化,我最喜欢吃的还是从香港带来的月饼”,吴伟锋说。(记者郑恺实习生窦欣羽陈焕鑫)

  2

  张桂辉:弟烤红薯哥“摘青”

  张桂辉,南山区麻磡村的一名土生土长的村民,也是麻磡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据他说,在他成为“青年仔”(20岁)之前,麻磡村民过中秋没有人吃过一个完整的月饼,但回想起来那时的中秋过得最有味道。

  麻磡村现位于南山西丽街道办,村民都是客家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期,也就是张桂辉上中学的时候,供销社在村里设了一个小卖部,每到中秋节就向村民供应月饼。“那时月饼很稀缺,500个人只能分配到250个月饼,平均两个人平分一个,”他说,“那时的月饼都是用油纸包着的,只有莲蓉馅和豆沙馅的。”对过去麻磡村的情况他记得很清楚。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过大节,客家人都爱宰鸡鸭鹅。“那时虽然很穷,但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去弄些鸡鸭。”张桂辉解释道。每到中秋,村子里的柿子和山上的油柑也正好成熟,“青年仔”就会结伙去摘一些背到石岩的供销社去卖,赚点钱买鸡鸭。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村民就要把鸡鸭鹅拿来白焗,放到香案上供奉祖宗。

  张桂辉的哥哥比他大十岁,他读中学的时候哥哥都有二十三四岁了,在村子里大家都管这个岁数的青年人叫“青年仔”。平时青年仔都不住在家里,村子里有老人去世后留下来的屋子或去外面打工的村民空出来的房子都成了他们聚居的地方,村民管这种屋子叫“青年屋”和“青年妹仔屋”。张桂辉爷爷的屋子在那个时候就是哥哥的“青年屋”。

  中秋节晚上的青年屋特别热闹。从家里出来后,常有几个青年仔聚到一起,偷偷讨论村里哪个人家的菜种得最好,敲定后就摸黑到菜地里挖点新鲜的青菜回来炒。他们将之称为“摘青”,但通常只是偷一点最新鲜的蔬菜,所以有菜园的村民到中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在乎那点青菜。

  青年仔在青年屋里炒菜,喝酒,玩耍。这对尚在念初中的张桂辉很有吸引力,每到中秋他都希望可以到屋里去玩。“小孩子出去,我们青年仔玩。”他哥哥每次都这样说着把他赶出屋子。但他也有自己的伙伴圈子,吃过中秋大餐领到月饼后,他和他的小伙伴就会到村子的麻磡河边玩。

  麻磡河其实是一条小溪,源头是山上的泉水,水质很好,村民都从这里挑水喝。中秋的晚上,张桂辉和小伙伴在河边升一堆柴火。那时候过了农历七月十四,麻磡一带的天就开始转凉,晚上外面都很冷。升一堆火可以驱寒,还可以到附近的番薯地偷翻点地瓜过来烧。烧地瓜的时候大家就玩捉迷藏,泼水,等地瓜熟了,就拿出月饼和着地瓜一块吃。“真的好怀念那段时光,可是不可能了,当时的小伙伴现在也大多跑去港澳和国外了。”张桂辉感慨道。

  现在过中秋,已经没有村民会到青年屋玩了。青年屋和青年妹仔屋早在张桂辉成为青年仔的时候就拆掉了,麻磡河边也不再有人去了。现在过中秋,一家人就在院子里坐着赏月,大口品月饼。有客人到,就会抬出茶酒,一块赏月聊天。对此,张桂辉并不感到遗憾。“过去有过去的味道,现在也有现在的特色。”(记者郑恺实习生窦欣羽陈焕鑫)

  3

  骆展明:庭院赏月唱儿歌

  “月亮公公,月亮婆婆,请你下来,吃只馍馍。”这是我小时候唱过的儿歌,名叫《拜月歌》。素有“诗意山海”之称的龙岗,最完整地保留了乡村时代的中秋风俗。说起过中秋,坪地街道年丰社区50多岁的居民骆展明还记得他小时候全家人一起拜月亮时唱的这首儿歌。

  骆展明说,在龙岗坪地及周边的惠阳一带,每年中秋节都有拜月亮的风俗。中秋节时,一家人吃过团圆晚饭后,就拿出月饼、柚子、板栗、梨、枣、柿子等,很虔诚地摆放到院子中央拜月亮神。到了子时(夜里12时),月亮最圆时,家里最年长的老人,就带着全家跪拜月亮,每个人都拿着月饼,举着香,闭上眼睛,许个小小的心愿,希望月亮婆婆能够听见并且帮助许愿者实现。

  拜完月亮,老人便和孩子一起切月饼吃,一边吃,一边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七仙女下凡等传说和故事……古代把月称为阴,月亮在人们心中是美丽、温柔、恬静和可爱的,所以民间给女孩子取名字时也常常取“月”或“嫦”、“娥”字如“雪月”、“春嫦”、“秀娥”等。老人们还教孩子们唱“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我家。打谷场边屋檐下,照着地上小娃娃。娃娃牵手同玩耍,转个圈儿眼昏花,一不留神摔地下,连声喊痛叫妈妈”之类的儿歌,大家哈哈一笑,满院欢喜。(记者颜家梁)

  4

  李耿雄:梅里雪山赏明月

  每年的中秋节对于李耿雄来说,都充满了新意,有时在大海边,有时在溪水旁,有时在山林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户外的大自然中,欣赏明月,品味美食。

  李耿雄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今年30出头,从小在梅林关外的白石龙村长大。有着开朗的性格和强健身体的他,非常向往户外活动,爬山、涉水、攀岩、速降等都是他喜爱的项目,朋友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山林小熊”。身处具有浓郁传统风俗的岭南人家,作为年轻一代的小熊却享受着新时代的另类生活,就连传统的中秋节也不例外。

  “去年的中秋,我是在梅里雪山度过的,那是我有生以来距离月亮最近的一次,在山野的宁静清新中,我感受了一个特别的中秋。”谈起中秋节,小熊的心似乎又飞到了山野之间。“当时,我们一行4人,从德钦羊咱大桥出发,背着帐篷,共翻过三座4000多米以上的高山,经过将近10多天200公里的奔波,终于在中秋节的晚上转完了梅里雪山,回到了飞来寺,那里正对着梅里雪山。高原夜间的寒冷丝毫没有减少我们的兴致,由于路途上需要带很多的户外装备,我们中秋节只准备了几块月饼,于是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3400多米的海拔使我们感觉和月亮更加接近,晴空之中,一轮明月悬挂当头,硕大明亮,点点繁星伴随着月亮照耀着整个夜空,远处的梅里雪山像一个巨人一样,安详的屹立在那里。吃完月饼后,我们大家都安静地坐着,没有一个人说话,眼睛都望着远方,一股思乡之情弥漫在我们四周。后来,当回到住的客栈时,热情的藏族大姐捧上了热乎乎的酥油茶,我们立刻从身体到心里都暖和起来。”(记者王斗天万鸿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