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沙鱼涌:古商道通江达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3日05:42 深圳商报

  

沙鱼涌:古商道通江达海

  沙鱼涌,一个绝大多数深圳人闻所未闻的小渔村,静悄悄掩映在大鹏湾葵涌油码头以东500米一处山环水绕的“世外桃源”里。明朝年间兴起于这里的沙鱼涌口岸,曾经是惠州、东莞、宝安三地最大最旺的港口,最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当年被人们称为“小北京”。

  两座沧桑古桥,一条隐秘古道,一个废弃口岸,演绎数百年繁荣通商史

  沙鱼涌:古商道通江达海

  拨开山间草丛古道隐约可见

  金龟村的东北面是田头山(深圳第六高峰,海拔689米),西南面是鸡景山(属马峦山系),这两座高山横卧在大鹏半岛的最北端,而金龟村正位于两座高山之间的山口上,所以这里便成为来往大鹏半岛的必经之地。

  82岁的老村民邱木金回忆说,据金龟村邱姓族谱,400多年前邱姓祖先的第三个儿子从龙岗上岗村来到金龟村定居,当时这个地方已有一户张姓人家和一户余姓人家,那个时候这座桥和这条小路就已经存在了。

  邱小礼对记者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条道路的修建,这条通商古道大部分都已经被毁坏了,石板桥也没有人行走了。”

  来到沙鱼涌河边,葵涌街道办文化站原站长李乃林领着我们走到山边。他用手拨开草丛,果然见到一条久经踩踏的羊肠小道。沿着山边看去,古道虽然已被杂草覆盖,但古道上的杂草明显比两旁的树、草矮了许多,远远望去,仍然可以看出古道的痕迹和走向。

  在沙鱼涌河出海口的南岸山坡上,还有一段保存完好的数百米古道,上坡路段有48级台阶,用长方形的石块铺设,上了台阶后是一段沿着斜坡开挖出来的泥土路。走过这段泥土路,是下坡的台阶小路,直通东芴海滩,也就是当年沙鱼涌商品交易的场所。

  河口金海滩是口岸交易场所

  沙鱼涌村是葵涌街道办土洋村属下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沙鱼涌河出海口的南岸边上,出海口的南边是一个海滩。

  沙鱼涌居民小组组长陈煌先指着海滩对记者说,这个沙滩叫东芴海滩,以前的商品交易就在这个海滩上进行。香港以及外国的商船就停在海面上,然后用小船把商品运到岸边的沙滩上交易。境外商船运来的商品主要有棉纱、布匹、煤油、香烟、火柴、食品等,有时还有枪支弹药运来这里出售。内地商人通过古道运来的产品主要是猪、牛、羊、家禽、木柴、木炭以及农副产品。商品运出沙鱼涌口岸时,都要经过海关的检查。

  记者观察,这个盛极一时的交易场所,如今寂静地卧在大鹏湾上,再也找不到一点通商的痕迹了,只有民国时期兴建的一个哨所和1989年兴建的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耸立在海边。

  利锐良告诉记者,据前辈们讲,沙鱼涌这个交易场所在明朝年间就开始兴起,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最繁华的时期是上个世纪初至30年代,当时的沙鱼涌口岸是惠州、东莞和宝安三地最大最旺的口岸,境外和内地的商船每天都运货到沙鱼涌港口,这里有海关、银行、典当、赌场、妓院、烟馆等,在这里从事搬运、经商的人员多达上万人。沙鱼涌这个地方当时远近闻名,被称为“小北京”,可见它当年是多么的繁华。在旧版中国地图上,也标有“沙鱼涌”。

  利锐良说,沙鱼涌港口每天有一班船从香港往返。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就是从这里登船开赴山东的。抗战时期,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中,从香港撤离的部分文化名人就是从沙鱼涌港口上岸,再转移到内地的。

  古道曾是通往大鹏半岛的通道

  盛极一时的通商重镇,为什么衰落了?利锐良说,解放初那几年,沙鱼涌仍然很繁华。大约在1953年前后,香港水警经常到沙鱼涌的海面上突查商船,解放军看到香港水警船越过边境线就阻止。从此以后,商船就不敢来了,昔日兴旺的港口从此烟消云散了。

  78岁金龟村老村民邱维昌说,这条古道以前是通往大鹏半岛的惟一通道,小时候他看到每天都有商队经过这里,有时一个商队的挑夫就达30多人。从10多岁开始,他就跟随父亲挑东西去沙鱼涌卖。八九公里路程,单程约走两个小时。这条古道很小,弯弯曲曲,有的路段用石块铺设,有的路段是人们踩踏出来的泥土路,挑东西走在这条小路上要特别小心。

  这座石板桥的东南面桥头边,以前有一间桥头店,店名叫“荣发”,是金龟村村民邱荣发开的,主要是卖一些凉茶、饼干、副食品等。他去世后,他的子孙接着经营,他的第五代孙正是现在的金龟社区党支部书记邱小礼。

  桥头店曾经是过路客商歇息的地方,所以这个桥头店虽然很小,但名气很大。小时候,他也常到桥头店买芝麻饼吃,那种饼是从淡水运过来的,味道香甜,至今都记得很清楚。

  窑鸡和海鲜吸引新游人

  有数百年历史的通商古道,如今已残缺不全,踪影难觅;沙鱼涌再也看不到进进出出的商船。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金龟村和沙鱼涌村别开生面,吸引了欣赏美景、品尝窑鸡的城里人。

  金龟河两岸分布着上10家以窑鸡为特色的饭店。沙鱼涌则以其美丽的海滩和鲜美的海鲜吸引着众多游客。沙鱼涌的东芴海滩,面向大鹏湾,背靠大山,形成了独特的山海景观,许多人就是喜欢她的优美和静谧。而附近的诸多海鲜大排档,是游客必去的地方。

  记者采访的当天中午,并非双休日,但大部分海鲜食店都座无虚席,还有旅游团队来到这里观光。

  沙鱼涌村脚下是一条通海绕村的行船水道,背后是一道碧水金沙的黄金海岸,旁边是两座连绵起伏的青翠山峦。匆匆过客很难想到,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几十间房屋,看上去有些陈旧落后的偏僻角落,当年曾独占风光……

  从金龟村到沙鱼涌有一条古商道,当年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商贩挑夫行走其间

  每天来往沙鱼涌的商贩挑夫成百上千,都要途经龙岗区坪山街道办金龟村的一条有数百年历史的山间小道。一座石拱桥、一座石板桥,分别架设在两村的母亲河—沙鱼涌河和金龟河上。

  日前,记者来到金龟村采访罕见水榕群落时,金龟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邱小礼无意中说:“金龟村还有有一条通商古道和一座石板桥,都很古老了。”我们顿觉新奇,一心要去看看。

  走过金龟村的小巷,穿过坪葵路一座桥洞,来到一条小河边。邱小礼指着横跨河上的一座石板桥对记者说:“这条河叫金龟河,河上的石板桥和河边的石板路连接一条通商古道。直到解放以前,这里还是大鹏半岛与内陆来往的惟一通道。”

  记者看到,金龟河上的这座石板桥,两端为叠式桥墩,三块很长的石板横跨在桥墩上,构成桥面。随同采访的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教授彭全民用圈尺丈量,石板桥长5.7米,宽为1.53米,离水面高度为2.2米。三块石板,每块宽为30厘米左右。金龟村主任邱国荣介绍说,早年的桥面比现在窄,人畜过往不方便,1963年曾对桥面进行改造,把边上的两块石板向两边挪出,空出的两道空间捣制了混凝土,使桥面比原来加宽了60厘米左右。

  彭全民说,石板桥在深圳并不鲜见,但这座叠式桥墩石板桥在深圳还是首次发现。这座古石板桥见证了本地交通变迁,对研究深圳古代石桥建造历史很有价值。这座古桥和古道都值得保护。

  相形之下,屹立在这条通商古道南端沙鱼涌河上的一座石拱桥,鸟瞰山涧湍急的急流,更显雄伟壮观。记者现场看到,拱桥长约20多米,宽约两米多,离水面约五六米高,两边的弯形桥墩用石头砌成,上方的桥面是钢筋混凝土,桥面两边还有护栏。土洋社区党支部书记、在沙鱼涌海面当过几十年渔民的利锐良告诉记者,这座拱桥是民国年间兴建的,之前是一座铁索桥,过路非常不方便,后来由海外华侨捐款,把桥进行了改造。石头水泥都是外国进口,百多年完好无损未出问题。以前来往沙鱼涌必须经过这座桥,至今还在使用中。

  深圳商报记者关国林张万极

  通讯员肖汉鲁阮阿萍/文深圳商报记者张万极/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