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特别新闻] 驻桥老记者深情忆当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08:46 汉网

  记者 冯欣楠 王南方

  1955年起,本报派出万林、周代、萧定、宫强四位记者报道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如今,萧定与周代两位前辈已辞世,万林老人年过八旬,78岁的宫老腰腿硬朗。

  9月21日,宫老来到采编部,讲述当年吃住在长江大桥工地的所见所闻。其中两个片断,老人深有感触,至动情处,泪光盈盈。

  木船撞上操作台

  1955年11月15日下午1时许,长江已刮了一夜7级大风,白浪滔天,江面轮渡老早就停了航,市民套上了厚冬装。我与摄影记者想去江面工地现场了解情况,没法上江心操作台,恰好大桥局领导、前苏联专家要乘小火轮,目的地是正在施工的五号桥墩,我们赶紧挤上去。

  江心五号桥墩施工平台靠定位船扯往大锚定位。一登上施工围囹,就听到一段险情:凌晨1时左右,一只无人操作的木船从上游直奔定位船,撞个正着。指挥台立即向靠在岸边的火轮发信号,火轮迎着一起一伏的波浪,驰到定位船边拖走了木船。

  我正在记录,突然感觉围囹一颤,有工人大喊:“有东西撞到围囹了。”所有人大惊。

  若是围囹被撞坏破口,五号墩的操作台就会进水,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还有人身危险。工人们冲到围囹边查看,发现防护网下有一只被撞破了的大木船。江水不断冲刷,木船被冲得在围囹上撞。

  “得赶紧把木船拖走。”

  “围囹上没有起重设备。”

  “江水太急,小火轮靠不上去,没法拖船。”

  工人们一筹莫展。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用斧头把木船劈碎。”

  工人们分散找工具,几分钟后10多个壮汉一拥而上,手持利斧重锤,一阵猛劈,砍累了,第二梯队接着上。几十个工人差不多花了2小时,才把木船劈得支离破碎,顺江流而去。

  风大浪急,火轮靠不上定位船,食物无法送上去,工人们已两顿没吃了。下午4时,岸边的人们想出了一个主意,把馒头用铁丝串起来,等火轮开到定位船附近,把一百多个馒头投了上去,工人们这才吃到了这一天的第一顿饭。

  铆钉竟比铆孔细2毫米

  1956年底,武汉市表彰年度劳动模范,5人受评特等劳模,其中之一是铆工师傅宋大振,他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长江大桥原定的铆钉尺寸,比铆孔细2毫米。当时,大桥钢梁拼接停工,直到专家讨论解决方案,杜绝了一项百年大患。

  当时宋师傅50多岁,开始不在铆工班。他的到来,颇有些偶然。

  1956年7月7日,大桥开始架梁。20多批铆工先后从上海、山海关、唐山、沈阳、柳州等地调来。大家热情高涨,头两天就铆了2000多个铆钉。

  7月11日,前苏联专家茨尔柯夫到工地检查,发现有一个小组第一天铆下的212个钉,58颗不合格,不是“飞边”,就是“偏心”。

  工人们有的埋怨铆钉炉有问题;有人说铆钉枪有问题……茨尔柯夫为此5天没睡好觉,中国主管工程师罗其斌也焦躁不安:工人大都是六级铆工,为何铆不好呢?

  在工区办公室,罗其斌随口问值班工人:“咱这里有没有七级铆工?”“有,一个叫宋大振的,去年才从沈阳桥梁厂调来。”罗其斌马上派人去请宋大振到钢梁上。

  罗其斌让老宋现场表演一下,老宋一口气钉了5个钉,既不“飞边”也不“偏心”。

  罗其斌问:“枪好使吗?”“好使。”“弹子好不好?”“好。”“问题究竟在哪?”“就是技术。”“那就行。”

  很快,宋大振被调到钢梁上当铆工,并手把手教其他铆工们手艺。随着工艺技术加强,以前18个工班拼1个米字,后来拼10个米字只用五六个工班,铆合质量达97%以上。

  一天,过细的宋师傅,把又长又粗的铆钉往眼孔里塞,毫不用力地塞进了孔里,经仪器测量,眼孔和铆钉几乎差2毫米。平时热胀冷缩,在铆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发现。如果持续铆,后患无穷。

  老宋的发现震惊了大桥工地。当他被评为年度市级特等劳模时,无人有异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