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07:00 解放日报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调查说明

  “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却对你的家庭住址、电话、手机,还有MSN、QQ号、电子邮件了如指掌。”个人信息仿佛完全公开,无时无刻被某些人、某些企业利用,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不少人对此现象发出感叹:“我们什么时候变得那么透明?”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和上海神州市场调查公司联合进行了本次“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的调查。

  本次调查有效样本350份,其中,男性为44%,女性为56%,样本按照年龄、收入和文化程度做了合理分配。

  我的信息他们全知道

  业主陈先生刚刚拿到新房的钥匙,手机就受到房屋中介公司、装修公司的“轮番光顾”。“我的手机号、新购房子的位置、楼层、房型与面积,对方都一清二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虹口区的包先生则更加烦恼,女儿高考结束,家里的电话天天不断,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学校,邀请他女儿入学。更啼笑皆非的是,女儿成绩不太理想,邮箱里却塞来了做高考“金榜题名”纪念品的广告。

  其实,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车辆保险将到期,众多保险公司会不约而同赶来“关心”;哪家有了宝宝,从奶粉、胎毛笔到尿不湿,供应商一起“热情问候”。

  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关心和问候,不是没有针对性的盲目推销,而是都能准确说出被关心和被问候者的具体情况。推销车险的,连车主的购车时间、车型、车险保单号码和保单到期的时间等信息都了如指掌。而那些新妈妈在什么医院、什么时间、生下的宝宝是男孩女孩全部说得明明白白。甚至有人病逝,在第一时间,有专门从事殡葬服务的“一条龙”上门招揽生意,有时“几条龙”为抢生意争吵得不可开交。

  难怪有受访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么隐私的情况,他们全知道!”

  相关的调查显示,有接近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接到过这样的电话,或者收到过这样的广告推销宣传单。

  让众多的受访者不安的是,他们本身并不知道自己的电话等信息已经被泄露,而是在受到骚扰以后才发现自己的信息不是秘密。(见下图)

  受访者姜先生忧虑地说:我不清楚还有多少人知道我的个人信息,也不清楚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我的个人信息。有时候想想也挺可怕,感觉我被人扒光了衣服扔在大街上。(李少星)

  “听到手机铃声就哆嗦。”

  那么,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受访者感觉有什么样的直接危害呢?

  在得知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后,有77.1%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危害是不断受到电话的骚扰。

  受访者刘小姐说到此事,依然心有余悸:“我在一家保险公司投过保。今年以来,我不断接到各家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电话,要我参加各项活动。你无法想象,在频率最高的两天里,我接到了五十几个手机电话,最后,我一听到手机铃声人就哆嗦。”

  同时,有28.3%的受访者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受到威胁; 有27.1%的受访者担忧自己会遭遇诈骗;还有15.1%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好像被人监视了。值得注意的是,有大约7%的受访者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持无所谓的态度。

  面对电话推销的骚扰,受访者心目中,最担忧的是个人电话和住址的泄露。(见下图)

  在个人信息泄露后,受到商业推销骚扰最多的领域中,保险推销位列第一,有66.6%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其次是随近来股市上扬的形势影响,推荐炒股理财的电话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有52.3%的受访者表示接到过此类电话。以后依次为商品推销、房屋租售、导医保健、发票文凭推销推荐等。(武伊璇)

  我的信息他们怎么知道

  那么,普通百姓的个人信息,怎么会成为“公开的秘密”的呢?是谁,把那些个人的信息泄露出去的呢?

  调查显示,53.4%的被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是:网上注册、申请、登录邮箱或者聊天室、论坛之类时所填写的个人信息,会有很大可能被泄露。

  有53.1%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是在商场注册会员时,参加赠送小礼品等活动填写了详细的个人信息,商场在处理此类资料时的态度随意,也造成了个人信息流失。(见下图)

  受访者高先生在某网站注册为会员,留下了电子邮箱的地址,3天以后,他开始收到这个网站发来的邮件,一个星期以后,不仅网站寄来邮件,各种莫名其妙的邮件也蜂拥而至,从理财顾问到代开发票,从交友派对到做电视栏目的观众,高先生不胜烦恼,从此不再使用这个使用了5年的邮箱。

  杨小姐今年生了个宝宝,回家的当天,就接到好多个电话,推销奶粉、尿不湿、婴儿床、小被褥、推销少儿保险、宝宝摄影的,联系做胎毛笔的。杨小姐不胜骚扰,询问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生孩子的信息的,结果,在答应一位推销员的生意后,那位推销人员说:“我们是花钱买来的。有的直接从医院那里得来,未必花钱,但需要经常送点东西;从贩子那里买,直接花钱。一条信息5元、10元不一定。”

  一位专门做“殡仪”生意的常先生告诉调查人员:做我们这种生意,信息很重要,我们不能够事先上门推销啊,也不能够滞后啊。所以,一般要和医院搞好关系,一遇到有人需要我们的服务,就立马联系,有时候就等在“太平间”门口。当然,也有其他途径的。总之一句话,有用的信息是要花钱买的。

  个人信息如果仅仅在某个环节无意泄露,未必会成为社会问题。但是,当商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每个个体的人都可能成为商家的潜在的客户,姓名、年龄、学历、职业、收入、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对部分商家来说,这些信息谁掌握得越多,谁就拥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个人信息就此转化为一种资源,成为商家需要的筹码。这时候,对个人信息材料的搜集也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

  于是,我们发现,有一幢楼,甚至整个小区的购房者信息被买卖;有某个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料被标价出售;在地铁通道,有“某地区某级别官员名录”叫卖;以致在网络上出现了“4000个老板手机号码”、“高档楼盘业主名录”、“全国物业公司大全”等信息资料。甚至有了专门查阅姓名、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的“找人”的专业网站。

  与此相对应的,一些号称“信息公司”的,成为收集、整理分类和出售个人信息的专业公司。

  当某个环节无意的泄露转化为商业意义上的有意收集的时候,个人信息的保护面临的是空前的挑战。(王佳妮)

  我的信息谁来保护

  面对着个人信息的公开化,受访者更多的是无奈。调查中,有79.8%的受访者表示唯一能做的就是拒绝接待那些骚扰者;有9%的受访者表示会敷衍骚扰者;只有2.9%表示,会追问那些人“如何得到我的个人信息”,但追问的结果经常是没有结果。

  显然,个人的力量在商业利益面前,显得非常微不足道。受访者在回答如何看待个人信息这个问题时,呼吁进行规范位列第一。(见下图)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使用、传播、转让缺乏有效规范和相关法律约束,而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个人信息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由哪个部门负责采集,如何采集,采集信息是否需要本人同意,用什么方式采集,采集来的信息用在哪些方面,个人信息的交换共享,个人信息资料的更新,个人信息保护期限以及过期个人信息的销毁都应有严格法律规定,我国在这方面则相对滞后。老百姓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大都处于不设防状态,这就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被盗用。

  在信息社会里,个人信息就是资源和价值。信息化社会中个人信息的大量收集和利用已威胁到个人的合法权益,所以信息保护必然成为主流趋势。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此项法律,将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保护,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作出规定。相信个人信息满天飞的现象将得到遏止。(范 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