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鲜粮制品地方强制性标准执行 昆明市场散装米线仍无生产标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2日12:18 云南日报

  鲜粮制品4个地方强制性标准今天执行

  

鲜粮制品地方强制性标准执行昆明市场散装米线仍无生产标识

  高挂“袋装鲜米线”招牌,照样用手抓本报记者 苏颖 摄

  昨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鲜粮制品4个地方强制性标准开始实施,要求散装米线也要在筲箕或箩筐外面贴上标识,标明保质期、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号、即食型或非即食型等内容,但记者走访两家菜市场的6个鲜米线经销点发现,盛放散装米线的容器上,都没贴相关标识。

  商贩早上进货时就没见标识

  大假第一天,鲜米线卖得特别好,中午时分经销商李小姐已经比平时多卖出了一两百公斤,销量增加了50%,付女士的摊点上也只剩少量的干浆米线,在她身后装鲜米线的筲箕已经摞得有半人高。然而,与一个月前记者来此采访时并无区别,没有贴着标识。

  问到昨日开始执行的鲜粮制品强制性标准,市民和经销商不太清楚。蔡大姐告诉记者,早上从厂家进货时,筲箕上确实贴着个纸条,不过那是这几年一直都有的。纸条上有厂家名称和鲜米线重量,只要是方便进货和区别产品,到市场上销售时经销商就会把纸条撕了,而一些小作坊生产的鲜米线连这样的纸条都没有。蔡大姐的话得到其他几个经销商的证实,他们昨日进货时并没有发现或被要求在筲箕或箩筐外贴标识,“都是当天做的当天卖,老顾客都认得,哪需要什么生产日期。”。市民黄女士与丈夫买了3块钱的米线,她说,这么多年来她都习惯在这个摊点上买一个厂家的米线,很放心。

  厂家节假后米线要盖膜上市

  目前,昆明市有170多家米线厂,95%以上都是小作坊生产,多集中在城郊接合部出租房及农村地区,生产场所及设备简陋。据统计,昆明市场上七成以上的米线出自小企业和小作坊。新标准的发布实施,目的就是进一步规范米线等鲜粮制品的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地方特色食品的质量安全。

  但记者昨日采访几家规模较大的米线厂时发现,即使是它们也没有跟上新标准的要求,多数厂家甚至还没取得“质量安全QS认证”。由此可以猜测,昆明目前还没有厂家能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厂家对于此次新标准的出台、实施反应迟缓,两家在行业发展中被给予厚望的厂家给记者的答复也颇耐人寻味,一个说对于新标准还在适应缓冲阶段,另一个说正在印制符合要求的米线覆盖膜,上面将有米线标识,估计在收假后上市。

  按照新实施的强制性标准规定,凡是米线用箩筐或筲箕装着卖的,首先箩筐或筲箕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但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厂家已不提供箩筐、筲箕,或者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很多经销商使用的箩筐或筲箕都是自己提供的。那么在从厂家盛放米线时,谁来对箩筐或筲箕的卫生标准把关?新标准的实施到位需要一段时间,它的诞生意味着一个食品卫生时代的到来。对于何时能在市场上看到贴着QS标识的散装米线,本报将继续关注。

  新闻链接

  9月6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关于鲜米线、鲜卷粉、鲜饵饵丝、鲜面条的4个地方强制性标准,该标准从今年10月1日实施。要求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在散装产品容器(筲箕或箩筐)上必须标注明确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执行标准等内容。在执行新标准过程中,对“包装要求”的实施有一个包装产品和散装产品并行的过渡期,待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趋于成熟时,在昆明市逐步按标准执行。

  罗南疆(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