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乡村之间有品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05:5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我市部分“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建设经验探索

  王义重 方驰 孟苏 本报记者 汪光辉 王晶 摄影 何海洋

  国庆前夕,我省在德阳召开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暨“一村一品”发展现场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明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将达2400家,专合组织发展到1.6万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面达到54%,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的增收额高于一般农户50%;一村一品专业村将发展到3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户的增收额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20%以上。

  在全省“一村一品”的建设中,我市有14个村参照农业部“一村一品”专业村统计标准,被评为示范村。他们之中,既有发展水蜜桃、食用菌等种植业的村落,也有发展旅游农家乐等休闲业的山村。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我市还有一些专业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骨干项目和主打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走出了广阔的“一村一品”之路,一些还将范围扩大到“一乡(镇)一品”和“一县一品”。

  记者从成都市农委获悉,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79家,龙头企业同比增加了111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同比增加92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4.6亿元,净利润12.5亿元。依托这些龙头企业,曾经边远偏僻的乡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

  为了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本报选取了我市种植、养殖、农业旅游观光、农产品加工四个类别的“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进行深度解析。

  新闻背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目前正成为世界各国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了一批专业村,目前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已达2355个。并且正在由畜牧养殖业、果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休闲观光、涉农服务业等产业拓展,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种出的品牌

  地点:蒲江县成佳镇同心村

  项目:种植业

  提到成都茶叶,不得不说到蒲江,说到成佳。蒲江县成佳镇是成都市茶叶牵头县的核心区域,有茶园1.86万亩,集茶叶种植、加工、交易为一体,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是全省最大的产茶区和最大的茶叶出口基地。近年来,成佳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多种茶、种好茶,茶叶基地规模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茶叶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土地是有限的,而茶叶品质标准是无限的,能够并且需要无限制地提升。”成佳从企业到政府到茶农都达成了这一关键性的认识,用有限的土地种出“无限”的茶叶,成了他们不停努力的目标。

  成佳镇的同心村是该镇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全村1502人,种出了3400多亩茶叶,人均茶叶种植面积达两亩多。同心村党支部书记王君贤介绍,该村种茶历史悠久,但比较零散无序,真正规模化标准化地种茶还是从该镇调整产业结构力度最大的2004年发展起来的。2004年前,村里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经过两三年时间的发展,现在人均收入近5000元,农村生产总值也翻了一番。

  蒲江县级部门和当地政府对适宜种茶的村社进行一对一的扶持,贴钱买茶苗送给群众种茶,由茶叶企业和政府的技术人员指导进行标准化种植、管理。慢慢尝到了甜头的茶农,纷纷主动扩大规模。2004年,嘉竹等大型茶叶加工企业入驻成佳镇,同心村成为嘉竹的茶叶种植核心示范基地进行订单种植,龙头企业的带动使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规模扩大了,人手紧张了,一些发展得更好的茶农把目光转向了机械作业,购置采茶机进行机采。

  这几年成佳一直在提升茶叶品质上不断下工夫,包括改良茶树品种,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茶农之间互相监督等。曾经的主要品种四川中小叶种被逐步淘汰,建成了以福选9号、福鼎大白等为主要品种的优质茶叶基地。

  伴随着越来越高的出口质量要求,茶叶种植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统防统治的同时,一套茶叶质量追溯管理体系日渐完善。

  养出的品牌

  地点:金堂县又新镇祝新村

  项目:养殖业

  国庆前夕,记者来到位于金堂县又新镇祝新村的正大集团“14万只蛋鸡养殖项目”现场看到,这个投资1400余万元的全自动化养鸡场建设已接近尾声,崭新的鸡舍将实现环境、通风、喂料喂水等都是自动控制,以后出厂的鸡蛋也将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鸡蛋。依托龙头企业,祝新村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业产业化水平也将一跃成为金堂农村的代表。

  记者了解到,泰国著名的正大集团之所以会把棋子步至边远的金堂山村,都源于我市2005年末与正大集团签署的成都与泰国正大集团全面合作的备忘录。去年,正大集团利用成都畜牧、种植等资源的优势,在我市选择数个村作为试点开展“一村一品”工程,推进农村企业化。金堂县又新镇祝新村村民入股组建的成都新祝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成都正大有限公司签订了“14万只蛋鸡养殖项目”的合作协议,成为我市农村开展的第一个“一村一品”工程。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整个项目占地30亩,建成后将存栏养殖14万只产蛋鸡。正大集团四川区总裁宋航告诉记者,新建的蛋鸡场占地30亩,将存栏14万只罗曼粉等品种的蛋鸡。新的蛋鸡场采用全自动生产系统,从上料、饮水、集蛋到通风以及消毒等都是机械化操作,鸡舍内还安装了风机和湿帘,用来调节温度和吹风除尘。据介绍,为了减少鸡的疫病,同时保证产品无公害,公司将采用密闭式管理,并定期对环境及鸡群血样进行化验监测,同时,新的鸡舍将采用两层式隔离设备,产生的鸡粪漏下后自然风干、发酵成为有机肥料。据正大公司的可研报告显示,项目投产后,鸡场在10年的经营周期中预计可产出商品鸡蛋25750吨;预计销售收入达到1.3965亿元人民币。

  金堂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变过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耕作方式,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种养殖。正大公司的品牌、技术、管理和市场都是成熟的,祝新村老百姓与他们的合作,使整个农村与企业休戚相关,农村企业化将成为“一村一品”的一个重要手段。

  记者同时了解到,蒲江正大新农村养殖项目由青蒲投资公司、蒲江县金花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和正大集团共同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18万只肉鸡养殖场”项目目前也进入施工阶段。建成后力争年出栏肉鸡100万只以上,养殖的肉鸡全部销往成都市场。该项目涉及光明乡农户85户314人。据相关测算,通过该项目,金花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年获利能力将达到200万元以上,而且带动光明乡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游出的品牌

  地点: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

  项目:旅游业

  隐匿在邛崃高何镇高兴村五六组境内的楠木溪景区,清新幽静。一路上,小溪与竹林作伴,高大的树木与民居隔溪相望。楠木溪里的农家乐鳞次栉比,各有特色。无一例外的,家家都有溪畔的吊脚楼,在此打牌、看书、喝茶、聊天真是无比惬意。因着这天然的地理环境,凉爽的楠木溪成为了邛崃本地人和外地人消夏避暑的胜地。这个季节,也就成为了高兴村人最高兴的时候。大家都盼着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挣上一大笔钱。旅游休闲产业也因此成为了高兴村的致富产业。

  有了天然的条件,农家乐也建立起来了,如何让更多人来这儿避暑,如何接待好他们,让他们在这里住得舒服,吃得舒坦,大伙又盘算着提高农家乐的档次。今年3月,楠木溪农家乐协会成立。28个会员报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会员不多,却并不影响农家乐协会职能的发挥。跟许多农家乐协会一样,楠木溪农家乐协会也有自己的章程、管理规定等。才起步的农家乐需要规范服务,也需要对外宣传。楠木溪农家乐协会的几个理事毅然担当起带头作用,包干到户,每家带动4—6户农家乐抱团发展。不定期的培训过后,农家乐的服务开始逐步规范,而由协会组织的一次集体出击的对外宣传,让楠木溪一夜成名。今年6月,楠木溪农家乐协会印了5000册楠木溪风光彩册,分别向邛崃市各大机关单位和人群集中的广场进行发放。效果如何?楠木溪农家乐协会副会长陈济刚给记者报了个数字:今年楠木溪共有150个标间、400多个普通床位,几乎没有空过,家家收入都好几万元。

  记者了解到,和高兴村相似的地方还很多,崇州鸡冠山乡琉璃村、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红砂村、幸福村、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都依托自身资源,发展农家旅游。红砂村花乡农居以省花博会为契机,通过放大花卉产业优势,坚持走精品农业、都市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的路子,成功打造成为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及西南花卉市场重要基地,并带动了片区农民的增收致富,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0263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247万元,如今红砂村已成为省、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亮点之一。幸福村村民以花卉种植、经营餐饮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其中花卉种植又以梅花为主,目前已跻身全国四大梅林之一,全村各种鲜花种植面积达2155亩,全村下辖八个经济联合社,共1701户。幸福村通过打造幸福梅林,形成了独特的农业观光旅游胜地。

  编出的品牌

  地点:崇州市怀远镇

  项目:农产品加工业

  崇州市怀远藤编,自古以来就是古镇怀远的传统产业,曾经只是怀远人眼中普通得和春种秋收一样的农业手工活,并未“奢望”它能带来多少财富,而在2005年崇州市实施“一乡一品”发展战略后,怀远藤编开始了飞速发展,年产值突破两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3亿元,4000余名群众从事藤编加工业,藤编成为该镇大多数群众的增收致富途径。对于怀远来说,藤编之乡品牌越来越响,与政府加大投入,努力转变业主理念,免费培训藤编人才密不可分。

  宽阔整洁的街道,清新的花草树木,一幢幢前店后院中西结合风格的藤编店……为了将藤编产业做大做强,该镇拿出30万元打造了这条一公里长的“藤编一条街”,目前已集中了镇上七八十家上规模的藤编企业,这些藤编企业曾经大多都是小打小闹的作坊。“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名气,还多亏政府帮我们想办法转变观念。”气派的志辉藤器商场老板李志辉对镇政府始终充满了感激。

  这两年,怀远镇党政负责人带着镇里的藤编大户去过全国不少藤编发展较好的地方“取经”、宣传。“要做大藤编,先要把大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镇党委书记陈大林决定先做藤编大户李志辉、李茂祥姐弟的思想工作。

  “陈书记他们来找了我几次,让我扩建厂房和销售区域。”李志辉清楚地记得,陈书记第一次上门时,任凭他怎么讲,她就是不愿意。“我不想挣太多的钱。”第二次上门,李志辉动了心思,可没过几天,又动摇了。第三次上门,李志辉终于同意扩建,在藤编一条街修建占地8亩的新厂区。接着,陈大林又开始说服弟弟李茂祥新建展厅和厂房。

  通过参观、学习深受启发的藤编业主们思想开了窍,舍得在原料、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上花费重金。比如志辉藤器就大量从世界最好的藤产地印尼等进口原料,并配备了专业的技术研发人员,以开发的新产品销量按比例给予高额提成,目前拥有上千个品种的藤器。

  目前怀远镇藤编从业人员达到了4000人,人均工资性收入9600元,但工人仍然不够。“现在根本搞不赢,技术工人太少!我们完全是订单送到嘴边吞不下,只能遗憾地让订单白白溜走。”镇上不少老板都有这种“幸福的苦恼”。为了解决“技术工人荒”的难题,怀远镇政府着手与崇州市劳动局共同制定了一个面向全社会的藤编技术免费培训计划。培训分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到该镇藤编协会接受培训,培训合格者推介给镇上各藤编大户;另外也可以直接到各大藤编企业接受试用性质的免费培训,还有工资拿,合格后直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正式上班。目前,该镇上规模的藤编企业都准备了专门的培训教室。该镇还组织各大藤编企业的技术骨干撰写了一本藤编技艺手册,作为培训教程。

  记者视角

  说到做事,我们强调细节,说到细节,我们要求专业。专业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对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有保障,更会为产业发展的质量带来保证。我市进行的“一村一品”正是对依据每个村自身的特点,选定合适的项目进行发展。强调其专业化,突出专业和特色。因为有了特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选定,在融入市场的过程中,也颇具竞争力。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一村一品”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一村一品”以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带动主体,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区域优势,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在“一村一品”让广阔农村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第一车间的同时,记者还发现,“一村一品”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如广大农村还十分需要农业技术培训、对选育品种的高质、低风险把好技术关、加大培育力度、拓宽营销渠道、加强农村信息体系建设等。政府若能在此基础上,引导产业朝更为专业的方向发展,相信这些村和乡镇的发展前景将更充满希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