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魂兮归来 阆中民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02:5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张晓东本报记者李传君文/图

  “(男)情妹长得一枝花哟—(女)花哟花哟,一枝花儿哟—(男)情哥看见爱上她哟,她哟她哟,爱她就爱她哟……”这是一首在阆中山区流传多年的《打草鞋》。

  自上世纪50年代起,阆中就有人专门下乡搜集民歌,到现在整理成型的有200多首,音乐工作者把它们谱成曲子,教人演唱。开始只是赢得一些游客的赞赏,后来逐步得到政府认可。为了让濒临灭绝的阆中民歌得以继续传承发扬,阆中市决定每年开展民歌演唱大赛,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乡镇都参与进来。

  “阆中民歌,正经历起死回生的关键时刻。”阆中新闻发言人何凯说,“10月1日,阆中举行了第二届民歌大赛,不仅给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而且使阆中民歌在普通市民心中扎了根。”

  阆中民歌,源远流长

  据《阆中县志》记载,阆中民歌,最早可追溯到汉唐,一些老年人回忆,到上世纪上半叶,阆中乡村男女老少大多会唱,可现在,会唱民歌的都是60岁以上的。“民歌大有失传的危险。”曾参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四川卷》编写工作的彭昌明老先生忧心忡忡。阆中民歌歌词中,有一些地名和方言并非阆中本土所有,有关专业人士认为,这些民歌其实是历史上随移民入川在阆中生根的。如《阴雀阳雀》中有这样几句:“上有山下有河,摘牡丹过黄河,慢慢等情哥。”还有《不唱山歌不开怀》中:“过黄河嘛缠小脚,情郎上前扯裹脚,不等情郎等哪个?”在《天上的星星排对排》中有一句:“丢么子丢么子丢……”么子是湖北方言什么的意思,可见此歌应是湖广填川时传入阆中的。

  从目前的200多首代表作来看,其中包括劳动号子、山歌、风俗歌曲。其中又以山歌为主,山歌中大多数都是表达爱情的。“没有爱情就没有民歌。”阆中一位音乐工作者说。

  像《天上的星星排对排》中唱的:“……弯弯的眉毛箭杆腰,老鸦子叫人来了,(男白)哪一个?(女白)妈来了!咋得了!快到树下去哟藏到嘛依儿哟儿依儿哟———”歌中不仅描绘了心中爱人的美丽形象,而且还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一对恋人正沉迷于爱河,突然女子的母亲来了,顿时吓得两人手足无措,女子急中生智叫男子到树下躲藏。

  “阆中民歌调子悠扬婉转,歌词风趣幽默,贴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阆中民歌搜集、整理者张朝明说。其实,阆中民歌也引起了音乐界专业人士的青睐。1956年由彭昌明搜集到的《晾衣裳》,从阆中深山走向了北京城,而今这首民歌被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教材选曲。

  采撷民间,送诸管弦

  彭昌明自1956年到阆中文化馆工作到1996年退休,40年间他做得最多的是下乡搜集民歌。

  在一次演出的间歇,一位来自西山乡耍狮子的老艺人无意间哼了几句:“清早起来嘛哥喂,去上梁嘛妹儿呀,摘皮树叶玩耍,叫叫吹响响,花花扇儿摇……”优美的旋律顿时把彭昌明迷住了,他立马拿出纸笔记录下来,就这样,《晾衣裳》这首藏于山野多年的民歌被发掘了出来。“那时没有录音设备,我就背着手风琴到处跑,一听到好听的民歌就记录下来。”据老先生介绍,那时他的足迹走遍阆中山山水水。“我把最好的曲子专门手写在一个笔记本上,这个本子现在还在,至少有200首。”

  另一位民歌搜集者是张朝明。“上世纪70年代,我还在乡下,人们在劳动休息时总爱唱一些民间小调,像《闹杨花》和《打草鞋》就经常听到,我一听就会着魔!”本世纪初,他迷上搜集民歌。“我惊异地发现,过去很多会唱民歌的人都去世了,如果再不抢救,恐怕阆中民歌会消失。”

  一次,张朝明在三元乡听见一位老太太唱:“天上的星星排哟对排哟,我和那个情妹妹下哟乡来哟,依儿哟儿依儿哟……”他赶紧请求老太太再唱一遍,可惜老太太只会唱这几句,正在失望之际,有人告诉他,有个姓李的老太太可能会唱全,张朝明冒着酷暑走了两小时山路,总算找到了李老太太,果真没让他失望,李老太太一口气唱完了整首曲子,这就是《天上的星星排对排》,张朝明用手机录了下来,回家后,连夜整理谱曲。“这几年,我们把这些曲子拿到成都,请专业歌手演唱录制,得到专家的肯定。”

  组织比赛,传承发扬

  最早想到要把阆中民歌传承发扬下去的是张朝明。2005年,他成立了一个原生态民歌演唱队,每当夜幕降临,来阆中旅游的客人坐在嘉陵江边品茗观景的时候,张朝明就把他的民歌演唱队推出来,免费给游客唱。“起初他们不好意思唱,后来见游客们无不拍手欢迎,胆子便大了起来。”

  “……清早起来耶二嫂喂———(应)喊啥子!就啊上梁啊年轻嫂嫂呢!梁上莫得

  耶二嫂喂———(应)喊啥子!我啊的郎啊年轻嫂嫂喂……”(《清早起来去上梁》中的唱词)“郎在那山上哎打枪哎来———妹在园里掐蒜咯薹……”(《掐蒜薹》中的唱词)而今,在江边的茶楼酒肆里,在桨声灯影的应和下,这样的歌声此起彼伏。

  “要想把阆中民歌传承发扬下去,光靠这10多个人的小队伍是不行的,必须形成更多人自觉唱民歌的风气。”张朝明说。他不止一次地跨进市委书记的办公室,向几届书记建议组织民歌大赛。后来,有关领导确实感受到阆中民歌的非凡魅力,决定每年举行一至两次比赛。今年1月举行了首届民歌演唱比赛,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只要这种比赛坚持下去,会唱民歌的人就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阆中民歌就不会遭遇灭绝的命运。”张朝明显然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