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家传授“心经” 呵护大学新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02:5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陈秀梅田红本报记者尹晓华

  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是小敏(化名)的梦想。然而,来到新学校后,小敏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甚至因为怀疑同学嘲笑自己而动手打人。

  “小敏的表现被称为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这在大学新生中尤为常见。”近日,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该校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主任宁维卫以具体案例,向新生家长们传授如何呵护大一新生的“心经”。

  据介绍,该校在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时,发现“强迫”的均值居于所有心理健康因子的首位。从测评结果来看,生源地来自农村的“强迫”指数最大;“依赖”的均值为16.78,是影响心理健康的第二大因素;“焦虑”的值为16.41,在健康因子中位居第三。这些数据表明,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一般人群,尤其在强迫、依赖、失落、焦虑等症状上表现显著。

  该校的情况并非个别,记者在省内其它几所高校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新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偏执及总均分等项目上与全国常模(多数学生行为表现)基本一致,具体表现在“过分担忧”、“感到苦闷”、“难以入睡”、“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容易烦恼和激动”等方面。来自农村的刘军,家境贫寒,生活窘迫。入校后,面对家庭、学业的重重压力,紧张、忧伤、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困扰着他,甚至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从中学时代走来,大学新生面临一个全新的世界,如何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尽快调整身心,转变个人角色,快乐而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

  作为新生,一旦感觉到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了不良苗头,该怎样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呢?心理学专家杨谦云认为,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按摩师”,他建议新生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正确认识、评价自我,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并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以减少心理落差和失衡;

  ———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以平等的姿态与人交流沟通、相处;

  ———培养独立学习、生活能力,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