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雷锋团”故里的雷锋故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03:42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雷锋团”的前身是抗战时期的塔儿山游击队,其根在我省襄汾

  

“雷锋团”故里的雷锋故人(图)

  王立学(前排中)和军事教导连干部合影

  

“雷锋团”故里的雷锋故人(图)

  说起与雷锋的交往,王立学精神焕发。 通讯员赵文家摄

  今年国庆,从未出过远门的襄汾县马玉胜破了一回例,9月27日动身乘汽车到太原,再转乘30多个小时火车到达抚顺,在抚顺停留了两天,因黄金周期间一票难求,辗转经大连、天津、太原、临汾返回襄汾。到家时,已是10月8日中午。已经62岁高龄的他,在旅途中度过了自己的黄金周。

  老马的出行,在襄汾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学习雷锋好榜样”唱了几十年,但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雷锋团”的根发源于襄汾。“雷锋团”建团60周年之际,多年致力研究“雷锋团”史的老马作为娘家人,受邀参加纪念活动。

  老马的突然出行,令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渐渐浮出水面。

  “雷锋团”根在襄汾

  雨,哗哗地下着,距县城十多公里外的张再烈士陵园里,古木参天,巍峨肃立,背后不远处,巍巍塔儿山无语守望。就在这里,长眠着姚登山等几百名“雷锋团”英烈。之所以将他们葬在这里,是因为张再村以及相邻的安李、陈庄等村,都是他们生前经常战斗和生活的地方。

  雷锋生前所在团队没有被称为雷锋团之前,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10团。其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姚登山领导下的塔儿山游击队,指战员多由襄汾当地人组成,称襄陵县保安大队,后改名“襄陵独立团”。日寇投降后,“襄陵独立团”划归太岳军区19分区45团,1949年4月25日太原解放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185师554团,1952年3月改编为工程兵10团。“1960年雷锋入伍时,部队里还有不少当年独立团的老兵,都是襄汾人”,马玉胜介绍说,其中包括吴广信、王立学、张铁军等几十人,退伍后都回到襄汾老家。

  我和雷锋合过影

  王立学1947年入伍,待到雷锋入伍时,他已在该团任军事教导连指导员(设在抚顺营口)。“第一次见到那小孩(雷锋),虽然叫不上名来,但就是挺招人待见”,今年79岁的王立学回忆说。

  新兵集训完后要组织文艺会演,这是部队的惯例。王立学第一次见到雷锋,正是在团内组织的新兵文艺会演上。雷锋参加表演了两个节目,一个是和其他5人的集体舞《青年舞》,一个是双人快板《工程兵》。看过这两个节目,主席台下第一排就座的王立学立即相中了“这娃”。虽然刚刚入伍,而且个子不高,但雷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机灵活泼劲,说快板时更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底蕴,王立学寻思着,“让这娃到我们连当个通讯员该有多好。”爱才心切的王立学立即找到同为襄汾老乡,且私交非常不错的军务股长(专门管新兵分配)陈士珠商量,陈士珠拍胸脯向他保证:绝对没问题。

  可是,新兵都已分配完一个多月了,就是不见雷锋前来报到,王立学急了,给陈士珠打去电话询问,才得知部队了解到雷锋参军前就会操作推土机,发挥其特长让他进了运输连。王立学只好放弃此事。

  一年之后,1961年年底,崭露头角的雷锋在抚顺团部做“忆苦思甜”报告,王立学再次坐在主席台下。雷锋一上台,王立学就对旁边的人说,“这不就是去年我相中的那个孩子嘛,还真是个好苗子!”更让他吃惊的是,做报告时,雷锋没有拿讲演稿,只是手里拿着个小笔记本,讲上一大段才稍微看上一眼,而且发言时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严谨,感染力强,理论素养也较普通战士高出一大截。听雷锋的报告,主席台下的领导干部及广大战士无不唏嘘一片,就连雷锋也是边讲边哭。“这么好的报告能是一个孩子写出来的?”王立学觉得,全团只有自己的襄汾老乡宣传股长吴广信有这样的手笔,找吴广信一问,才知道那还真是雷锋自己所写。此后,雷锋做的好事越来越多,对于雷锋的宣传也越来越多,从勤俭节约到干一行爱一行,到给灾区捐款,做好事不留名,几乎每天的广播都有雷锋的内容。雷锋逐渐成了全团、全军的学习模范,找他做报告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作为部队军事教导干部,王立学几乎参加了所有雷锋报告会,与雷锋的接触也越来越多。

  1962年,雷锋牺牲前一个多月,奉命前往王立学所在连队接送士兵。途中,雷锋正在保养车辆,已经与雷锋很熟的王立学提出要和他合影,雷锋很爽快地答应了。据王立学回忆,当时部队对于和雷锋合影有限制,得到批准后,在场的一位班长也参与进来,合影时,雷锋还专门露出自己的车牌号:丁7.24.13。

  已经成为大家学习榜样的雷锋,与他的合影已经非常珍贵,王立学连里的士兵都争着想看一看,合影后十多天,雷锋牺牲的噩耗传来,电话中惊闻此讯,已经升任营指导员的王立学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向政治处等打电话核实后,王立学流泪了,“这么好的娃,怎么就这么去了呢?”回忆起十多天前那次短暂的相聚,王立学深为遗憾,“当时为什么就不和他再多说会儿话呢?”这成为他的一大遗憾,而更令他遗憾的是,就连他和雷锋的合影,也在士兵传看过程中不知去向。

  “万难莫挡”雷锋魂

  “在襄汾,与雷锋熟识的人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比我还熟”,王立学回忆说,除他之外,仅当时在该团担任连营级干部的就有吴广信、贾立信、韩春山、张铁军、崔生子、吴来管等十多人。遗憾的是,这些人如今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年事过高已经无法接受采访。

  吴广信,原工程兵10团宣传股长,是他最早发现雷锋先进事迹,在雷锋所在运输连蹲点一个多月,写出《雷锋在毛泽东思想旗帜照耀下茁壮成长》一文,在全军引起反响。亲眼目睹雷锋成长经历的他,对于雷锋抱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的儿子吴向勤回忆,父亲病重之际,自知去日不多,拖着病体非要回东北雷锋墓前扫墓。雷锋墓前,老人泪水悄悄滑落。

  张铁军,1945年至1964年一直在“雷锋团”服役,全身30多处枪伤及蚊虫蛇疮。1997年“雷锋团”建团50周年他还曾应邀前往参加,但这次60周年因为身体原因说啥也去不成了,马玉胜回来向他“报告”所见时,老人仿佛心里有话要说,但就是说不利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国内建设阶段,这支部队一向以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闻名:曾记否,摩天岭下,万丈大山,这支部队硬是顶风冒雪,靠肩扛手抬将师炮兵营的全部大炮搬过山去,被师党委授予“万难莫挡”荣誉。

  抚顺雷锋纪念馆外,“六十年听党话不辱使命,万难莫挡扬美名;四十五载学雷锋,争当传人无私奉献铸军魂”一联,正是对这支部队历史的全部概括。

  把根留住

  从1995年开始,马玉胜开始着手雷锋团史的研究。之所以做这项工作,一是因为自己是在雷锋旗帜下成长起来的,“热爱他才有兴趣研究他宣传他”;二是因为那年应邀帮张铁军写回忆录时,张铁军那一身枪伤打动了他,“无论是这支团队还是这支团队培养造就的好战士雷锋,总有一种力量吸引着我。”

  2002年,马玉胜退休之后,开始着手“追溯雷锋团的根、弘扬雷锋精神”一书的编写工作。编写前,他想找雷锋团征求些意见并搜集些图片资料,但不知该团的通讯地址,只好通过辽宁省民政厅将材料转交。很快,部队与他取得了联系,自此,双方通信不断,马玉胜先后4次向雷锋团寄去资料、照片30余份。

  “雷锋精神中,助人为乐、敬老爱幼、做好事不留名、集体主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其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马玉胜说,“这正是雷锋精神的魅力与生命力所在。雷锋团是从我们襄汾走出去的,我们要带头把这个‘根’留住。”

  本报记者 李建军 通讯员 梁新红 王建武

  (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