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教授开发辅助量刑系统 “电脑量刑”再起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10:40 法制周报-e法网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实习记者 廖洁

  武汉大学日前发布消息称,该校法学院赵廷光教授成功开发了《辅助量刑系统》。该软件通过选择罪名与罪行、点击案件的各种量刑情节、对每个情节进行“五级评价”等一系列的操作,最后得出量刑结论。

  赵廷光表示,这一软件的研制,就是为了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把法官“估堆”量刑的“暗箱”打开。

  量刑偏差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到刑事司法的公正问题。(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赵廷光通过研究发现,法官量刑时采用“估堆”方式,往往会出现同一案例在不同地区量刑差距太大;即便同一案例,同一地区的不同法官量刑也大不一样。

  赵廷光说,他的这套系统,为司法审判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尺度和标准,能够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早在2006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法院研制出一种“电脑量刑”软件,但对它是否真的能保证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业内众说纷纭。

  10月10日,《检察日报》发表评论认为,“电脑量刑”担不起实现司法公正的重任,该文称电脑替代法官量刑并决定人的命运,无疑将出现人造“机器”规范处罚人类的尴尬局面。(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而且将法官谨慎复杂的量刑工作,变为输入量刑参数的简单活动,降低了法官职业素质要求和社会价值。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冯卫国则认为,这个软件的研发有积极意义。中国长期以来量刑失衡的问题比较严重,这是由于刑法规范的笼统性以及法官的素质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本报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因此非常有必要规范量刑活动,保障司法规范。但他也提醒,不能过分推崇此软件,它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完善刑事法律,提高法官素质。

  (3421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