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残疾人家庭享受政府福利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03:34 中国青年报

  容桂街道的胡艺玲,自小轻度残疾。嫁了个丈夫,也有智力缺陷。但儿子聪明伶俐,今年已经8岁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虽然一家3口没有生活来源,但胡艺玲的日子却过得安安稳稳。

  她费力地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数着政府的关怀:因是低保家庭,政府每人每月给300元,全家就是900元;因有残疾,容桂街道办事处规定,月收入不足300元的补足到350元,即每人每月补助50元,共150元;孩子上小学,学杂费、书本费全免,还额外每年补助80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每人每年250元,门诊基本医疗保险费每人每年80元,全部由政府承担。

  “虽然不劳动,却衣食无忧,生活在这里好幸福啊!真不知如何感激政府!”胡艺玲动情地说,“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在福利厂找到一份工作,减轻政府的负担。”现在,她每天为一个幼儿园清洁卫生,幼儿园为她们母子俩提供免费早餐,同时,丈夫为幼儿园清扫操场,每月还有150元的收入。

  像胡艺玲一样,顺德有9636户、2380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且是不分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统一为每月300元。然而,在2006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还分城镇与农村,城镇月300元,农村270元。而从今年开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完全统一到300元,建立了起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农民”等词汇已经从顺德区政府的文件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乡居民”。这意味着,顺德已真正打破了城乡壁垒,城市和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同城待遇”。

  此外,政府为每个低保对象购买了每年250元的基本

医疗保险和80元的门诊医疗保险。同时做到了低保家庭的子女教育“全程免费”,城乡居民就业“同工同酬”。

  北蟯镇碧江村赵景敏失业后,来到村劳动服务站做了“失业登记”。很快,经过培训后,她就得到一份邮递员的工作。她高兴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为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顺德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就业再就业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和就业培训。

  目前,顺德已建立起区劳动服务中心、镇(街)劳动服务部、村(居)劳动服务站等三级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免费为居民提供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培训等服务。政府还投入450万元建立就业服务电子信息网,每年成功介绍就业达10万人次,再就业率达到78.1%,每年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8%左右。

  同时,顺德还出台3项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对35岁以上的大龄失业人员,经免费再就业培训后再次失业的,可再享受一次免费培训;本区在岗劳动者,

劳动合同期满,需提高技能等级才能续签劳动合同的,自费考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料证书的,给予一次性培训补贴;在岗职工进行技能升级培训,政府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另外,政府还通过多种措施鼓励企业招收本区劳动力给予奖励:对新招用本区劳动力、签订两年劳动合同的企业,每招用一人,一次性奖励300元;招用“4050”人员的,奖励 500 元。

  与此同时,顺德区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立了失业人员培训的制度,成立了12家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6家再就业培训合作机构,常年开设32个项目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有5000多人参加了培训,经过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7%,还有50多人走了自主创业之路,开办了特色餐厅、面包房、美容美发店等,吸纳了400多人就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