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刘晓燕:在深圳放飞美丽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07:2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因你而辉煌(一)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深圳特区报联合主办

  刘晓燕:在深圳放飞美丽梦想

  本报记者陈海峰文/图

  编者按

  烈日下、暴雨中;烟尘弥漫的建筑工地,繁忙的一线车间;简陋的工棚里,街头熙来攘往的人流中……到处都有你——外来工的身影。27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现代都市。深圳的血液里流动着你的汗水与期盼;你的刻苦耐劳、敢创敢干,铸就了深圳的品质。

  深圳因你而辉煌。

  在此,我们将走访一批来深打拼创业的外来工,讲述他们的故事。相信读者能从这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看到深圳走向辉煌的坚实脚步,更希望这些故事对后来者有所启示,提供养分,让我们和我们的深圳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刘晓燕是一个有梦想,有激情,感情细腻的女性,这一点,从她优雅的谈吐和梦幻般的眼神中一望而知。但她的强大的行动力和对于梦想的坚强信念,记者却是在了解过她的创业故事后,方才有所领悟。梦想和强大的行动力,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结合,在深圳的土地上演绎了晓燕成功放飞梦想的故事。

  为当老板不怕吃苦

  晓燕喜欢写诗、写散文,喜欢做梦,早从16岁开始,她的零用钱差不多都来自全国各地寄来的稿费了。1992年晓燕揣着满脑子的梦想,不管不顾就到了深圳。“当时就是想出来闯闯,一门心思想自己创业,做老板,至于该做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晓燕到深圳时,是8月份,正在刮台风,满天风雨,满地落叶,口袋里也只剩下100元钱了。但很奇怪,这样的情景并没有令感性的她感到失落。“当时只是举着自己发表的作品,没什么目标地四处打听就业机会,没钱买饮料,只好啃着2毛钱一包的速食面填肚子。望着深南路林立的楼房、绚烂的夜色,我没有理由地相信自己肯定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子。”

  晓燕所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东莞一间毛纺厂做流水线的半成品检验,一个月后她重又回到深圳,在大浪一家电子厂做经理助理,其间连加班费每个月工资900元,但她坚持每个月一定要存800元。“每个月只花100元钱,肯定不够用,不敢与同事出去吃饭,不去逛街,也没什么朋友,在外人看来近乎自虐,但我都觉得无所谓,因为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尽快存多点钱,自己创业。”

  经过一年多的积累,晓燕有了第一笔存款:15000元。靠着这15000元的积蓄,1994年4月,7台缝纫机、8名工人,在大浪一间三房一厅的民房里,以一个小制衣作坊为起点,晓燕的梦想开始放飞。

  如此低的门槛,一个全新的行业,困难可想而知。“总共才15000元,买缝纫机就花掉10000元,手上仅有的那点钱不知该用来发工资还是用来买材料,眼看出货的时间就要到了,很多技术骨干却甩手不干,我就拎着几大包礼品,在一片农民房里挨个找,没有电话和手机,也不清楚他们住在哪一门哪一户,就挨家挨户地找,总算找回几名师傅,好不容易把手上的订单完成了。”

  为了拉订单,早在奔霓实业公司成立前一个月,晓燕就开始写信,投往平时在大巴上看到的、在黄页上找到的,总之所有能想得到地址的公司,希望为这些公司做制服,有的就自己上门去找。“那时的龙华到处修路,四处黄土飞扬,还记得一次拜访客户,我骑自行车1个多小时后到了客人的厂门口,看我满身满头的黄土,保安同情地提醒我说,你要不要梳一下头发再进去。”

  每搬一次家就离梦想更近一步

  晓燕的第一个订单来自原来打工的电子厂的一个邻居,一天晓燕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这家公司的老总,希望帮对方做制服,没想对方一口答应,2000多件制服,换来3万多元的销售额。这首个订单成就了晓燕支付的第一笔工资,也是令晓燕至为感激的一份订单。

  “在1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虽然我一直在龙华大浪附近转悠,但工厂规模却越来越大,每每订单多得装不下了我就搬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去发展。平均每两年搬一次家,每搬一次家,就感觉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对于每一次搬家,晓燕都印象深刻,就像一蹒跚学步的孩子,每迈出一步都充满了欣喜与感恩。

  最初是在一个三房一厅的农民房里面,既是工厂,又是仓库,还是员工宿舍;直至1995年,晓燕还主要是承接一些大厂外包的小订单,以及帮一些企业做制服,但因为订单多起来了,就搬到一个两层楼的房子里,下面的店面做车间,上面做仓库和办公;到1996年,奔霓公司开始直接承接贸易商的订单来做,工厂也搬到了一处500平方米大小的标准厂房里……2002年,晓燕开始买地置业,建起了自己的厂房、宿舍和办公室;如今,晓燕忙碌在位于大浪的深圳品牌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奔霓用地的规划和筹建中,这个生产型厂区建成后,将可让晓燕和她的奔霓实业大展拳脚。

  自主品牌之路越走越宽

  一路走来,几多艰辛。然而,仅仅做一个加工厂,做得多大都无非是为他人作嫁衣,晓燕真正的梦想是:“让‘奔霓诗’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服装品牌,让大家都喜欢、都穿上我们设计的服装。”

  2002年始,晓燕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奔霓诗。在很短的时间内,近百家“奔霓诗”品牌服装专卖店(专柜)在省内外全面铺开,产品简约时尚。公司先后设计生产了高科技的抗静电防尘工作服,耐高温透气工作服,易灭菌医用包装套、高支棉抗皱衬衫、男女西装、职业男女时装等系列产品,获得客户和消费者一致肯定与好评,2003年还被评为中国职业装50强知名企业。如今,奔霓诗年产服装量已达60万件,员工也发展到了200多名。

  然而,相对于做加工和制服而言,做自主品牌是一条更为艰辛的创业之路。2005年,晓燕的自主品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一下子停掉了加工的业务,全面转型做自主品牌,摊子铺得太大,转型太急,现金流跟不上。几乎无米下锅的窘境,让这个10多年来一路狂奔的追梦人不得不放缓了自己的脚步,也陷入了深深的反省:“那段时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工人们都沉沉睡去了,我常常会一个人在车间里发呆,问自己‘还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吗?’”

  “那段时间,我暂时停了下来,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清理库存、整理思路,然后重新上路。”如今,晓燕把主要精力放在做自主品牌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做加工及制服业务,她的想法是“以加工利润支撑自主品牌发展,可能会走得慢一点,但会更加稳健。”

  用稳健这个词来形容晓燕这些年来的变化,再合适不过了。10多年的创业之路,其间经历了很多的“坎”,但每一次刘晓燕都挺过来了,这个过程中,她与深圳一起成长、成熟。

  人物背景

  1992年,22岁的刘晓燕从老家江西鹰潭只身南下,在一家电子厂打工,月薪900元;2003年,晓燕一手创立的深圳奔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职业装50强知名企业”;今天,晓燕正在为做强做大自己的品牌“奔霓诗”而不断努力。她走的是一条做强做大中国民族企业的必走之路,她说:“这条路走起来不容易,但走出去,海阔天空”。

  ·创业感言·

  在家里我虽然排行老小,但从小与兄弟姐妹分东西吃,我向来是最后一个拿,天生就懂得吃苦和谦让,能独立,能分担,这种性格在我的创业生涯中令我受益匪浅;

  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力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坐言起行,再宏伟的计划,再美好的梦想,始终都是空;

  永远不要放大困难,很多事没有动手做时觉得非常困难,等到你真正面对的时候,一步一步咬紧牙关,坚持一下,也就解决了;

  创业之前最好有一定的经验和阅历积累,对你所要从事的那一行要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

  ·城市印象·

  是深圳宽容而公平的环境,造就了我今天的成绩,在深圳,我最大的感受是自由,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放飞自己的梦想。

  犹如一颗种子,我已经在深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还将一如既往向前,在这里继续我的追梦之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