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阴盛阳衰的背后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16:32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分析

  阴盛阳衰背后的“推手”

  原因

  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

  “大学里的女生多了,说明女性受教育比例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象征。”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少人提出了上述看法。青岛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孟天运教授称,高校女生比例增加,是我国重男轻女思想改变、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增多、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体现。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如今也大多成了过去。“我们村长说过,考上一个大学生,村里就给供一个,不分男女。”昨日,一名从山区农村来到青岛上大学的女孩告诉记者,“以前女孩考上学家里都不愿意让上,现在一是家里条件有好转,女孩上学也能供得起了,二是村里特别重视培养大学生,给了很多好政策。”目前,我国从《宪法》到《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保障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种种措施努力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但由于受到历史原因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女性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仍然偏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12岁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中,妇女占70%,妇女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仅为1.5%,而在世界发达国家如瑞典、加拿大、美国等,女性大专以上比重约在20%以上,仍有不小差距。

  原因

  女生更会应对考试?

  “现行的考试模式应该是更适合女学生一些。”昨日,一名高中名校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道。“高中的考试再怎么变化、再怎么素质化,记和背那是必不可少的,女生在这方面就比较擅长,所以考试成绩就相对突出些。”但也有老师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今年送高三的王老师则表示,以今年高考文科综合中试卷来看,好几道分值高的大题目,都涉及到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主要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验,纯粹靠记忆是考不出高分的。另外,还有一些题目的答案是开放式的,基本上很难给出标准答案。“至于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女生学习起来更是压倒性优势了,从班里的考试成绩看和平常表现看,除了少数的几个男生可以跟她们抗衡外,绝大多数的男生都靠边站了!”采访中,高中老师们几乎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女生在语言科目上的优势。

  原因

  女孩听话容易调教?

  “之所以出现高校女生逐年上升的现象,一是女生学习也比较用功,二是她们在心理上比较成熟,做事有计划有分寸。”昨日,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的金老师谈了自己的观点。

  25中的王林老师则用“听话、刻苦”来形容他所带的女学生们。王林告诉记者,在他执教的十几年里,女学生也出现了递增的趋势,“到了高中重点班,这种情况就更明显。”对此,王林表示,女学生和男学生相比,更听话一些,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她们能照着做。而男学生正值

青春期反叛心理较重时,不一定喜欢按照家长老师说的去做。

  此外,中学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听话”的女学生容易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以后继续求学都十分有益;而男学生一般比女学生浮躁,因此成绩也浮动较大。此外,记者还从岛城多所中学了解到,目前中学里的“学生干部”绝大多数都是由女生来担当,这既培养了女学生的能力,又为她们今后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好基础。

  原因

  就业压力逼女上进!

  说起女生越来越多的原因,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黄亚平分析到,女孩子成熟得早,学习刻苦认真是毋庸置疑的,但最关键的是,现在女生就业情况远远不如男生乐观,相比于男生找工作的容易,女生只能通过加强自身的素质,才能与男生相抗衡。另外,由于性格原因,女生普遍喜欢稳定一些的工作,而这很大程度上只有通过考研才能实现。

  莱西姑娘王慧今年冬天又不能回家过年了。“我要留在北京复习考博。”现在仍在北京漂着的王慧,今年夏天刚刚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毕业。“只能考博了,我们这拨老也赶不上趟。大本毕业时,社会上说本科生不值钱了,我就考研;等研究生毕业了,直到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一家文化公司打着工,继续考博寻找出路。”

  反思

  “拯救男生”是个大课题

  男生女生,都是中国的希望,男女各占半边天也是新中国所倡导的。但今年,安徽出现的高考上线率男女比例15∶85这个数字却意味深长。

  “拯救男生”这个口号早在几年前就由青少年教育专家提出了。而这个数字正印证了他们的观点——男生活泼好动,课堂利用率明显低于女生;男生成熟懂事相对较晚,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和干扰。所以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中小学阶段的男生得到的正向激励更少,受到的批评指责更多。优秀学生代表更多是女孩,舞台中心的领舞更多是女孩,给学校争得荣誉的也更多是女孩……

  女生独秀不是春,毕竟只有男生女生比例均衡,才能构成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面对女生学习方面的强势,如何才能抓住男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教育充分挖掘男生的长处,帮助他们找到属于男生们的自尊自信,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课题摆了出来。

  毕竟,社会的未来是男生女生共同的舞台。

  记者 仇瑰丽

  实习生 郭楠楠 章景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